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维静
如何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更大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如何打造城市副中心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打响“北京优农”金字招牌?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马荣才建议,北京农村在产业功能上要分类发展,产业发展要走不同道路,特别是城市副中心作为全市蔬菜生产大区,应优化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培育一批专业化生产经营主体,打造副中心特色的“蔬菜样板”。
马荣才为副中心的蔬菜产业做了细致的前期调研。他介绍,副中心是北京市蔬菜生产大区,全区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市的18.1%,产量占16.2%,以叶菜生产为主。目前,该区域已培育了漷县、永乐店镇和神驹村、徐官屯村等一批专业镇村,涌现出一批蔬菜专业化生产企业和合作社,但仍存在不少实际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副中心的4000多个蔬菜生产经营主体中,2亩以下的主体占56%,10亩以上的主体仅占5.5%,以农民合作社名义生产经营的仅有7家。”马荣才说,这些年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生产经营主体弱的问题。家庭农场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和其他经营主体一样也面临着自己的困难。
另一个主要问题是蔬菜专业化生产水平低,品种结构不合理,单品种产量低,大宗蔬菜多,特色品种少,品种杂。大白菜、生菜各占14%左右,其它各类蔬菜占41.4%,绿色蔬菜占比大,有机蔬菜占比小,仅有1.44%,明显低于全市的2.64%。此外,蔬菜销售渠道单一,难以做到优质优价,经过批发市场、经纪人、农贸市场的蔬菜占比接近87%,经过电商销售的蔬菜仅占0.7%,直接进入餐饮食堂、超市的蔬菜仅占11.2%。“虽然于家务乡、潞城镇电商销售蔬菜量接近60万斤,但是电商销售菜量分别仅占蔬菜总产量的1.2%和4.3%,蔬菜生产大镇漷县、马驹桥镇电商销售量仅占0.32%和0.003%。”据此,马荣才建议,应打造副中心特色的“蔬菜样板”,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打出“北京优农”金字招牌。他建议,要壮大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不能仅仅以土地出租作为流转的主要形式,还要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主要的土地流转方式。
同时,优化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培育一批专业化生产经营主体。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培育一批万亩镇、千亩村和百亩园。发挥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和园区的作用,提升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利用“一村一品”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单品种村,实行蔬菜品牌化、标准化生产经营。依托专业村镇和园区,统筹布局一批蔬菜采后处理设施、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设施,共建共享。
进一步扩大有机蔬菜生产水平。加强有机生产技术和规范的培训,逐步实现从生产过程到产品的有机化。加强设施蔬菜以奖代补资金对有机蔬菜生产的奖励。
改造提升蔬菜生产设施,优化蔬菜销售渠道。利用紧邻城市副中心的优势,加大向机关、学校、超市供应蔬菜的能力。积极与电商平台洽谈协商,培育一批电商镇、电商村,努力把蔬菜电商销售的水平提高到20%以上。
马荣才说,从2020年初至今,市级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蔬菜生产的政策,但是,副中心对于政策落实还有不到位的地方,诸如享受补贴的菜田面积不到实际占地面积的60%。特别是设施农业用地政策落实不到位,许多园区、村、镇对政策不熟悉、不了解。这需要有关部门切实落实用地政策,破除农业农村部门与规自部门“两张皮”现象,着力解决好保护耕地和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促进蔬菜产业生产、初加工和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之间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