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268期 >2021-11-01编印

北京大运河考古(上)
刊发日期:2021-11-0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5.jpg

修缮中的万寿寺。

4-4白浮泉.jpg

白浮泉遗址。(资料图)

IMG_20210617_121204.jpg

大运河碧波荡漾。

4-6.jpg

修缮复原后的玉河故道。

本报记者 张丽

悠悠碧波,通衢南北,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它横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八个省市,全长近3200公里,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201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在城市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大运河(北京段)作为水利运输工程,在城市建设、水系梳理方面承载了重要职能。

2019年12月,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今年6月,市文物局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建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组织开展大运河文化带重点课题研究,为北京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在大运河沿线开展考古工作,先后在白浮泉、万寿寺、通惠河玉河、西板桥、清固伦和敬公主园寝、路县故城、大运河故道、小圣庙、善人桥等文化遗产取得重要成果,遗产类型包括河道、闸、堤、桥、码头等运河水工遗存以及与大运河文化意义密切相关的城址、寺庙等。

在日前举行的2021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上,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发布了大运河文化带文博领域建设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共形成9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5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5处。其中,有5处与大运河有关,即澄清下闸、路县故城、玉河庵、西板桥和通州文庙。

让我们沿着大运河,一路探寻这些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考古发现。

白浮泉、万寿寺遗址:

白浮泉为何向西流

白浮泉是北京大运河的源头。

位于昌平区的大运河白浮泉遗址公园基础很好。市文物研究所对昌平区白浮泉遗址周边、戏台、都龙王庙等处开展考古勘探和发掘,考古勘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发掘面积243平方米。完成了都龙王庙围墙文物抢险修缮工作,以及都龙王庙壁画修复保护项目。同时,加强遗址区散落石刻文物保护,对遗址内存有的6通石碑统一安放,纳入昌平区可移动文物进行管理。拆除非文物建筑,恢复文物景观。基本完成了九龙池水质治理,提升水质。

对白浮泉的考古发掘,不仅发现了白浮泉九龙池的出水口,基本确定了九龙池的范围,也为古代白浮泉的流向解了谜。

其实,通过地图可以看出来当年白浮泉并不是大运河的“天然”水源,白浮泉的东侧有一条东沙河,郭守敬对白浮泉“下手”之前,白浮泉的水是向东流入东沙河。按照天然地势流向,白浮泉不可能成为如今运河的水源头,但为了解决京城百姓漕运难的问题,郭守敬做出了一个“逆天”行事的决定——拦河改道,于是在白浮泉与东沙河之间架起一道白浮堰,《元史·河渠志》中称“挽水向西”,即把向东流的白浮泉水给别了过来,一路向西。

历史学家认为,当时正在为元大都“找水”的郭守敬觉得应该去更广阔、更远的地方寻找水源。他经过精心的测量勘探,最后发现了位于昌平龙虎山一带的龙山上面的白浮泉,把这儿的泉水引向西北,可“汇聚西山诸泉”,把西山一带的水源汇聚到一起。

水利专家分析,郭守敬让白浮泉绕着北京城西北角拐了一个大弯,引水过程中克服海拔高差、山路漫长、夏季河流涨水等诸多问题,还在治理上用了很多先进技术。

现在有钢筋混凝土,但是在当时,上游最宽的河有200多米,洪水一冲,渠道就没了。所以郭守敬就用一种传统的技术——水口,据文献记载也叫清水口,就是在渠道交叉的下游堤防的位置,放上装满石头的用荆条编织成的笼子。这种堤防,类似都江堰的竹笼子里装满卵石,而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被洪水冲毁。

上游的洪水把笼子冲开以后,洪水自然就泄到了下游,回到原来的河道。洪水过后,再把新做的笼子堆到堤上,以便下次洪水来袭时可以起到防洪的效果,当时郭守敬在堤防位置做了12个笼子,规模相当大。

海淀区万寿寺也称京西小故宫,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即公元1577年,选址在长河北岸、广源闸西侧,经清代皇室多次扩建,成为皇家祝寿场所。万寿寺是大运河文化带北京段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皇家寺院,是大运河文化带中非常重要的一颗明珠。

目前,万寿寺完成了第一阶段以中路为主的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第二阶段修缮主要集中在东路,完成了9个殿座的大木构件修补、屋面苫背及墙体砌筑,完成量达90%。修缮中还拆除了多处临建房屋,恢复古建筑原有的风貌。万寿寺东路考古发掘出清代虚空同体殿、静思报恩殿、西静院正房、元光门、屏门及甬路、游廊、灶等附属设施,清理了明代、民国时期建筑基址各1处。

万寿寺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名副其实的“关键节点”,争取明年向社会开放。未来,这里将融入南长河下游景观,建设水岸呼应的大运河古都文化集中展示带,重现乾隆时期“水上御道”历史风貌。

通惠河玉河、西板桥遗址:

消失了50多年 玉河露容颜

通惠河玉河始建于元代,是大运河北京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出的元明清三个时期的河道泊岸及东不压桥遗存,是北京中心城区重要的古河道遗址,是研究北京大运河、漕运、历史水系、环境变迁的实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科学价值,是大运河重要人文遗产的最好见证。

1998年4月,修建平安大街时在东不压桥南发现了城砖砌筑的河堤和云龙浮雕石刻。市文物研究所随后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有河道泊岸和镇水兽,发掘者推测为玉河堤岸和皇城墙下的水窦。

2007年4月,在东城区玉河环境整治过程中,在靠近地安门东大街北侧发现有铺设规整的石条。市文物研究所对发现的古代遗存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整体揭露出东不压桥。随后,根据遗迹走向和文献资料,万宁桥和地安门东大街之间的玉河遗址使消失了50多年的玉河展露出了昔日的容颜。清理出元代通惠河堤岸、明代玉河堤岸及其河道、清代玉河堤岸及其河道、东不压桥及澄清中闸遗址、两座便桥遗址、玉河庵遗址和码头遗址等重要遗迹。

东不压桥西南、东北向,桥拱上部已不存在,残存金门、金刚墙、雁翅、裹头及少量拱券石。两侧引桥保存较好。桥总长推测为47.1米,西引桥长20.75米,东引桥已发掘15.75米,最宽处10.5米,最窄处6.5米,金门宽5.6米,拱券残高0.53—1.65米,引桥最上部为桥面石。澄清中闸修建于东不压桥上游的雁翅上,闸口宽6.1米,残高1.2米,门槽宽0.27米、进深0.25米,闸的底部已被破坏。

最早关于东不压桥的记载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昭回靖恭坊……锣锅巷布粮桥……”。“锣锅巷”即今锣鼓巷,“布粮桥”因此处在明代为布匹、粮食交易市场得名。

清代一般称“步粮桥”“东步粮桥”“东步梁桥”,其西侧相对的一桥称“西步粮桥”“西步梁桥”“西压桥”,这时也应该有了“东不压桥”的称呼。

“东不压桥”的正式记载在民国时期,1937年调查时该桥依然存在,1955年该桥桥洞部分被拆除。

《析津志》记载了“丙寅桥,中闸,有记”,推测出丙寅桥即澄清中闸的位置当在今东不压桥。

由这座桥寻觅通惠河、玉河的历史,还得从头说来。

元大都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供给仰仗江南。郭守敬通过对隋唐大运河截弯取直的规划设计,初步奠定了元代京杭大运河的走向和格局。

郭守敬于至元二十九年开始修建通惠河,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通航。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自上都归,“过积水潭,见舳舻蔽水,大悦,(即赐)名曰通惠河。”“秋七月丁丑,赐新开漕河名曰通惠。”由此而有“通惠河”。

明朝正统三年(1438年)五月大通桥闸建成,标志着明代通惠河新起点的开始。《明史·河渠志》记载“过大通桥,东至通州入白河者,大通河也。”《地理志》则更具体并界定了通惠河与玉河流经的范围,“东南有大通河,亦曰通惠河,水自玉河出,绕都城东南,下流至高丽庄,入白河,即元运河也。又有玉河,源自玉泉山,流经大内,出都城东南,注大通河。” 

《明实录》也称由玉泉山至大通桥的一段为玉河。如“天启元年,闰二月甲申,巡按直隶御史张新诏言……倘导玉河之水少遡而北,至朝阳门。”

清代大多数文献将玉泉山至大通桥的一段称为玉河,亦有称御河者,少数称为御沟。民国四年也曾对玉河进行疏浚。玉河之后自南向北逐段改为暗沟。

西板桥是北海公园到故宫这一段,2017年,对西城区明清时期的西板桥及河道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西板桥遗址南北走向,平面呈正方形,边长6.5米,拱圈净跨2米,高1.7米。河道清理长度29米,泊岸保存较好,为探讨北京中心城区明代以来内金水河水系的历史面貌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通过西板桥的水系遗址可以清晰看出古代北京城水系演变和大运河以及中轴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