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水清岸绿,景色怡人。
改建后的白洋淀码头。
水质好了,水鸟多了。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本报记者 李如意
初冬的白洋淀,芦苇片片金黄,芦花随风摇曳。这里启动新一轮大规模清淤工程:一艘艘大型绞吸船在淀区内作业,黑色的污泥被吸进管道,再被运送到专门区域进一步净化处理……
这些年白洋淀的变化,当地百姓都看在眼里。“30多年不见踪迹的鲈鱼如今又重新出现在白洋淀了。”今年57岁的安新县小张庄村村干部张福庆从小生活在白洋淀边,“鲈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它的再次出现证明白洋淀水质变好了。”
4年来,河北省坚持控源、截污、治河、补水并举,治污、修复、防洪、防涝协同,攻坚克难,科学施策,强力推动,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淀区水质显著改善。监测数据显示,白洋淀水质由2018年的Ⅴ类提升到2020年的全域Ⅳ类、局部Ⅲ类。今年5月,淀区全覆盖监测数据显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三项主要污染物浓度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7.38%、46.2%和25.7%,淀区水质达到十年来最好水平。
织密流域监测网络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360平方公里的淀区内,有143个淀泊和3700多条沟壕,古有“北地西湖”之称,今有“华北明珠”之誉。在淀区许多老人的记忆中,白洋淀水质清澈,口渴了捧起来就能喝,家里做饭也是用淀里的水。多年来,由于上游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淀区百姓生活污水直排、淀区机械船只增多,加之生态流量减少等因素,白洋淀水质不断恶化,也导致淀区沼泽面积减少,湿地动植物种类数量大幅度降低,湿地生态质量退化严重,严重削弱湿地生态系统保存动植物资源等生态功能。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攻坚战同步打响。今年4月1日,在雄安新区设立4周年之际,《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从规划管控、污染治理、防洪排涝、修复保护、保障监督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河北省政府专门组织制定条例分工落实方案,将条款规定具化为工作任务。实施《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执行全省最严的排放限值,推进白洋淀高水平、高标准治理保护。
在监测监管领域,河北省专门设立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全流域设置61个考核监测断面,建设42座水质监测自动站,织密白洋淀流域监测网络,加密监测频次,建立监测数据日通报制度。组建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执法局,常态化开展异地执法、交叉执法、巡回执法,为白洋淀水质改善提供执法保障。
改善上游流域生态
白洋淀地处“九河下梢”,在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攻坚战中,改善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是治本攻坚之策。
白洋淀流域新建污水处理厂25座,原有59座污水处理厂全部提标改造,达到《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完成流域城市建成区雨污分流改造923.6公里,雨污分流能力大幅提升。同时,全面治理农业农村污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完成白洋淀周边及主要入淀河流沿线968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立沿河沿淀化肥农药禁施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配建粪污处理设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9%以上。此外,大力整治工业污染,完成流域内37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排查取缔“散乱污”企业3万余家,持续保持动态清零。推进涉水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成酿造、制药等六个行业301家涉水企业清洁生产改造。一系列治污措施的落实,推动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明显改善。
保定涿州市贾村位于北拒马河南支上游,村附近的一处纳污坑塘曾让村民叫苦连天。“最近的一户离坑塘50米,一到夏天,黑蚊子有两三厘米长。臭味熏天,家家户户不敢开窗户。”村支书张艳军说,如今,经过治水治泥清垃圾,坑塘变湿地,成了休闲观赏的好去处。村民还自发地给环保部门送去一面锦旗。
保定市全域均属于白洋淀上游。保定市共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5279名,基层巡河员3551名。2020年,保定市各级河长持续开展河湖清理行动,累计清除各类河道垃圾1099万立方米,封堵非法入河排污口1785个,1424个纳污坑塘和9条城市黑臭水体完成整治。
随着入河污染负荷的持续削减,白洋淀上游入淀河流水质实现了跨越式改善。2017年之前入淀河流水质基本以劣Ⅴ类为主,到2020年,流域所有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国省考断面优良比例90%,入淀断面水质达到了Ⅲ—Ⅳ类,创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今年1月至7月,白洋淀4条有水入淀河流,3条水质达到Ⅲ类以上,实现持续改善。
聚焦四大内源污染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赵宪伟介绍,在大力开展上游水环境治理,严格管控外源污染的同时,河北省聚焦淀区底泥累积污染、原生村落生活污染、水生植物释放污染和旅游航运次生污染四大内源污染问题,实施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和探索性实践,全力抓好内源污染防治。
污染底泥会持续释放污染物,河北省试点开展生态清淤——采取抽运处理塘水、清运污染底泥、拆除围堤围埝、种植沉水植物等综合措施,分两期推进生态清淤2.42平方公里,累计抽运处理塘水368万立方米,清运污染底泥87.2万立方米,拆除围堤围埝78公里,种植沉水植物280万平方米。淀区水体连通性、水动力明显增强,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
原生村落生活污染入淀是影响淀区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河北省不断强化淀区农村污染治理——集中开展淀中村、淀边村“一村一策”专项整治,采用建设龙墙、生态隔离带等方式强化典型村落面源污染管控,有序隔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对103个淀中村、淀边村,因地制宜配建115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后全部导排到淀外综合利用。
为解决芦苇、水草腐烂导致的水体污染,河北省科学推进水生植物污染治理——建立淀区芦苇平衡收割机制,实现全部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及时打捞腐烂水草,有效减少了内源性污染。
在管控旅游航运次生污染方面,河北省大力整治旅游污染——提升改造淀区133家农家乐,建设景区餐厨垃圾收集处置系统,旅游厕所全部完成A级标准改造。强化船舶污染治理,实行航道网格化清洁管理,原有1328艘燃油运营船舶全部回购停用,新增旅游船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并配备污水和垃圾收储设施。
赵宪伟说,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白洋淀湖心区水质达到Ⅳ类,其中4个月为Ⅲ类,化学需氧量浓度为每升23.7毫克,同比下降9.51%,达到十年来最好水平。今年1月至7月,湖心区化学需氧量浓度同比下降9.05%,接近Ⅲ类水质标准。
一泓清水“润”雄安
站在雄安新区安新县的白洋淀大堤放眼望去,水面开阔波光粼粼,风吹过,大片大片芦苇荡连绵起伏、一望无际。
源头活水成为擦亮“华北明珠”的最大变量。赵宪伟介绍,河北省坚持治污和修复并重,大力实施清河补水行动。一方面,实施河道清理整治,防止污染下泄;另一方面,实施生态补水,保障淀区生态用水。在持续推进淀区多元补水方面,河北省强化引黄、引江、上游水库及再生水水源统一调度,2018年以来累计入淀水量14.59亿立方米,实现年入淀水量3—4亿立方米。其中,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自河南省濮阳市引黄闸取水,全部为自流引水,流经豫冀两省23个县(市、区),最终进入白洋淀。截至2020年底,引黄入冀补淀水量约2.5亿立方米。去年引南水北调中线水约1.06亿立方米,位于保定市境内的王快水库和西大洋水库已多次联合为白洋淀补水。“淀区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最高水位达7.4米,是近20年少有的高水位状态。”他说。
持续开展的造林绿化也功不可没。围绕构建雄安新区“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的生态空间布局,千年秀林大力建设,实施造林绿化43万亩,白洋淀上游完成营造林200万亩,森林系统生态功能稳步提升。
水系连通工程将启动
“这里原来是一条污水沟,夏天的时候根本不敢开窗户,味儿大、蚊虫多。经过两年多的治理修复,现在变成了林地、花海。村里人没事儿都愿意到这里溜达溜达。”紧邻河北雄安新区唐河污水库的安新县沈家坯村村民说起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唐河污水库位于白洋淀上游,库尾紧邻白洋淀,对白洋淀的水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雄安新区设立后,唐河污水库治理修复被列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一号工程。清理库区固体废物、治理存余污水、开展土壤修复和风险管控、覆土绿化美化……一系列治污修复措施的实施,让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生态廊道。
坚持治污和修复并重,河北省大力实施清河补水行动。一方面,实施河道清理整治,防止污染下泄;另一方面,实施生态补水,保障淀区生态用水。白洋淀水多了、水清了,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为保护白洋淀水生生物多样性,河北还科学设置白洋淀禁渔期,累计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1.5亿多尾,白洋淀多年未见的鳑鲏鱼、黑鱼、嘎鱼等物种重新出现。
水鸟翔集描绘出了白洋淀生态美景,2002年白洋淀湿地保护区成立时,记录有野生鸟类192种。近年来,通过加大白洋淀生态保护力度,野生鸟类不断增加,种类记录增加到214种。2020年冬至2021年春的观测中,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大鸨48只。
雄安新区管委会最新消息显示,雄安新区还将统筹引水、治水和用水,加强水资源调蓄能力建设,制定科学补水方案,组织开展白洋淀水系连通工程,疏浚水流通道,提升淀区水环境容量,恢复水流和水动力条件,逐步改善淀区整体水质。雄安新区树立一盘棋思维,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既统筹好白洋淀各项治理保护,对准目标全面发力,又抓住重点治理修复工程项目,实施集中突破攻坚,确保白洋淀治理保护取得实效。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白洋淀生态修复保护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河北省将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持续用力推进各项治理和保护措施,紧紧围绕白洋淀水质改善核心目标,聚焦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全面改善,坚持内外共治、修治并重、防排并举,推动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淀内外协同治理,让“华北明珠”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