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综合总第317期 >2022-01-06编印

三年三步走 上下一盘棋
城市副中心绘就美丽乡村靓丽新画卷
刊发日期:2022-01-0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7-1.jpg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老槐庄村昔日垃圾坑变身食用菌主题公园。(资料图)   记者 党维婷/摄


本报记者 代金光 通讯员 陈萌


       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到建设美丽乡村、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通州区三年三步走,上下一盘棋,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让农村地区成为城市副中心一张靓丽金名片。

       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如今,走进各乡村,道路通畅发达、环境干净整洁、各项设施功能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焕发着勃勃生机,展现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通过近年来的整治和建设,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多年影响农村环境的顽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几十年来累积形成的脏乱差面貌得到极大改观,百姓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转变。”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安排以及“四线两区”工作要求,通州区涉农9个乡镇、360个平房村分两批有序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通州三年三步走、全区一盘棋精心部署,建机制、定标准、做方案、抓试点,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该负责人介绍。      

      


整治人居环境  村容村貌换新颜

      记者来到马驹桥镇六郎庄、小松垡、神驹等村看到,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各村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松垡村街道宽敞了、巷子整洁了、平房整齐了,村民出行更加便利,村容村貌更加宜人。六郎庄村村内街道干净整洁、道路平坦开阔,全封闭式污水管网、供水管网、雨排管网全部建成投用。神驹村打造了以“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为主题的丰收公园,彰显丰富淳朴的传统文化。村民们高兴地说,“家门口的环境变美变好,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

       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生活垃圾治理方面,消灭了农村垃圾非正规堆放点、露天垃圾“地搓站”等垃圾顽疾,进一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基础设施体系全覆盖。“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处理”的工作模式在农村地区逐渐规范并得到了有效落实,适合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体系基本建立。

        污水治理中,“沿河截污”“村外截污”递次推进,清除域内全部河流的沟塘漂浮物,消除50余条黑臭水体,消灭百余处小微水体污染点位,分批实施130余个重点区域村庄污水治理工程,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加强,处理及利用能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村庄覆盖率达到59.3%。

       在“厕所革命”方面,一方面“先试点、后推广”推进农村地区公厕建设,保证公厕建设成本可控、性价比高、设计简洁、功能实用、节能环保,目前农村地区上账的729座公厕已经全部达到三类以上(含三类)等级标准;另一方面,“因村制宜、因户制宜”实施户厕改造工作,先建样板间、后全面推进,累计完成约1万户户厕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卫生户厕覆盖率已达99%。

       此外,全区乡村公路中等路以上比例达到93.88%,村村通公交比例达100%,村内主要道路硬化比例达100%,村内完善公共照明设施的行政村比例达100%,村内主要道路实施绿化的行政村数量达到90%。2019年,通州还全面启动村内“拆违”专项行动,聚焦村庄环境顽疾重拳出击,全年拆除360个平房村违法建设近5万处、340余万平方米,拆除数量、拆除效率在全市位于前列。


摸清设施“家底” 实现精准管护

       据了解,通州区按照市级安排对现存农村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逐村对村庄街坊路面积、垃圾设施数量、绿化面积、公厕数量、路灯数量、太阳能浴室数量等10余项基础设施进行了数据统计,并统一录入《北京市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完成在线数字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区共录入沥青(水泥)街坊路面1400余万平方米,节能路灯8.2万盏,卫生户厕约12.8万座,三类及以上公厕729座,村庄绿化561万平方米,太阳能浴室38座。

      “近两年,我们每年通过管理平台对新建、停用、报废的基础设施进行数据动态调整,实现数据的精准管理,为准确掌握管护规模、合理匹配管护资金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也已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长效管护管理平台,将工作区域条块化、区域化,上图上册,将工作内容细分、工作责任到人,通过信息手段实现精准管护。”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村庄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完成

      张家湾镇西永和屯村2020年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庄内两条主街呈十字形布局,道路四通八达。村里村外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原始古树错落有致。“我们深度发掘农业功能,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丰富业态类型,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带动乡村繁荣和农民就业增收。”该村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自2018年通州区启动村庄规划编制以来,目前已完成344个村的规划编制工作。本次规划编制也对拆违后恢复的土地进行了针对性设计,着力解决了农民急需的景观节点、停车场、健身角、休闲带等服务性空间,增强群众获得感。同时,通州区也完成了区级村庄街巷整治导则、村庄风貌管控导则、村庄线缆整治工作方案,力求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做到“主街小巷、院内院外、天上地下”的统筹考虑、同步实施。此外,还开展了村庄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及审批工作,截至目前两批共计344个村庄的实施方案已经全部编制完成。

       


全区创建16个市级示范村庄

      “我们村正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整合村内餐厅、旅游、民宿等特色资源,全力打造风景优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老槐庄村。”该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2021年永乐店镇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老槐庄村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也成为乡村治理的全国样板。“我们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成为全区第一个完成农村社区化模式管理的村庄。村里蓄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打造食用菌产业基地,并通过食用菌大会打出了世界名片。”该村相关负责人说。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示范村成为了乡村治理工作中大家学习的身边榜样,为推动全区乡村治理工作发挥了很好的引领带动作用。

       按照市里提出的“鼓励创新、长远考虑、集中打造”的原则,通州区在于家务、西集、永乐店3个乡镇中确定了16个市级示范村庄,划分了三个示范创建片区。其中,于家务片区打造“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西集镇片区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模式,永乐店镇打造“一产+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各片区正在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创建目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集中连片地打造培育示范典型,力争2022年建成示范。

     “经过近两年的工作推进,部分村庄在环境建设、村容村貌提升、乡风文明、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初步形成示范效果,为全区其他村庄提供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样本。”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