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附近增加禁止鸣笛等交通标识。
王艳中张贴安全宣传海报。
本报记者 田兆玉
“喂,您好,我是通州交通支队的交警,您有一辆别克车停在老新仓路这边,我们需要划线麻烦您挪一下车。”社区交警胡健这几天没少打“挪车电话”,虽然繁琐,但老胡心里挺痛快。随着道路产权的明确,老新仓路旁的一条无名小巷被命名为帅府南北路,南北两侧正式封门,这也意味着帅府社区推行的“半门计划”真正实现了,今后外来车辆无法再随意进入小区占车位。为了这一天,胡健和相关单位一起前前后后忙活了得有小半年。
“每一项措施的落地,都离不开居民和社区同仁的支持与参与,看到大家对社区交通治理的认可,什么辛苦都值了。”说起当“社区交警”,老胡挺感慨。
停车难是不少小区的“老大难”,找个车位转上好几圈;着急出门却发现自家车被堵在里面出不来;甚至还得让家里老人搬着小椅子“人肉”占车位……2019年11月,北京交管部门试点启动了“社区交警”服务机制,选派交警进驻39个重点社区。次年9月,“社区交警”服务机制全面启动,在全市范围内继续选取103个交通问题集中的重点社区,“一对一”选派党员交警进驻,推进区域交通综合治理,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社区交警”也随之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惠兰美居、帅府园、大方居等9个交通问题集中的重点社区入选。自打交警进了社区大门,从解决协调停车纠纷,到帮忙找各种资源开辟停车空间,都有了专属“交通管家”。交警们带着感情、带着温度,一点点“磕”下了居民家门口的交通难题,开方抓药,以点带面提升城市整体交通管理水平,畅通社区微循环、赋能城市大交通。
记者跟随其中两个典型小区的“社区交警”,看看他们是如何一点点解开社区交通的“死扣儿”。
■点位:惠兰美居
问题:微循环堵塞
方案:分类施策
建于2016年的惠兰美居,是位于通州区永顺镇的新型社区。社区由C、D、E、F四个区域组成,共5317户,约1.7万人。由于是新建社区,周边配套还在逐步完善。
2019年,全市39个社区“交通警务工作站”中,通州区惠兰美居、东亚印象台湖社区先后挂牌。这两个社区有个共同点,都是新建小区,居住人员较多,停车无序情况比较严重。居民曾向12345热线反映停车难、出行难,有时一个月能有十多个投诉电话。通州交通支队潞河大队副大队长王艳中派驻到此,成了这儿的社区交警。
摸清社区情况,王艳中开始“刷脸”。“当好社区交警,先得让大家认识我,混个脸儿熟。”他和当地社区居委会、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顺利“接头儿”,“社区交通治理,需要集合多方力量,共同努力。”
社区交通难题往往多头并存。作为一名“老交警”,王艳中眼光毒辣,很快发现了各个症结。仔细观察后,开始一一解扣。
首先是微循环堵塞问题。“小区虽然四面都有路,却处于不同程度的半开发状态,有的没通车,有的没通路,情况比较复杂。”当时,位于社区南侧的朝阳北路延长线暂未开通,东西两区中间的潞苑一街也没有开通,北侧则是一条断头路。周边还有幼儿园和小学,接送孩子的车辆无序停放,很容易造成拥堵。
永顺镇规划科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社区周边道路不完善,情况比较复杂,导致车辆行驶无法循环通行,乱停乱放情况严重。王艳中决定分类施策,逐一解决。
问题:乱停车
方案:刚柔并济持续整治
针对乱停车问题,他与社区居委会联系,协调社区力量,维护社区周边静态交通秩序。该贴条贴条,对效果不明显的地点加大拖车力度,并适当增加警力投入,开展静态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而且,为了给乱停车车主一个“由乱改正”的适应过程,王艳中和协管员先发放提示单,“通过软提示,给大家缓冲期,养成习惯意识,交通环境需要共同维护。”
社区北侧的断头路,一直是车辆乱停的重灾区。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社区周边持续开展道路乱停、违停、无牌车辆整治,与民警共同执法,治理社区外的僵尸车、占道乱停车等行为,效果显著。原来打电话投诉的社区居民王先生,给12345打去了表扬电话:“道路停车堵路、堵十字路口的事终于被社区交警解决了,路口安全问题缓解了,十分感谢。”
还没顾上高兴,王艳中发现,周边乱停现象刚缓解,但小区出口乱停车又起“苗头”。他立马协调相关部门,在社区出口安装小护栏,既防止进出口的安全隐患,也堵住了新滋生的乱停“口子”。
他还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到社区周边调研,与居民现场沟通。“一开始有些乱停放的车主并不理解,抱怨没地儿停车、正规车位太贵之类。”王艳中耐心解释“困难都是暂时的,请大家相信我们,只有咱们先遵守规章制度了,社区周边的交通环境问题才能改善。”几次掏心窝子的交流后,居民态度慢慢改变,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
经过几个月的持续整治,社区周边乱停车现象有了改善。“乱停的少了,堵门的少了,出行顺畅多了。”
针对社区内部道路停车问题,他又与物业共同设计了提示单:您停放机动车时,请勿停放在坡道、弯道、绿化带、人行道、消防通道等处。效果逐渐显现,乱停的也慢慢减少。
问题:缺车位
方案:清理僵尸车、多渠道增车位
“不让居民乱停车,但得给大家找到可以停车的地方。”王艳中算了一下,惠兰美居社区共有车位2900余个,随着私家车数量日益增多,车位数量明显不足,且70%的家庭有成员在他区工作,居民停车需求强烈。
“既然不能一下子提供大量停车位,就从现有车位下手。”2020年,王艳中联合当地居委会、物业、政府部门,先后多次对小区内的僵尸车贴提示单,“如果一周后还没人清理就安排拖车,腾出宝贵车位。”
为增加车位,他想了很多招。先是利用人防地下空间,增加了955个车位。2020年11月,他又与永顺镇社区办主任、居委会主任共同探讨潞苑中路停车治理问题。最近,在他的努力协调下,小区北侧的空地被利用起来,形成了一个临时停车场,进一步缓解了居民停车难题。
问题:标识设施不完善
方案:及时发现及时安装
社区交通“疙瘩”里还有一个“线头儿”,就是道路设施不完善。
为解决上下学的堵点,王艳中多次走进学校与负责人沟通协调。不久,在潞苑小学和幼儿园门前增加了禁止停车网格线、减速带、人行道等交通标识,几个月后又安装了禁止鸣笛标识,警民联系卡也送到了学校。“开学前,王警官总会来提前沟通交通疏导方案,开学当天亲自上阵。交通秩序改善,我们心里也踏实。”社区交警得到了老师、家长的共同认可。
越来越多的交通设施逐步完善。社区进出道路施画让行线、安装减速带;潞苑中路增加禁停标志,施画禁停标线;社区小门增加禁停网格线,安装出入口栏杆……
目前,惠兰美居社区已形成了“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社区居委会+物业+小巷管家”的联动机制,老大难的社区交通问题有了盼头,社区交通秩序大大改善。
最近,王艳中正忙着惠兰美居增加小区出口的事。“需要联系一些部门,我正帮着社区一起推动。增加这个出口后,大伙儿出门就更方便了。”
点位:帅府园
治堵
“盘活”有限空间
北苑街道帅府园小区地处通州城区核心位置,周边长期秩序混乱,居民出行是个大难题。“最麻烦的地方在于小区门前有失管空间,周围其他社区居民的车都停过来了,反倒把这个小区居民的路给堵了。”通州交通支队潞河大队警长胡健说。
2020年,胡健走进帅府园小区,他是北京市交管局第二批103位“社区交警”之一,如今成了社区里的“交通专家”。
由于小区紧邻商圈、学校,经常有附近办事、逛街的人将车停在小区道路两侧。居民福明刚说起严重时的情况还有点激动:“抢不上车位!外来车乱停的现象严重。周末都不敢开车出门,半夜出门挪车是常事儿。赶上早晚学生上下学,错车都费劲。”
通过实地踏勘和与居民座谈,胡健决定:既然无法“外拓”,那就“盘活”社区有限空间。“先完善交通标识,把能停车的地方管理起来。”
在胡健的帮助下,小区门前的西营房胡同路率先“变了样”。“道路一侧划车位,电子收费,先解决一部分停车难题。”现在,道路南侧施画了46个单向车位,北侧则施画消防通道规划线,设置禁停牌,“现在再会车,双方都能错得开,通行没问题。”
巧管
自治推出“半门计划”
帅府园小区楼龄近40年,是通州城区内最早的小区之一。当初兴建小区时没有考虑到停车位一事,“现在不少住户都是祖孙三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车能停哪儿?”胡健为此一直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半门计划”很快推出。
“所谓‘半门’,就是出入口只关一半大门,限制机动车出入,不限制行人、自行车和三轮车的出入。本小区的开车居民配备钥匙,可以自行开门进院。”时任帅府园社区服务站站长张巍介绍。这既方便社区居民通行,又有效隔离外部车辆乱停。居委会在半封闭居民楼前加装隔离设施,以单元模块式的停车自管方式,将社区内部空间还给社区居民。
晚上六点,下班回家的福明刚不紧不慢地将爱车开到院门口,打开半锁的大门。车开进大门后,他将一半大门重新上锁,停好车慢悠悠地走回家。“原来停车可没这么容易,我们一位女邻居有回开了一个小时都找不着车位,急得趴在车里哭。”
“目前,我们在部分楼门院实行了‘半门计划’,还要根据实际查漏补缺。”张巍表示,“半门计划”使原本开放管理的小区形成了封闭式管理的微循环单元自管。临时办事、走亲访友的车辆可以停放到帅府中路上。“30多个车位,满足临时停车够用了。”
在推进“半门计划”时,有一条产权不明确的路,让胡健费了不少心思,“从这里可以直接开向玉带河大街,但却苦了附近几栋楼的居民,为了解决停车难题,大家都同意封路,但这必须要把路的产权问题弄清楚。”
胡健奔走一个多月,跑到档案、规划、不动产等多个部门,通过查看小区原始设计图纸,确定了这是一条小区内部道路,“既然确定是小区内部道路,就可以推行‘半门计划’,预计能提供40多个车位,基本解决三栋楼居民的停车问题。”
加装硬隔离设施、规范路侧停车、带动居民自治……老小区的停车难、停车乱、交通拥堵等痼疾顽症在社区居委会和社区交警的推动下,正逐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