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分署街拆违后新建了口袋花园。 记者 党维婷/摄
本报记者 冯维静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三庙一塔”景区南广场上,几位市民惬意地打着太极、抖起空竹。今年新“腾”出的这个2万平方米休闲广场,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广场前的两条背街小巷——司空分署街和西塔胡同不久前也完成了精细化提升,整体色调和设计风格与“三庙一塔”景区相呼应,连廊架上的装饰,都选用了燃灯塔、大运河等通州标志性元素。
五年来,城市副中心不断转变城市管理理念,变管理为服务,围绕城市品质提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推出了一系列整治城市环境秩序的新举措、新办法。如今,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正踏着城市发展的节拍,成为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实施景观亮化、治理环境顽疾、修建口袋公园、改造老旧小区……随着一项项“美丽工程”的实施,灯更亮,路更平,景更美,生活更方便。城市精细化管理,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
提升颜值 为城市描画别样“彩妆”
“我在这儿住了20多年,眼见着这条街越变越美。”每天早上,梨园中街一巷的小巷管家芦凤群都会准时出门巡逻,这条原本连棵树都没地儿栽种的背街小巷,经过一年多的整治和一年“精治”,260米长的街面上不光多出了4个迷你花园,街边还与时俱进地增设了垃圾分类毛线画宣传橱窗等景观节点,路面上干净得连片落叶都“留不住”。
如今在城市副中心已有172条街巷实现了从“璞玉”变成“美玉”的涅槃重生,去年还增加了“精治”这一新标准。区城市管理委环境建设管理科工作人员郭娜介绍说,所谓“精治”,就是要对整治完成后的背街小巷进行精细化管理,比如,街巷长每天都要巡视,并记录“街巷长日志”,附上整治前后的对比照片。以此形成长效机制,确保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效果能够保持下去。在此基础上,潞河中学北街、梨园中街一巷两条街巷获评2020年北京市十条最美街巷。今年年底,81条背街小巷将完成“精治类”精细化整治提升。
城市的高颜值不止于此,通济路、新华大街、通燕高速沿线三项景观亮化工程,扮靓了城市副中心的夜空。“作为老通州人,我深刻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城市形象的提升,这就是幸福感。”家住西门附近的郭先生说,原来家门口的夜景这么浪漫、这么多彩。
运河沿岸灯光秀亮相城市副中心,起点为五河源头,终点为甘棠闸,长约12公里的景观带流光溢彩、火树银花、美不胜收。千荷泻露桥、七孔桥、东关大桥以及北运河大桥等桥梁,通过夜景照明改造,灯光明暗渐变,结合水中倒影,视觉效果丰富,加之缤纷多彩的“大运河灯光秀”,为市民游览运河打造了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城市保洁 路面清扫“以克论净”
刚刚洒完水的路面散发出“青春”气息,道路中间的护栏被洗得闪亮……天刚蒙蒙亮,在城市副中心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一辆辆高压冲洗车、多功能洗扫车对道路进行冲洗作业,这是副中心环卫作业中最普通的一个场景。
从过去单一的环卫装备到如今的环卫专用车,从以前只起到压尘作用的洒水车,到如今集扫、洗、吸于一体的高压冲洗车、多功能洗扫车,从“一把扫帚”到“人机协作”,环卫工人的装备正不断升级,环卫作业质量也不断提档。由于背街小巷道路狭窄、居住人员密集等特点,清扫工作一直是环卫作业中难度极大的一环。通州京环公司针对城市副中心不同背街小巷类型,设计了整套“城市清洁兵”系列,包括洗地车、清扫车等,既可以单兵作业,又能联合作业,通过人工清扫保洁和机械冲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清扫工作。针对有步道的背街小巷,在人工作业的基础上,安排高压洗地车、小广告冲刷车,实现了“人工清扫保洁+机械洗地+机械冲刷”的人机结合作业工艺。除了清洁城区卫生,城市副中心还深入开展城乡垃圾集中整治,对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区域及高速公路、连村路等部位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集中消除各类卫生死角,通过分类规范垃圾处置等措施控制白色污染物,保证城乡卫生质量。
去年,区城市管理委还引进了道路尘土残存量检测车,定期对清扫过的道路进行检测。目前,城市副中心道路保洁实现了“以克论净”, 一级道路尘土残存量平均值可达到每平方米8.8克,比市级标准少1.2克。
智能管理 运行数据接入“城市大脑”
城市精细化管理让城市整洁、有序、靓丽,而大数据科技的助力让城市更加“聪明”,因此让城市副中心管理更加精细化的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城市大脑”应运而生。好比科幻大片里经常出现的“万能视角”指挥平台,“城市大脑”实际上就是城市运行各类数据的集散中心。只要轻轻点击控制台上的按钮,就能将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数据连接起来,并全部显示在一幅3D虚拟画面中。目前,该平台已融合了信号、违法、供热、停车、照明、电力、环卫等60种类型的数据,接入4778台监控设备、520台系统信号机、287辆环卫车辆、6770基路灯、377台路灯箱变、62处公共停车场、42块停车诱导屏等物联设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城市的运行实况、城市部件分布情况等数据,尽在掌握。
这两年,不少市民发现,家门口的路畅通了,很多路段的拥堵情况消失了。这背后,正是“智慧交通”系统在起作用。2018年,城市副中心启动了信号灯升级改造项目,同步建设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全区906平方公里内除在建道路外,所有路口信号灯已全部实现联网控制,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信号灯全部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提供的测评报告显示,“智慧交通”系统运行后,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平均车速提高15.6%,城市主干道通行时间缩短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