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291期 >2021-12-02编印

中国农业大学与保定签订科技创新合作协议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年底土建工程竣工
刊发日期:2021-12-0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关一文

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了解到,世界首个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计今年年底土建工程竣工,项目建成后将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在相关领域研发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和成果,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新技术的研发中心。目前,该项目建设处于机电安装、装饰装修、工程建设和科学工艺交叉的攻坚阶段,预计2023年完工。

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是国家“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该项目由教育部、中科院分别作为主管部门,由中国农业大学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分别承担猪和灵长类设施的建设任务。猪设施(也叫“天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河北保定涿州市东城坊镇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园,总投资7.59亿元,占地127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模式动物生产与培育系统、表型分析系统、遗传分析系统及信息处理与智能自动化管控系统等四个实验系统,及相关辅助设施和土建工程(包括遗传实验楼、表型及实验楼、繁育动物房、隔离检疫房、动力站房、污水处理站、水泵房七个单体)。购置设备仪器数量总计3753台套。

“为了认识生命和临床治疗、研制新药,小鼠通常成为人的替代物,然而它们在遗传、生理等方面与人类相去甚远,很多研究成果无法适用,甚至研制的新药会产生很强的副作用。小型猪在生理结构和代谢方面与人相近,包括体重、心脏大小、心跳次数和人都差不多,因此是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疾病极佳的模式动物。”中国农业大学模式动物重大设施建设办主任张树川介绍,天蓬工程将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一个对猪表型与遗传进行全尺度研究的一流设施,构建从分子到细胞、从组织到整体、从胚胎发育到成体行为等多方位研究的综合体系。

今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与保定市人民政府签订了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合作具体内容包括共建“一院、四中心、三集群、两机制、1+N个试点县”,“一院”即共同筹建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四中心”即模式动物(猪)创新研究中心、作物分子育种创新中心、乳腺生物反应器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中心、玉米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中心,“三集群”即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生物育种产业集群、人才培育产业集群,“两机制”即成果发布与项目招商对接机制、合作评估机制,“1+N个试点县”即以涿州市为试点先行培育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试点县,同时储备培育若干个试点县。共建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负责模式动物(猪)创新研究中心等重要科技项目的成果转化,每年配套20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研究院运行经费。

作为河北省唯一在建的国家大科学工程,该设施的建设是提升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河北省与北京高校紧密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将为河北省开展生命科学研究、医学研究、药物研发以及猪品种培育等创新和转化工作提供坚实平台和成果储备,对于河北省深入对接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推动省校合作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河北提供有力支撑意义重大。随着该项目的建设,产业影响已不断彰显和放大,目前中化集团、华大基因、华大农业、大北农、301医院、温氏集团、中信集团、中信现代农业、首农集团等诸多国内龙头企业落地涿州农业科技园的意愿及合作需求强烈,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提供重要合力,对于推动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医药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