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新闻总第300期 >2021-12-15编印

委员热议运河文化
把大运河打造成文旅融合的“副中心样板”
刊发日期:2021-12-1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大运河 CMS_4269.JPG区政协委员建议,加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高质量发展特色旅游。记者 常鸣/摄

大运河_TJS1699.JPG传承以运河号子为代表的大运河文化,打造“千年运河”品牌。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记者 冯维静 刘薇

大运河历史源远流长,沿线各类历史文化遗存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区政协委员纷纷建议,加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高质量发展特色旅游。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

区政协委员、民盟通州区工委副主委池雪斌说,大运河经过整治,建成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漕运码头公园,大大提升了沿岸生态环境质量。他呼吁,应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度挖掘运河文化遗产及运河沿岸古村落文化,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特色片区,将游客留在城市副中心。实施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程,建立文物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运河文化资源大数据库,统筹指导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与信息公布。推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多文化融合发展,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典范景区。

   

加快开发运河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区政协委员、民盟通州区工委副主委,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特聘专家朱群芳一直致力于对大运河文化资源整合的项目研究,她认为“运河”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大运河通航所恢复的生存环境和运河文化氛围,可以成为一个巨大的生活磁场,必将与大运河文旅项目融合,促进活态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唤醒、传承集体记忆,让作为遗产的“物”化运河与作为主体的“人”的边界逐步消失,有形与无形的大运河文化交织融合,以文旅项目运营产生新生命力,同时带动地方全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朱群芳建议,应加大旅游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开发运河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依托三庙一塔、漕运文化、古桥、古皇木、石碑、密符扇等多种文物载体,开发大运河沿线地理标志产品和老字号产品,使其成为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的上品。全力培育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具有科技感和运河文化特色的网红打卡地;增强大运河景区夜游经济建设,开辟“大运河夜游”旅游专线;打造运河特色民俗住宿,全面提升旅游供给品质;打造具有独特文化、专门地点、特殊人物、特色场景、情景展现和体验互动散布全区的小微项目群落,形成大运河文化特色旅游吃喝玩乐且差异化的体验场景,强化满足个性化旅游、深度体验游等旅游服务;实现去景区化、去中介化的特色发展,政府策划和编制特色旅游体验点政策文件,鼓励特色小微示范试点的发展;形成以“人的真实、物的真实、文化真实和服务的真实”为体验特质的大运河文化呈现方式的创新发展。  

  

构建“运河+”融合发展新业态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我们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区政协委员阎晶表示,近年来,城市副中心积极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建设工作,集中推出了北运河通州段旅游通航等一批标志性文化旅游项目,为下一步打造面向全国文旅融合的“副中心样板”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运河通州段全长约42公里,串联了潞城、张家湾、西集、漷县等乡镇和多个村庄,这些乡镇、村落因运河而生、依运河而兴,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风貌格局。阎晶认为,应该加快推进大运河通州段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相关规划,以大运河为骨架,将运河文化带建设与沿线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构建以“运河文化为引领,绿色生态为基础,产业融合为支撑”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同时,构建“运河+”融合发展新业态,促进沿线村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其中,“运河+农业”方面,结合现有农业园区,探索建设运河风情主题园,开展运河文化田园秀、农事体验、主题研学活动,打造一批运河体验农旅项目。“运河+文化创意”方面,挖掘村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漷县张庄村的运河龙灯会、张家湾里二泗村的小车会、高跷会、潞城太子府评剧等资源,开展各类运河文化节庆,建设一批非遗传习文化场馆。“运河+乡村度假”方面,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丰富业态功能供给,充分利用村庄存量空间发展特色民宿产业,通过运河文化植入,改造提升一批运河文化小院、“运河人家”主题民宿。

    阎晶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还应坚持特色引领,进一步提升一河两岸的绿化品质,加强沿线村庄环境整治,完善滨河慢行绿道系统,统一沿线标识体系,打造“千年运河”品牌,丰富文化表达的载体,讲好大运河文化故事。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文旅走廊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是僵化的、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涉及运河两岸人民的生活、发展、生态,以及交通用水、城乡建设等多方面。所以应该高度重视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及与发展的结合。”区政协委员柳晓雷翻开了自己的提案——《关于打造通武廊百里运河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带》。他说,大运河北京通州段、天津武清段和河北廊坊段(以下简称通武廊),是京津冀地区大运河核心河段。

    他建议,要推动文化旅游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文旅长廊,通武廊百里运河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带,以运河120公里廊道为黄金主轴,以“非”字结构向外辐射,建设若干特色产业小城镇,形成北运河文化主廊道。按照分工协作,互为一体的原则,打造京味文化、燕赵文化、津门文化特色集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产城融合、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现代化文旅走廊。


丰富大运河主题旅游商品内容和文创产品

区政协委员成晔对京杭大运河及其沿线文化遗产保护问题颇为关注。他认为,当前,城市副中心正按照“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利用好千年运河文化品牌,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文化品牌塑造,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延续壮美运河千年神韵。在此背景下,加强京杭大运河及其沿线城市的文化传承、保护与推介将成为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

    成晔认为,在外部,可以通过政府文旅部门和旅游行业协会的推动,增加大运河北京通州段及其沿线文化的交流和研讨,形成思维碰撞、促进知识的进一步融合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内部,可以充分利用副中心旅游住宿酒店单位、大型商业场所的公共空间打造非遗文化展示区、宣传角、非遗项目推介(中英文)专栏,在促进展示和传播的同时,吸引大运河沿线城市文化项目的联展联销,借此丰富大运河主题旅游商品内容和文创产品,促进沿线城市文化交流。




代表委员聚焦减排降碳

城市副中心描绘绿色发展“路线图”


_TJS8247.JPG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助力减排降碳。

TJS_3191.JPG由老厂房改造的北京未来设计园区焕发生机。

_TJS8334.JPG通州有机质垃圾处理站沼气发电变废为宝。

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记者 郭丽君 冯维静 柴福娟 陶涛 

从“十四五”起步到21世纪中叶,节能减排降碳、实现碳中和目标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城市副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减排降碳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一个话题。


全方位多举措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极具挑战性,需要全方位多举措进行推进,更需要各种制度予以保障。”来自区生态环境局的区人大代表田鸣新表示,“改变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经济增长方式,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是城市副中心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数据显示,城市副中心已累计疏解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企业2121家,完成1193家,“散乱污”企业分类整治和动态清零,清理整治工业大院30个(涉及企业335家)。坚持能源清洁化战略,从电力、工业、供暖、民用等几方面推进能源清洁化替代工作,利用三年时间累计完成了平房住户“煤改电”农村地区258个村和城区3个街道共计12万余户的改造任务。全区电动出租车达969辆,均居全市前列。区属清洁能源公交达628辆;区域接驳小电车涵盖9条线,达114辆。

田鸣新建议,城市副中心已经率先启动编制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纲要,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基本原则,强化优化管理体制和部门职责,有力督促各项减排指标的分解完成。


城市副中心建立建筑领域绿色项目库

围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区政协委员、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能源评估部部长柳晓雷描绘出一张适合副中心绿色发展的“路线图”。

柳晓雷说,建筑领域是城市副中心能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去年,城市副中心建筑能耗占能源消费总量超过55%,“十四五”时期,随着副中心城市建设、人口迁入和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能耗和碳排放也将快速增长,给能耗总量控制和碳中和战略造成巨大压力。

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低碳、环保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柳晓雷建议城市副中心建立建筑领域绿色项目库,为绿色金融项目开展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多元化绿色金融手段,促进建筑绿色低碳项目落地,对既有建筑,特别是老旧小区项目,针对改造资金筹集难的问题,建议在利用城市更新资金、专项贷款、专项基金推动节能改造的同时,探索实施增量改造,因地制宜适当增加建筑服务功能,利用新增建筑的增量价值,如增设光伏设备、拓展停车位、增设配套商业等,通过增量价值,分担改造成本。    

“副中心核心商务区内新建绿色建筑比较集中,可以考虑由相关部门牵头,召集物业持有人,推进绿色建筑资产证券化,为区域内后续超低能耗建筑筹集建设资金。”柳晓雷说,抓住北京市绿色金融发展机遇,对标国际领先的碳市场标准,积极发展建筑领域的资源减排交易。借鉴国际碳市场中碳期货、碳期权等成熟的经验,积极开展新型的碳金融工具。继续支持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的发展,形成更多建筑领域绿色金融产品案例,更好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和激励约束功能。


科技企业助力实现低碳发展

“推进减排降碳是科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体现。”区政协委员、北京京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志宇认为,科技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助力解决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打造一个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推动城市副中心科技企业实现碳中和,意义不仅在于科技企业自身的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鼓励科技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创新,以碳中和为契机,倒逼低碳技术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向低碳、绿色、循环方向发展。”在冯志宇看来,一方面,科技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体系,引导和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实现零碳转型。另一方面,鼓励产能用能大户主动减排,并引导企业更多更好地依靠市场运作、运用经济手段加大节能减排降碳力度。


垃圾分类需新型社会生产模式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进入依法加速推进阶段。“但经过考察和座谈交流发现,垃圾分类事业还存在缺乏可持续的资金支持、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后缺乏终端处理能力等问题。”说到减排降碳方面的“硬招儿”,区政协委员、北京盛京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陈少叶说,可选择若干街道先行先试,尝试推行“生态街区+生态工园+生态农牧渔业”的新型社会生产模式来进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产业的规划和设计。其中,“生态街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配套垃圾分类智能软件直收直运管理系统;生产和生活废水采用生态消纳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再生利用;“生态工园”则利用废弃的老旧垃圾填埋场土地、闲置设施养殖用地或设施农业用地,规划建设一座生态工业示范园。“生态农牧渔业是生态工园下游体系,可以将生态工园出产的再生物资和再生能源用于生态循环农牧渔生产并结合农业文旅、康养服务等进行生态形象设计。”

此外,他还建议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技术,利用智能化的生态工业装备强化资源昆虫、食用菌等自然生态中的分解者对易腐垃圾的分解能力。并针对生态工业技术出台以厨余垃圾分类为侧重点的垃圾分类引导政策,同时优化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由于厨余垃圾在生活垃圾中的占比高达50%至60%,将分类的侧重点转为厨余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分干净了,其资源化产品的质量、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也就提高了,垃圾分类的终极意义也就实现了。”陈少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