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政
临河里路4号院,荒废了快20年的北京铝材厂区因一纸新政得到了财政资金,正悄然蜕变升级版“中关村智造大街”。
近日,市发改委批复了城市副中心硬科技产业示范基地等首批3个老旧厂房改造支撑高精尖产业示范项目,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支持转型。这也是本市首个厂房改造后用于硬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的专业园区项目。目前,本市已储备了一批这样的项目,将助力这些老旧厂房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金融等高精尖产业。
全市首个硬科技产业示范基地
2002年,北京铝材厂破产停业,厂区从此荒废了16年。三年前,在中关村智造大街公司运营团队孵化企业的倪大伟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看到,一些厂房的屋面坍塌,树都从厂房里长了出来。
“但这个厂区的区位优势极佳,身处城市副中心,距离环球影城、行政办公区、运河商务区都不远,依照城市副中心的产业定位,就有了变身硬科技产业基地的计划。”倪大伟说,这里要比中关村智造大街规模更大,发展方向定位为“硬科技”,也是北京第一个以硬科技为主题的大型产业示范基地。
根据规划,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内含1个1100平方米孵化器、1个900平方米综合性中试实验室、2.5万平方米商务办公空间,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文化科技融合以及现代科技服务等领域,培育孵化硬科技企业。
老旧厂房改造耗资大,本市也积极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支持。“仅副中心硬科技产业示范基地这一个项目,就得到了3927万元补助资金支持。”相关负责人说。
近日,市发改委已经批复了城市副中心硬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张家湾设计小镇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首钢科幻产业集聚区3个老旧厂房改造支撑高精尖产业发展试点项目,均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专项用于推动老旧厂房的绿色改造和产业转型,释放高精尖产业发展空间资源。这是本市加强腾退空间和低效楼宇改造利用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出台以来落地的首批试点项目。
复制中关村智造大街服务
从外观上,硬科技产业基地有着浓浓的工业风,一座水塔、三根大烟囱和几十栋建筑都保留了下来。但走进去,别有洞天。
“过去铝材厂的食堂,即将变成中试实验室。”倪大伟说,这些厂房层高最高有9米,很符合一些企业的设备条件,基地将采用“中试科技+空间办公+智慧金融”一体化的新型生态服务模式,搭建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实现创新资源要素聚集和产业上下游联动。
不仅中关村智造大街的团队来了,还带了智造大街的“北斗七星服务链图”,包括快制中心、创意工业设计、方案设计、检验检测、中试、市场推广营销、知识产权7项服务,将孵化出一批高精尖创新企业。
“这也是本市首个厂房改造后用于硬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的专业园区项目,将有力提升副中心硬科技领域产业集聚和技术成果转化承载力,推动各类技术在副中心就地转化。”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自2020年6月开始施工,计划于2022年年底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目前已有36家企业有意向入驻,项目完成后5年内预计入园企业将超过100家,年均产值有望达到30亿元以上,年均税收超过2亿元。
首批三个项目年产值可达60亿
据测算,首批3个项目改造完成后可实现年产值共计约60亿元,年税收超过4亿元。
张家湾设计小镇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项目打造集设计前沿信息发布、文化活动举办、功能性办公、展示交易为一体的设计产业中心,将有力激发本市文化产业创新创造活力;首钢科幻产业集聚区通过建设科幻产业“三中心一平台”,将作为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重要承接地和科幻产业创新展示的重要窗口,成为京西地区城市复兴新地标。
按照今年5月出台的《关于加强腾退空间和低效楼宇改造利用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试行)》,这些项目需要实施高水平的节能改造,实现建筑节能效率的大幅提升;注重对产业生态的培育,确保项目在实施阶段主动谋划引入优质产业,并积极为周边社区和居民提供文化体验、停车共享等迫切需要的公共服务。
目前,本市已初步储备了一批重点项目,涵盖了文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金融等一系列重要高精尖产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