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区”先行先试政策的助推下,城市副中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各类优质资源加速集聚。 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刘薇
新设市场主体18180户,全市排名第三,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06家;运河商务区注册企业14765家,注册资本金3861亿元;张家湾设计小镇年内新注册落地企业89家,注册资金83亿元;文化旅游区发挥环球主题公园带动作用,打造品牌首店、特色餐饮、网红打卡地,国际人才社区土地顺利出让……在“两区”先行先试政策的助推下,城市副中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先导区全面开放发展,投资吸引力显著提升,各类优质资源加速集聚。
政策创新成“两区”建设“加速器”
2020年9月24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仪式在位于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国际财富中心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城市副中心正式开启了“两区”建设的新征程。
随着“两区”建设的全面推进,创新的政策制度已成为“两区”建设的“加速器”。今年以来,城市副中心加强政策制度创新力度,出台了自贸试验区实施方案,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建设目标、时间表和任务图,推动6项市级任务全部落地,106项区级重点任务有序推进。同时,围绕区域产业特色,编制绿色金融、张家湾设计小镇等专题实施方案,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金融业发展措施》《关于促进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通州组团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服务“两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副中心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张家湾设计小镇设计与城市科技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产业配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更是形成了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实现与京津自贸试验区56项政务服务事项,天津宝坻、武清50项政务服务事项,廊坊市及北三县70项政务服务事项和453项高频便民事项“跨省通办”。
数据显示,在利用外资方面,合同利用外资36066.71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1051.37万美元;共有境外投资备案企业164家;服务外包合同累计执行108笔,累计执行金额6718.53万美元,同比增长38%;消费市场加快复苏,1至9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5亿元,同比增长9.9%。
“两区”入库项目217个
创新政策只是第一步,推进项目落地才是重头。城市副中心持续强化“三单管理”,梳理了产业政策15项、重点产业空间资源199项、目标企业30家(其中GaWC企业26家、世界500强企业12家)。“两区”入库项目有217个,其中,外资59个、内资158个,已落地63个、在推154个。引入了三峡集团、中核矿业、首旅集团等总部,上田八木、华夏理财、国际财富管理研究院等全国全市首创性项目和普华永道、北京红木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与中金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工商银行、上海银行、广发银行等分行或支行落地,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正式启动。落地了北京全国棉花交易市场集团、中美绿色基金、北创绿色低碳科技基金、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公司等绿色金融项目。孪数科技、中建科技、北京建院、清华同衡、盛唐时代文化传媒集团等文化和科技项目注册落地。路孚特中国总部、约翰马丁国际、中筑创联、阳光出行等外资项目成功入驻。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城市副中心持续打造新场景,全国首例“数字货币+自贸区智慧园区”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已落地张家湾设计小镇。与此同时,优化升级新服务,积极对接市级相关部门申请外国人签证证件受理等权限下放。成功落地北京自贸试验区首批境外机构境内账户即期结汇业务,完成北京市场首单供应链票据贴现款项发放,推进境内机构外籍员工薪酬结售汇便利化服务。在全市率先试行网上“证照联办”,发出全市首张“一照含证”“一照含多证”营业执照。在法治环境建设方面,建设了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建立咨询导税服务体系,推行“国际税收业务套餐”,实现跨境业务网上办理。完善了知识产权政策,建立“1+3”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设立多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核发全市首例行政办公用地兼容配套商业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探索监管新模式,完善了包容审慎监管工作措施,依托城市副中心风险监测预警与监管创新联合实验室创新平台,辅导“预付费资金监管和增信融资服务平台”“GSN系统”两项创新成果申报北京市第四批监管沙箱项目,探索实施智能非接触监管。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海关监管体系。
下一步,城市副中心将继续深化“两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数字经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子”联动,在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政策制度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样板、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通力协作、攻坚克难,加快各项任务推进和项目落地,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助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