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新闻总第321期 >2022-01-10编印

委员把脉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刊发日期:2022-01-1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冯维静 关一文

今年“两会”上,“双碳”继续成为委员们讨论的“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稳步推进碳中和行动,委员们就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搭建市级科技创新平台

市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聂祚仁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需要产业、科技、社会等多个领域共同推进。

他认为,北京作为超大城市,有着巨大的能源刚性需求,建议北京搭建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以技术创新牵引产业发展的新发展格局,建设国际一流“双碳”领域关键技术创新高地。

他还建议,北京应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探索共享机制,建立政府政策引导投入、高校技术创新投入及企业资金投入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以实施转化为导向的成果共享机制,并组织和指导各部门、各单位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做好统筹衔接。


建立京港核证自愿减排量试点

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研究员、香港规划师学会原会长、新加坡南海洋理工大学能源科技创新中心顾问叶祖达表示,香港已有明确目标力争在2050年前达到碳中和,并提出了支持港交所与国内交易所就碳排放交易相关金融产品开展合作,并评估将香港发展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提升香港作为区内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但是,受到空间和绿色经济体量的限制,香港没有办法在中长期满足企业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他提到,未来北京市将成为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应把握历史机遇,负起作为推动我国迈向碳中和重要动力的责任。他建议建立北京-香港两地CCER(核证自愿减排量)跨境市场试点机制,引进香港企业参与,以创新碳金融手段推动北京市低碳建设,达到京港联手迈向碳中和的协同目标。


率先在建筑和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

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苏世民书院副院长钱小军认为,有效控制建筑和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是实现北京市“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她建议,政府以建筑和交通领域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突破口,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制定减排标准和行动纲领、提供激励措施等各种政策工具,结合监督管理职能,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引导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承担低碳、零碳责任。 


建立激励奖补机制 协同“造福”绿色金融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美臣保理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黄轶,就北京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建议。其中,包括要建立健全多角度、全链条、广覆盖的绿色金融奖补政策闭环机制。制定出台包括信贷贴息、债券贴息、上市奖励、保费补贴、担保奖励和风险分担等在内的系统性、集成化绿色金融奖补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绿色发展。   

除了对市场参与主体进行奖补外,黄轶建议,还可以适当扩大奖补对象和类型。在北京本市绿色项目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京津冀、北京对口支援的中西部地区以及中关村在各地产业园区的绿色项目,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同时,发挥首都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争取把北京建设成全国的绿色项目管理中心。

在保证信息真实性方面,市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常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认为,健全绿色信息披露机制是重要一环。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强化对企业ESG和气候信息披露的管理和监督要求,不仅包括金融机构持有的绿色资产的信息,还应包括这些资产和主要资产的碳足迹。

同时,打破由于信息不对称、数据共享层次低等问题所导致的绿色投融资瓶颈,有效制约污染性投资,防范“洗绿”风险。例如,通过政府部门牵头制定北京市绿色信息共享机制实施条例,搭建绿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绿色项目信息数据库。“还可以通过地方性立法等手段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非绿色项目的减碳排污要求,一方面可以降低非绿色项目的碳排放与污染水平,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非绿色项目和能源的运营成本。”姚卫海建议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