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268期 >2021-11-01编印

打造站城一体的交通枢纽典范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方案公示
刊发日期:2021-11-0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曲经纬

1-1.jpg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内部空间效果图。

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是副中心站地区规划发展的“使命”。日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综合实施方案》(草案)公示。未来,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将全面带动商务功能升级、带动站城融合发展、带动创新宜居活力。


定位:新一代国际化商务区和站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北京总规确定的10个全国客运枢纽之一,为全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面积大、接驳线路多、工程条件复杂等特点。规划区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一轴一带空间结构交汇处,东临行政办公区、西接运河商务区起步区、南望城市绿心,是集中体现副中心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三大特色的城市重点功能组团。

规划方案显示,规划区将立足高精尖产业结构,以金融和总部经济为主导,持续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定位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一代国际化商务区和站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同时,创新多路共享的进出站组织模式,探索地上地下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营模式,倡导多维空间融合,打造新一代站城融合发展的典范。

规划方案指出了未来5年到15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规划区重要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城市发展框架基本形成,商务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开始聚集,站城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显现。到2035年,承接非首都功能效果显著,形成金融生态创新体系,成为交通高效便捷、人居环境舒适、创新要素活跃、城市功能完善的国际一流站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布局:打造“三轴三带、一心多点”空间结构

规划方案提出,规划区将打造“三轴三带、一心多点”的城市空间结构,发挥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带动作用,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布局城市功能。“三轴”分别指生态文化轴、空间景观轴和轨道换乘轴,“三带”分别指运河水岸带、六环公园带和城市景观带,“一心”为创新金融商务中心,“多点”为副中心站、运河码头、水岸公园和家园中心。

规划区拟以高端金融和总部功能为核心,以“两区”建设要求,打响“财富管理新高地”和“前瞻金融新支点”两大名片,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的城市枢纽商务区典范。规划范围内将构建培育与枢纽商务区产业体系相匹配的人才和就业结构,到2035年,规划产生7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商务金融相关岗位约5万个,城市服务配套岗位约2万个。

对于建设时间跨度在10年以上的站城融合地区来说,需要加强空间与运营的多维度融合,提升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包容性。规划在空间流线上,尽可能从便利角度预留空中连廊和地下通道;在建筑设计上,尽可能预留边角空间;在公共空间上,精确地将静态空间资源转化为可运营公共空间,以提升区域活力。


特色:构建未来“不依赖小汽车出行”的站与城

规划方案显示,将加强城市功能与轨道的衔接和融合,强化轨道交通支撑能力,构建圈层式轨道交通服务体系。主要线路包括京哈铁路、京唐城际、新城联络线、M6线、M101线、M22线(平谷线)、市郊铁路S1线(市郊铁路副中心线)等。枢纽建成后可实现15分钟直达首都机场,35分钟直达大兴机场和河北唐山,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区范围内保障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85%,实现轨道出入口500米全覆盖,实现街区道路路网密度达到10公里/平方公里,构建未来“不依赖小汽车出行”的站与城。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方案提出,将以城市轨道站点为依托,通过扩大集散空间、打造下沉广场、设置垂直扶梯等方式,加强地下、地面、地上空间的竖向衔接,构建多维融合的城市公共活动系统。拟规划布局22处串联地下、地面、地上公共空间的垂直交通核,加强轨道站点与城市功能的衔接。实现铁路与城市轨道、地面公交间的平均换乘时间不高于3分钟,与地面楼宇平均衔接时间不高于4分钟。7.2公里地下步行通道和29公里地上步行系统将形成串联各轨道站点与功能节点的立体步行网络,连接各类功能节点。


亮点:带动创新生态宜居新活力

注重生态宜居是此次规划方案的另一亮点。规划区拟打造完整连续、全域覆盖的城市绿道网络,提升市民户外活动的便捷性。以站前公园衔接六环公园带、运河水岸带,联通社区公园与小微绿地,实现公园绿地500米半径覆盖率100%。

树立绿色发展新标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实现清洁能源供热比例100%、新建公共建筑100%达到绿建三星级标准;鼓励新建筑屋顶面积50%以上安装光伏发电设施,示范建设超低能耗建筑。鼓励将绿地集中设置并以线性生态空间串联,实现任意建筑300米内即有1公顷以上绿色空间,下楼5分钟内即可步入生态慢行系统。

规划区还将突出运河特色,再现伴水而生的城市生活。在码头区域植入文化综合体、运河商街等功能节点,打造大运河5A级景区新名片。通过鱼骨状公共空间廊道,强化城市与滨水空间的联系;引入多样的城市文化活动提升滨水地区魅力,打造城市滨水空间典范。同时,提升建筑首层开放度,鼓励在建筑首层设置商业零售、康体服务、公共空间等面向公众使用的活跃功能,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

在韧性城市方面,规划区新开发项目要符合海绵城市要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规划方案还将规划区划分为12个细分单元,作为落实建筑规模、高度控制等刚性管控指标的基本单元。单元内各地块建筑规模可结合区域发展情况及综合承载力评估进行跨单元平衡,全面提升面向未来发展的适应能力。

据悉,该规划方案由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会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区政府共同组织编制。公众如有意见建议,可在11月27日前登录市规划资源委网站或致电55594772进行反馈。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已于2019年开工,预计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周边地块也将在近期陆续启动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