03版:综合总第326期 >2022-01-17编印

南方珍稀食用菌首次在京试种成功
漷县镇:金耳种出好“钱”途
刊发日期:2022-01-1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3-2.jpg

                   金耳喜获丰收,村民忙碌采摘以供应春节市场。(园区供图)

本报讯(记者 郭丽君)临近春节,室外寒气袭人,但在漷县镇后地村三宝香园区智能联栋大棚内,却是一番忙碌景象。一团团、一簇簇形如脑状的金耳长势喜人,金灿灿鲜亮亮地绽放在菌棒上。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沿着根部,把成熟的金耳切下来,轻轻放进一旁的筐子里。

近日,原产地在云南的珍稀食用菌金耳在漷县镇试种成功,北京市尚属首家,为城市副中心发展食用菌产业增添了新品种,也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不出村子就能增收。

金耳,因其颜色金黄,又称黄木耳,形似人脑,又称脑耳,营养价值优于银耳、黑木耳等胶质菌类,是一种高级宴席佳肴和保健品。

说起如何与金耳结缘,三宝香园区负责人表示,去云南游玩时,无意间发现一种名为金耳的食用菌,觉得十分稀奇。品尝之后口感非常好,经了解发现金耳的营养价值较高,而且在北方没有人栽培,便萌生了在家乡发展金耳产业的想法。

由于种植金耳对菌种的纯度和菌丝培养及出耳的环境洁净度要求都较高,生长过程中会产生黄水容易被细菌污染。因此,目前金耳代料栽培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是出耳不整齐,生物转化率低,也制约着金耳代料栽培的推广和规模化生产。尤其是现行的金耳种植培养工艺中需要纯金耳菌丝与毛韧革菌菌丝两者混合接种。

为此,2019年至2021年,三宝香园区搞起了“试验田”,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研发金耳子实体直接再生培养法,简化这一混合接种工艺,提高金耳菌种制作的成功率。

期间,三宝香园区对现有日光温室进行设施改造,安装控温控湿及空气净化设备,配套了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温湿度等环境条件的智能调控技术,为本地珍稀食用菌设施生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经过3年时间探索,逐步实现了金耳珍稀特色食用菌在北京地区生产。

“这种菌类原本生长在云南地区,产量不高,比较珍稀,现在通过智能大棚控温控湿等技术手段,也可以在我们这里栽培。之前我们只是小范围试验,今年技术成熟了园区准备大规模种植。”园区副总经理刘小朋介绍,三宝香园区以培育和种植金耳、银耳、滑子菇、黑皮鸡枞等特色食用菌为主,年产量在1500吨左右。其中,金耳的胶质含量是银耳的30倍,种植60天即可采摘,市面上价格在一公斤60元左右,目前两亩地的大棚金耳种植年产量6万斤,纯利润可达70万元—80万元,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富民产业。由于金耳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且颜色亮丽,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园区将此作为科普特色,开展科普教育及观光采摘活动,带动基地相关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今年金耳种植将实现规模化,让金耳效益惠及村民。“以前,后地村群众增收主要靠银耳、香菇和平菇,待金耳大规模推广后,将会成为全村人致富的新引擎。”刘小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