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276期 >2021-11-11编印

全市首批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项目
0701街区A地块第二标段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刊发日期:2021-11-1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4.jpg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讯(记者 刘薇)日前,北京市首批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项目——城市副中心0701街区A地块第二标段已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建成后可提供960套保障性住房。

       项目西邻宋庄文化区西路,总建筑面积19.58万平方米,涉及住宅楼共19栋。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项目正进行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巨大的基坑内塔吊林立,数十台大型施工机械有序作业。基坑北侧,数百名工人正在忙着绑扎钢筋,不远处正在抢抓时间浇筑混凝土,现场一片繁忙。

       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项目部设计经理滕志刚介绍,该项目是北京市首批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项目,由住宅产业化集团注册建筑师,代理业主履行相关管理职责,并统筹监理、造价咨询单位,在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与更新全过程承担设计咨询管理服务。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打破工程建设各环节间的“条块分割”,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低风险工程建设品质。

       除了创新管理模式,项目还采用了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将勘测设计、设备材料供货、工程施工和调试交给一家总承包商去整体实施。当施工与前期设计方案有出入时,EPC的设计团队会驻现场进行设计工作,实时结合实施情况有效掌控图纸的变化,快速优化并协调现场实施。与传统项目相比,EPC+建筑师负责制可以充分发挥建筑师的设计引领作用,通过一个团队、一张蓝图、一贯到底,不仅能保证项目品质,还可以控制成本进度,实现流程再造。

        绿色低碳也是项目的一大亮点,未来将采用的是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工地没有飞扬的尘土和刺耳的噪音,不见零散的钢筋、混凝土、保温板。“作为一种绿色建筑方式,项目摆脱了传统建筑粗放式生产模式,采用工厂化造房、搭积木式的建筑模式,让城市建筑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滕志刚介绍,装配式住宅是预先在工厂按照标准将墙体、楼梯、顶板等构件预制后,运到工地进行现场拼装,实现“搭积木一样造房子”,平均6至7天就可以完成一层,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如何防止构件之间的连接不精准?“利用BIM对预制构件进行预拼装,可以有效避免这类问题。而且还可以精确定位构件的钢筋,确保钢筋和钢筋之间不出现碰撞。”滕志刚介绍,通过对传统BIM应用的探索与研究,项目针对EPC特点制定了一套基于BIM的协同管理平台,采用BIM软件自身的协同性与BIM信息化平台结合,可实时掌控构件在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过程信息,实现全过程信息共享,协同工作。还可通过移动终端关联BIM信息平台,指导构件现场安装,以加快项目管理精细化的进程,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据了解,该项目预计2024年竣工,建成后能提供960套保障性住房,室内配备橱柜、燃气灶、水盆、马桶等生活设施,可实现全装修交房和拎包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