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关一文 通讯员 丁玲)新建北京至唐山城际铁路引入唐山枢纽上跨津秦高铁上行联络线特大桥T构连续梁日前成功转体,顺利跨越津秦高铁。作为京唐城际铁路唯一一座转体桥,该转体桥是我国首次运用“挂篮悬浇+超大节段支架现浇”法实现T构梁精准转体的高铁桥梁。
凌晨1时,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重达12790吨的桥梁开始以每分钟0.5度的速度,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转体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根据转盘刻度、牵引油泵读数、转体梁速度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等技术指标,实时监控和调整转体速度及桥梁姿态等,确保万吨桥梁顺利转体,整个转体过程用时50分钟,桥梁实现精准就位。
据了解,该转体桥由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铁路工程公司承建,桥梁重达12790吨,转体段长度177.5米,桥面宽7.4米,高30米,转动角度25度。由于桥梁处在一段半径为1400米的圆曲线上,是一座“大跨度小半径曲线桥”。桥梁的重心并不在支撑桥梁桥墩的中心上,而是与桥墩有37.1厘米的偏移,技术人员们把它称作“偏心桥”。“大跨度小半径曲线”和“偏心”为这次桥梁转体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同时,这座转体桥上跨津秦高铁,桥梁两端距离津秦高铁正线距离不足2米,所以要确保津秦高铁的运行安全,要求施工过程做到万无一失。
中铁电气化局京唐铁路项目经理彭雁兵介绍,针对转体桥“大跨度、小半径、曲线、偏心”的复杂特点,项目部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利用BIM技术展开技术攻关,通过建立模型,全过程模拟转体,精准计算出重心偏移度,调整了中心位置和转体角度,确保了转体过程中梁体的平衡及稳定。在当晚的施工中,技术人员在多个关键位置布置了测量点,建立了精测网,采用了转体桥姿态调整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梁体姿态、平面轨迹、梁体竖向振动状态,把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级,确保了定位“零误差”。
京唐城际铁路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终到河北既有唐山站,正线线路全长148.7公里,共设车站8座,全线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京唐城际铁路开通后将打通北京通州至唐山的城际通道,支撑京津唐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带动北京通州、河北香河、天津宝坻以及唐山的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