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277期 >2021-11-12编印

城市副中心城市更新融入“韧性城市”理念
刊发日期:2021-11-1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曲经纬 冯维静


       遭遇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城市如何化解风险并迅速复原?韧性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趋势。近日,北京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2025年,本市将建成50个韧性社区、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

       目前,北京已经把韧性城市建设引入到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之中,全市2760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统筹划定了约132平方公里的战略留白用地。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张亚芹说:对于集中建设区,在社区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时,结合规划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适度留白,并做好“平灾结合”的利用,增强用地集约利用。事实上,城市副中心在城市更新规划和实践中就已融入了“韧性城市”的理念。


“新芽”项目提升承灾新场地

       把废弃水池变成社区活力地,城市副中心城市更新在行动。今年夏季,城市副中心03组团责任双师新芽项目“生命之环”改造工程正式开工,荒废多年的大水池改造成了集健身、娱乐、休憩、文化设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不仅让属地居民闲暇时间有了新去处,也为社区抗灾承灾提供了新场地,这块地在设计之初,便融入了“韧性城市”的理念。

       所谓“韧性城市”指拥有足以容纳、维持现今及未来社会、经济、环境、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基础建设规划能在未来仍能发挥必要的功能。“该项目初衷是把不友好的场地变为全龄友好场地,拆除了大水池子,平整了土地,可以做临时避难场所,通过改造更新大大提升了社区韧性。”03组团责任规划师董国升说。

       记者从区应急管理局获悉,截至“十三五”末,城市副中心已建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0处,包括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校区、梨园主题公园等,总面积达59.1万平方米,可篷宿面积11.6万平方米。未来,城市副中心还将有序推进避难场所建设,到2025年,力争人均避难场所用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到2035年,韧性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抗御重大灾害能力、适应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显著提升。

“组团式”更新留有弹性空间

       如此的城市更新,在城市副中心的每一天都在上演。潞河中学片区、果园片区连成片更新,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标杆”。这些经典“作品”出自设计师于波之手。在他看来,“韧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中留足弹性空间,防止城市连片发展,这种“战略留白”主要分两个层次,一是基础设施留白,另一个则是自然生态的留白。

       疫情期间,基础设施留白让人印象深刻。如篮球场、足球场、公共活动室、街角公园、街边广场等开敞空间成为临时疫苗接种点或核酸检测场所,承载着突发事件发生后,人员集散和使用的功能。

       焕然一新的乔庄公园,体现的是自然生态的留白。这个位于乔庄北区与乔庄北街小区之间小微公园在设计时便融入“海绵城市”理念,200多米慢行步道全部为透水混凝土,铺装面积达300平方米,对涵养绿地作用大,能起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效果。步道外延装饰的鹅卵石也很讲究,下面是排水沟,鹅卵石既能过滤脏污,也能辅助排水,与以往的点状排水不同,这套线性排水系统连着市政排水管线,不积水、不反味,还能泄洪。这是典型的城市更新中“韧性城市”理念的应用。


城市副中心“总标尺”绘出韧性城市蓝图

       事实上,副中心控规作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的“总标尺”,已经在顶层设计上对“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高标准。

       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规自局科员郭子渊表示,城市副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体现的就是“韧性城市”概念。副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定位为“一带、一轴、多组团”,有序拉开城市框架。“一带”为依托大运河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形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一轴”为依托六环路建设功能融合活力地区,形成一条清新明亮的创新发展轴。“多组团”也都是依托水网、绿网、路网,而形成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家园(街区)。“这种疏密有致的格局,宏观上就是‘韧性城市’的体现。”

       微观上,还体现在副中心控规对交通、市政、生态环境的规划。副中心控规中明确要科学构建综合管廊体系。“依托设施服务环、轨道交通、重点功能区建设,构建综合管廊主干系统。结合老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因地制宜补充完善综合管廊建设。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建成综合管廊长度达到100-150公里,形成安全高效、功能完备的综合管廊体系。“ 科学的管廊建设是‘韧性城市’非常重要的手段,管廊铺设合理科学,能够方便检修,也能提前预警,大大增加了城市韧性。”董国升说。

       在构建城市防灾空间格局上,控规提出,以道路、绿地、河流为界划分防灾分区,完善开敞空间和道路交通体系,保障应急避难与救援疏散需求。结合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学校等旷地、地下空间及城市副中心外围绿色空间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人均紧急避难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人均固定避难场所和中心避难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规划四横四纵的救灾干道系统,有效宽度不低于15米,疏散主通道有效宽度不低于7米,疏散次通道有效宽度不低于4米。地下道路、综合管廊等重大基础设施应配建专用救援设施。这些都是“韧性城市”的考虑。(相关报道见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