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家河村史馆里摆满了老物件儿。
青少年参观榆林庄村史馆。(资料图)
大稿村村史馆里陈列着一台小型直升飞机。
仇庄村村史馆还原过去生活场景。
本报记者 冯维静 田兆玉
抚今追昔,可晓前贤之掌故;知史察今,须识后辈之崛起。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史是文化之根、乡愁之魂,而村史馆则让人们故土留根、文脉传承,存留那一抹乡愁。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建设中,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化,为了记录村落的生长脉络,也为了留住村民的共同记忆,通州区的不少村庄通过多种方式记录村落历史,各具特色的村史馆也逐一落成。
承载红色记忆的西集镇尹家河村史馆,展示运河文化的漷县镇榆林庄村史馆,记录工业村变化的梨园镇大稿村村史馆,还有全国闻名的于家务乡仇庄村孝道村史馆……一个个村史馆,串联起副中心浓厚的文化氛围,展现淳朴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成为新一代村民的精神原乡。
西集镇尹家河村史馆
“京东第一村”观600年发展史
铡刀、石磨、耕犁、马灯……一件件锈迹斑斑的家伙什儿带人们穿越时空。在尹家河村史馆,每个老物件儿都有一段历史故事。
“你看,这记录的就是当年村民的收入水平。1968年,老郑家有两个劳动力、四个孩子,年终一共分了二十六块五毛钱。”村党支部书记王学森讲解起眼前这几张1968年到1970年的劳动分红清单。挨着清单,是民国初年签发的工商营业执照,距今已有近百年,“这是村民尹西青捐赠的,是村史馆最老的物件了。”
尹家河村位于通州区最东端,有着“京东第一村”的称号。该村起源于元末明初,历经六个世纪。村史记载,尹姓自福建漳州龙溪72沟村迁至此地,在漒漒河(今潮白河)西岸定居。尹家河村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北京和河北的交界处,又紧邻潮白河,是一处交通要道。
这里是解放北平时军队的重要通道,解放前夕,通县县委、县政府都在这里;西集镇第一个党支部也诞生在此;村里的高跷会、大头会等花会远近闻名……从村口的石桥,到河边的浮桥,都有着历史印记,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尹家河村的摆渡口。
村史馆里也有关于摆渡口的记录。自尹家河建村以来,就有渡口,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潮白河上渡口众多,数百年来发挥着重要作用。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后,一支八路军开往东北,就是从这里的渡口过河。当时八路军日夜兼程,村里准备了几条大船,每船摆渡五六十人,昼夜不停助军过河。“解放北平的时候,军队也是从我们这儿过河的。”王学森说,村史馆在整理资料时,从历史资料和村民们的口口相传中获得一些材料。“当时军队过河时老百姓搭的浮桥还在,过了汛期还能隐约看见。”
“600年的村子有意思的故事太多了。”王学森告诉记者,如今尹家河村村史陈列馆免费开放,为的就是把村甚至整个西集镇的历史展示给大家看,让后代牢记光荣传统。同时,陈列馆也在持续征集反映区域历史、民俗文化以及农耕文明的各种实物展品。
记者从西集镇了解到,不仅是尹家河村,2019年,西集镇启动了编纂村史工作,成立了由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工人、群众等组成的编纂小组,负责全镇57个村的村史编纂。期间,通过座谈、人物采访等形式深入挖掘各村历史进程、建筑文化、人文发展、风俗习惯等内容。
沙古堆村在2018年出版了《沙古堆村史志》一书;尹家河村、陈桁村建起了可供村民参观的村史馆;辛集村村民绘制村史长卷……这些村史馆、文史记录,将乡情乡愁保留在地方风物之中,引导更多淳朴的村民崇德向善,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漷县镇榆林庄村史馆
“运河第一庄”蕴藏红色基因
距尹家河村15公里、地处运河北起点的漷县镇榆林庄村,有着“运河第一庄”的美誉。历史上这里是运河的“钞关”,大运河上往来船只经过这里都要在官府设立的“钞关”交税。
榆林庄村的村史馆名为大运河文化展馆,面积不算大,主要以图文资料方式展示,生动展现榆林庄村各个阶段的历史变迁。“现在生活好了,大伙儿对文化、历史越来越重视。”榆林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郝洪恩说,别看展馆不大,但这里展出的内容都凝聚榆林庄的历史记忆,很多故事是村史编纂小组成员采访村里老人、反复查阅资料整理出来的。“好多内容整理前都没人知道,这都是村里宝贵的文化财富。”郝洪恩说。
村史馆里记载的杨国章为国捐躯的英雄故事就让众多参观者唏嘘不已。1947年的北运河两岸,河东是八路军通州支队开展活动的游击区,河西岸则是国民党清乡团统治,榆林庄村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一天,村民们都被叫到运河岸边,共产党员杨国章被绑起示众。一个凶残的敌人吼道:“杨国章你是不是共产党员?”杨国章高声回答:“我是共产党员!而且是1942年抗日时加入共产党。”敌人又道:“只要你今天当着榆林庄老少爷们的面说句‘脱离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话,不但不铡你,还给你官做,怎么样?”杨国章仰天大笑:“你们打错了算盘,我杨国章生是共产党人,死也要和你们斗到底!”最终,杨国章大义凛然,在敌人的铡刀之下英勇就义。
杨国章的英雄事迹为榆林庄注入了红色基因。如今,榆林庄村所拥有的运河文化和红色故事,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不少机关单位、中小学生慕名参观,仅郝洪恩就讲解了不下百场,通过小小村史馆传承弘扬运河文化。
近年来,榆林庄村将运河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让村民享受到了切切实实的发展福利。反过来,根植于村庄的文化基因又成为村庄发展更强劲的推动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副中心的快速发展都让我们看到了村庄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我们希望借助村庄的运河文化基因,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让更多人领略运河之美,感受新时代新农村的风土人情。”郝洪恩说起未来,满是期待。
梨园镇大稿村村史馆
从“落后村”到“工业村” 如今变身艺术区
从村民到股民,从一穷二白到吃饱穿暖,从落后村到民富村强,从满村小工厂到成立北京京洲企业集团公司,村里走上了文化发展之路,此后又用村里的废弃厂房建起文创产业园,梨园镇大稿村的艰苦奋斗之路,在村史陈列馆里清晰记载。
大稿村村史馆就“藏”在大稿国际艺术区里,艺术区的前身是建筑门窗厂。在上世纪90年代,大稿村工业迅速发展,企业总数扩大至50余家,规模和档次有了很大提高。兴办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化工、建筑等企业。其中,直升机厂就是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村史馆里陈列着一台小型直升飞机,就是上世纪90年代“出生”在大稿村工厂的,见证了那个时期的工业兴旺。村民韩淑荣回忆道,“我还在厂子里上过班,没想到能在村史馆里再看见我们产的飞机。”
大稿村曾经是全区有名的“落后村”,改革开放为它带来了蓬勃生机。在时任党总支书记邢仲山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励精图治,奋发有为,走出了一条与时俱进、不断崛起之路。
上世纪80年代,大稿村白手起家,实行以工促农、工农并举的方针,通过兴办木器厂、玻璃器皿厂、铸造厂等小规模加工企业,走上工业强村之路。90年代,大稿村兴办了一批机械、化工、建筑等企业。此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实现规模经营,大稿村又成立了京洲集团公司,全村经济走向了集团化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首都功能定位和城市副中心发展需要,再次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一批现代化服务业迅速崛起,全村走上了都市经济发展道路。
村史馆由“大稿村简介”“村落溯源”“历史沿革”“大事记载”“昨日沧桑”“今日崛起”“领导关怀”“荣耀展示”“未来憧憬”九个部分组成,客观记录了大稿村深厚的文化积蕴,如实展现了大稿村的发展历程。当看到“荣耀展示”“未来憧憬”两个部分时,韩淑荣感慨道:“谁能想到,原来的工业村现在建起了艺术区,老厂房还能以这样的方式存在,新颖又时尚。”
村史馆外,如今的大稿国际艺术区由8栋厂房和一栋3层综合楼组成,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这里也成为通州区首个利用老旧工业厂房改造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目前,艺术区入驻企业超百家,囊括当代艺术、时尚设计、影视传媒、动漫动画、艺术主题餐饮等文创机构,年总产值达10亿元。
于家务乡仇庄村村史馆
高科技展示 传承孝道文化
在京郊众多村史馆中,于家务乡仇庄村村史馆除了展出丰富的老物件之外,还陈列着全村193户家庭的“家风家训牌”,别具一格。
孝亲敬老、勤劳节俭、为人正直……虽然“家风家训家规”牌匾话语朴素,但都饱含老一辈做人治家的智慧。“193户‘家风家训家规’,根据每户家庭的不同情况,各有特色,我们为每一家都特别制作了两份,一份挂在自己家里,一份放在村史馆留存。”村委会工作人员高会军说,放入村史馆就是希望让“家风家训家规”传承下去。
仇庄最为人乐道的就是这里浓厚的孝老敬亲优良传统。从1999年起,仇庄将每年的腊月二十定为“老人节”,为60岁以上老人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和祝福,奠定了“孝文化”的发展根基。2014年,村里启动“追寻家训家规,呼唤良好家风”主题教育活动,首创了仇庄《家道三字经》,为全村家庭提炼制作了家风、家训、家规,并后续编纂了《家风故事集》。之后,村史馆也在原有基础上建成500平方米的孝道馆,全面展示传承仇庄的“孝文化”。
在新建成的孝道馆里,科技感十足的立体成像显示屏成为一大亮点。其中,分别展示了四组家庭的生活场景。“第一个是关于孝道传承的内容,展示的是我们村最有名的模范家庭高启财一家,家里吃饭都是有讲究的,第一口菜孩子先给老人,再给父母夹菜,最后才自己吃饭。”讲解员董海娜说,第二个画面是村民高文刚一家照顾年迈的继父,儿媳妇辞去工作在家看护公公,展示了父慈子孝的主题;第三个画面是村医张振来和妻子一直照顾哥哥嫂子,并为瘫痪在床的嫂 子看病,展示了兄友弟恭的主题;最后一个展示的是村里的老党员杜振国乐于助人的主题,村史馆大部分老物件均由杜老爷子无偿提供。
古语曰“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一个家庭的根本,为了家庭之树茁壮成长,仇庄村家家悉心养根、精心育根、诚心护根,把孝、德作为行动指南,落实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可以说村里的孝道文化已深深扎根,现在家家户户都比着孝敬老人,孩子们看在眼时,也记在心里,这就是最好的课本。”董海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