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277期 >2021-11-12编印

本市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到2025年建成50个韧性社区、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
2035年人均应急避难场所达2.1平方米
刊发日期:2021-11-1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王天淇 

       遭遇自然灾害、传染病等突发事件,城市如何有效防范并在灾后迅速复原?近日,本市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建成50个韧性社区、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同时逐步将各类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适宜场所确定为应急避难场所,到2035年,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力争达到2.1平方米。

    

建成50个韧性社区街区

       所谓“韧性城市”,是指城市在面临自然和社会压力冲击,特别是遭受重大安全事故、极端天气、地震、洪涝、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凭借其动态平衡、冗余缓冲和自我修复等特性,保持抗压、存续、适应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刘斌介绍,此次印发的指导意见,主要从统筹拓展城市空间韧性、有效强化城市工程韧性、全面提升城市管理韧性和积极培育城市社会韧性等四个方面提出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

       预计到2025年,本市韧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建成50个韧性社区、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韧性城市建设典型经验。到2035年,本市韧性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抗御重大灾害能力、适应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显著提升。

    

“软硬”结合建设韧性城市

       本市统筹拓展城市空间韧性遵循“让”“防”“避”的原则。

       其中,“让”是指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在空间布局上应让出灾害高风险空间。“防”是指以城市快速路、公园、绿地、河流、广场等为界划分防灾分区,完善开敞空间,预留应急和留白用地,统筹布局公共安全设施,形成“防”的格局。“避”则是建设立体疏散救援通道、统筹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和建设,逐步将各类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适宜场所确定为应急避难场所,强化大型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平战功能转换、推进综合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做好“避”的准备。到2035年,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力争达到2.1平方米。

       采用韧性的方式提高城市建筑、生命线工程系统、灾害防御工程等城市“硬件”防灾安全性能。加强高层建筑防火灭火设施建设,争取5年内消除存量高层建筑使用可燃外墙保温材料导致的火灾隐患。生命线工程通过分布式、模块化、并联式布局,加强智能化管理,保障灾时供水、能源、交通、通信等功能不丧失或快速恢复。同时,网络化布局微型消防站、完善应急物资管理和调度平台,加强应急医疗、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等措施。

       此外,本市还将开展韧性素养宣传教育,强化城市“软件”中政府、社会、公众的认知及应对冲击的意识和能力。把韧性城市理念、应急常识和能力教育纳入中小学校和高校素质教育,大力开展社会公众应急基础素养培训,织密基层应急动员、响应和服务网络。到2025年,全市掌握心肺复苏、躲避灾难、防暴恐等应急知识和技能的成人比例力争达到20%,全市应急志愿者数量力争达到常住人口的1%。

    

街道、学校试点开展韧性评估

       战略留白用地为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提供保障,为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问题预留空间。市规自委副主任张亚芹介绍,目前,结合各区分区规划编制工作,已在全市2760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统筹划定了约132平方公里战略留白用地,同时编制市政基础设施、生态安全格局、首都防疫设施、交通应急防灾等领域的专项规划。

       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目前,本市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市地震局副局长吴仕仲介绍,本市新建、改造137个地震监测站点,已具备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和分钟级烈度速报能力,并在全市16个区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部署专用预警终端64套,进行地震预警信息播发试点工作。以清华园街道、西铁营街道为试点开展针对社区的韧性评估,以北京市十九中为试点开展针对学校的韧性评估,探索形成一套可移植、可推广的地震安全韧性评估框架和标准流程,搭建地震安全韧性评估系统平台。此外,在全市各区选择重要建筑开展16个地震安全韧性监测系统建设,实现结构安全实时评估,震时能够提供快速地震反应分析和结构安全性分析。

       电力、燃气等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保障方面,市城管委应急处处长朱虎介绍,目前全市供电可靠率已达99.995%,全市建成城镇天然气配气管线约3万公里,城镇天然气输配系统实现了城六区及远郊区管道天然气的全覆盖。下一步,市城管委还将着力清除城市运行重点隐患,强化气、热、电等城市生命线的综合韧性,提升应对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时基本功能维持和快速复原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