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施君
自2017年起,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市持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为减量发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探出一条新路。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五年来,城市副中心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在治理违建、“开墙打洞”、环境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随着疏解的完成,在腾退的旧址上,在闲置的空间上,一个个便民商超、养老助餐点、小微绿地、口袋公园、社区健身场馆等遍布大街小巷,环境美了,生活方便了,城市短板被一一补齐,城市副中心正向着宜居之城的目标奋力迈进。
2021年是“疏解整治促提升”实施持续向纵深推进的第五个年头,城市副中心的“疏整促”16项量化任务均提前完成,治理违法建设、疏解一般制造业、便民服务网点、林荫路、地下空间整治完成量排名全市第一。
腾笼换鸟
台湖图书城位于台湖镇政府大街13号,占地面积460亩,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这里是2007年建成的大型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云集几百家出版社、书商企业,曾是亚洲地区最大的出版物集散中心。2021年2月底,伴随“疏整促”的持续推进,台湖图书城8字楼市场关停。
腾出来的空间做什么?2021年10月,北投集团在台湖演艺小镇启动项目招商推介会上透露,“台湖图书城改造后,将转型成为台湖演艺创展中心,与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等项目形成联动。”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集“演艺文化的创新区、城市更新的示范区和新型消费的聚核地”为一体的现象级的城市新名片、文化新地标、网红打卡地,成为演艺小镇发展的重要引擎,发挥聚集小镇人气、打响小镇演艺品牌的重要作用。
栽下梧桐树,已引凤凰来。在当天的推介会上,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北京交响乐团等11家单位签约。这些知名文化单位的签约入驻,将为台湖演艺小镇发展注入新动能。
腾笼换鸟,为的是涅槃重生。五年来,城市副中心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拆除违法建设和淘汰落后产能,已累计拆除违建4214万平方米,腾退土地5672公顷,均居全市第一。五年间,完成全部工业大院清理整治,疏解1443家“散乱污”企业、688家一般制造业企业。与之相对应的是,符合副中心定位的业态加快向副中心转移,高精尖产业的集聚效应逐渐凸显。
补齐功能
随着“疏整促”专项行动向纵深迈进,每年的治理内容也在随之改变。老年餐桌建设是2021年“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新增的一项。
在通运街道通胡大街水仙园社区的一家底商,水仙园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里暖意融融。“荤素搭配,分量还足,十几块钱一份,价格实惠,我们老在这儿吃,还能送餐上门!”家住三元村的王阿姨对这里的服务赞不绝口。每天上午9点,厨师们开始烹饪当天的餐食,大概11点就能出餐,家住附近的老人带着老年卡陆陆续续地来到驿站,开始挑选自己喜欢的饭菜,两荤两素、三荤三素、馒头米饭、汤汁茶水,自由选择搭配方式。
通运街道辖区有多个大型社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不少,建设养老助餐点的需求迫切。“从后台系统上可以看出这个区域内持老年卡的居民较多,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我们积极和街道沟通,寻找合适的地点来布设养老助餐点。”区民政局养老事务中心工作人员赵双庆介绍说。
这个养老服务驿站的所在地原先是一家琴行,2020年搬迁腾空后,通运街道与产权方签订合同,引入了第三方专业养老机构进行运营。水仙园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开业后,每个月接待量达上千人次,周边社区的老年人吃饭方便了。不仅如此,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主打智能型服务,引进智慧壹家综合养老云平台、应急服务体系和上门洗发等特色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助力。
中医按摩间里63岁的宋玉琴正在享受足部按摩。“我几乎每周都来,这里都成第二个家了。”宋阿姨笑着说:“这里的按摩手法地道,服务热情,价钱远低于市场价。中午饭也能在这儿解决,还可以洗头、聊天,非常舒服。”
据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疏解整治促提升”任务中,通州区已经完成81家养老助餐点的增设,目前,全区已建设和运营养老助餐服务设施158个,实现街乡全覆盖。
在中山大街金帅府家园北门,一家新开业的大型连锁生鲜超市“菜吉弟”顾客盈门。“你瞧这黄瓜顶花带刺多新鲜,水果蔬菜肉海鲜啥都有,质量好,价钱也实惠!”家住通惠南路29号院的陈素梅正喜笑颜开地在蔬菜摊位前挑选,老人几乎每天都到这家超市来买菜,从家步行到这儿只要六七分钟。
这里位于通州区老城区,周边有多个大型社区,此前周边菜店大部分是小商铺,居民要买点肉类海鲜之类的,得去万达广场那边。在2021年的“疏解整治促提升”中,位于金帅府家园底商的一家饭店停业后,600平方米的空间被改造成了大型生鲜卖场,方便了周边老百姓就近采购。“根据相关政策,新建或者规范提升的便民网点的经营者也能享受到生活性服务业专项补助资金,在房租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他们服务于民、让利于民。”区发改委人口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无论是大型卖场还是便利店、早点铺、便民维修点,这几年,城市副中心百姓最直观的感受是,生活越来越方便了。以“疏整促”为抓手,围绕城市副中心总体定位,通州区以服务百姓、便利生活为核心,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成果斐然。据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全区建设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任务70个,截至9月底,已建设提升各类基本便民商业网点101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44.3%,其中蔬菜零售网点18个,便利店(超市)网点29个,餐饮(早餐)网点22个,家政网点4个,洗染网点5个,美容美发网点17个,配送网点5个,便民维修网点1个。
五年间,城市副中心紧盯老城短板和群众所需,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目前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已实现全覆盖。
揭网见绿
“揭网见绿”也是2021年新增的专项。
以前,市民在广渠路高架上驾车途经杨庄时,一眼就能看见被绿网覆盖的荒地,2021年下半年,这片荒地已被绿草覆盖,喇叭花、黑心菊组成一道亮丽风景。作为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任务中“留白增绿”的进一步延伸,“揭网见绿”本着“应揭尽揭、宜绿则绿”的原则,让绿网化身“绿洲”。
杨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雷海介绍,这片荒地在十几年前就已完成一级开发,但至今仍未有项目建设。根据扬尘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定,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裸露地面需要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苫盖绿网也因此成为当前防治裸露地表扬尘的主要手段。
2021年6月,杨庄的这片荒地揭开了绿网,撒上了益母草、金鸡菊、黑心菊、松果菊等耐旱和自播能力强的花草种子,没多久就长出半米多高来,既能实现在低维护条件下的区域生态功能,又具有一定观赏效果。这种简易绿化不改变土地权属和规划用途,待地块成熟后启动项目开发建设,确保实现规划用途。
自我加压
据区发改委人口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上一轮专项任务相比,新一轮“疏整促”专项行动聚焦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治理与提升,新纳入了新建区域性物流中心、传统商圈、养老助餐点、临时建筑、施工围挡等14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突出区域整体推进,实施重点区域、重点廊道、城乡接合部重点村的整治提升,扩大治理提升范围。“新一轮的专项任务也更加聚焦历史遗留和发展薄弱问题。”相关负责人说,比如聚焦重点项目征拆收尾、代征代建道路移交、商品住宅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移交、桥下空间整治等专项任务,坚持系统推进、重点攻坚,加快问题解决,加速环境治理,提升城市品质。
此外,新一轮“疏整促”更加聚焦重点健全常态化管控机制。坚持“防反弹控新生”,对“开墙打洞”、占道经营整治、群租房治理、地下空间治理等易复发、易反弹的专项任务纳入长效化、常态化管理,通过持续巩固治理成效,确保违法行为不反复、不扩散。
除了做增量,也有一些专项任务从新一轮“疏整促”名录中悄然退出,如老旧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疏整促”专项行动初期以腾退空间再利用、老旧厂房改造、老旧楼宇升级等疏解提升工作为重点,着力创新空间利用模式,补充公共服务功能和文化科技功能,后期根据发展实际做出调整,逐步将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纳入城市更新领域,推动“疏整促”与城市更新有机衔接,提升副中心发展活力。
而且,在市级任务的基础上,通州区还自我加压,额外安排了几件区级事项,如已整治桥下空间2处,完成4处重点项目征拆收尾,完成萧太后河和减运沟河的清理整治工作等。
“今年的‘疏解整治促提升’,我们将更加突出精细治理,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品质。实现‘治标向治本’‘表层到肌理’‘点线到全面’转变,使疏解更深入、整治更彻底、提升更系统,做出副中心特色,贡献副中心经验。”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