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321期 >2022-01-10编印

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老槐庄村: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刊发日期:2022-01-1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3-1.jpg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近日公布,老槐庄村榜上有名。(资料图) 记者 党维婷/摄

本报记者 田兆玉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永乐店镇老槐庄村立足食用菌产业优势,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集乡村旅游、亲子体验、主题餐厅、创意民宿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式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盘活乡村资源、富裕村民生活、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业附加值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新年伊始传捷报,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公布,老槐庄村成为城市副中心唯一上榜村。


找准特色产业

老槐庄村的“菌”之质变

2003年起,老槐庄村开始尝试种植食用菌,先后种植过毛木耳、香菇、平菇、大球盖菇等多个品种的食用菌,后来逐步形成以香菇为主打的食用菌种植格局。

探索初期,村民对种植食用菌信心不足,村党支部书记马凤强带领村干部多次前往山东邹城学习种植技术并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又组织村“两委”干部带头在林下建设大棚。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和学习,如今,老槐庄村的蘑菇品相、口味俱佳,深受消费者喜爱。食用菌试种成功的消息在村里迅速传开,村民们纷纷前来咨询,就这样,慢慢有一些村民自愿加入到种植蘑菇的行列中。

2011年,老槐庄村投资600余万元打造食用菌产业基地,之后又成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产业园路北林下完成了90余栋高标准棚室改造和建设工作,并配套水、电、路、产品保鲜库等相应的设施建设。合作社坚持以林地香菇为特色,推行林地食用菌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

为了帮助村民尽快掌握食用菌的种植技术,合作社还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村民种植蘑菇,并多次举办蘑菇种植培训会。此外,合作社流转土地、统一建棚,实现林下冷棚标准化生产管理。同时让更多的村民通过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到企业和基地打工等形式实现增收。


拓展全产业链

老槐庄村的“茧”之蝶变

老槐庄村将蘑菇产业作为发展特色旅游的一大重点,布局全产业链,打开了老槐庄村村民创业、增收的新大门。

2012年开始,老槐庄村围绕蘑菇宴扩展出农家院、垂钓等休闲娱乐项目,游客可以感受到乡野生活的慢节奏与农趣。

村里还建起了一家食用菌主题餐厅,解决了十余位村民的就业问题。“平时要在家里照顾孩子,没办法去太远的地方工作,如今这里越做越大,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不仅让我挣到了钱,还能有时间照顾家人。”村民王东梅说。

在老槐庄村南边,曾有一个满是垃圾和污水的“大坑”,村党支部决定将这个垃圾坑改建为能体现老槐庄村特色的主题公园。在公园建设中,充分体现了“食用菌主题”,除了各类蘑菇介绍外,还将提示牌、垃圾桶等都设计成了蘑菇形状。各类“蘑菇”点缀在大片草地和树林间,让公园显得错落有致、生机盎然。公园施工历时6个月,建起了人工湖,湖上还有木桥、走廊和凉亭,还在空地上建起了舞台、广场、足球场和儿童娱乐设施。这个占地27亩的公园,绿化面积达80%以上,种植花卉十余种,成了村民家门口的“大氧吧”,让孩子们不仅有了一片绿色健康的游乐场所,还能边玩边学食用菌知识。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老槐庄村的“核”之嬗变

过去的老槐庄村一直致力于“林下经济”产业建设,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跟上,村民缺少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场所。老槐庄村“两委”班子成员决定利用拆除后的闲置土地满足村民需求。

村党支部为此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与村民“群策群力”,共同设计两个以党建为主题的“口袋公园”。村民刘月增从事建筑工作多年,村民郑国永自小学习书画,两人对建筑和设计风格提出了不少建议,最终设计成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栏、绿草鲜花、凉亭和健身设施于一体的“口袋公园”。如今,这两处公园已经成为村民们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自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村里还陆续建设了幼儿园、健身室、书画室、图书室、电影放映厅、篮球场等,提升了村内公共文化设施“硬”实力。在扩建基础设施的同时,通过组织村内锣鼓队、合唱队、小车会、广场舞等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提升村民精神文明“软”实力。

“未来,老槐庄村将以村内产业为中心,继续大力探索乡村产业兴旺的新路子。”马凤强满怀信心地说,今后,老槐庄村党支部将继续带领村民拓宽发展思路、建强产业支撑,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