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田兆玉)“志愿服务”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志愿者”是社会和谐幸福的重要使者。在北苑街道,就有一群热衷志愿服务的“小宝贝”。冬奥知识推广员、桶前值守小卫士、小小文明引导员、非遗文化传承员……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些孩子们还带动了身边的大朋友。截至目前,北苑街道已有4000余个志愿家庭成了地区志愿服务的“公益铁粉儿”。
早晨,住在北苑街道西关社区的何洪颖一家四口就赶往熟悉的万达路口,从三年前开始,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准时参与“等灯 等灯”北苑交通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斑马线“守护者”。三年多来,他们的志愿服务时长达460个小时,“大家都自觉走斑马线,机动车礼让行人的越来越多,感觉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为引导志愿家庭参与社区治理、家园共建,近年来,北苑街道结合未成年人实际需求,探索以社会教育为纽带,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推出了北苑街道“宝贝计划”体验式教育实践活动品牌项目,以“寒暑假集中教育+日常持续教育”为模式,以“街道品牌项目+社区常规活动”为载体,全年不断线,不但形成了以志愿服务活动回馈志愿服务的公益闭环,还为辖区未成年人提供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服务和教育引导。
“假期开始前,我们会与辖区6所中小学校无缝对接,通过宣传页、微信公众平台等载体,发布‘宝贝计划社会实践体验营教育菜单’供学生选择。”北苑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副主任朱建波表示,“我们以随手公益为抓手,利用周末长期开展‘等灯 等灯’文明交通引导和垃圾分类桶前值守等志愿服务活动,催生了4000余个志愿家庭,成为文明北苑新名片,提高文明知晓率和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