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观察总第255期 >2021-10-13编印

十月“偶”遇
刊发日期:2021-10-1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jpg

《大运河漂流记》

4-3.jpg

《杀山》

4-4.jpg

《三箭定江山》

本报记者 陶涛

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国庆期间,以“凝”为主题的2021北京(台湖)影偶艺术周在台湖公园拉开帷幕。这也是北京(台湖)影偶艺术周在台湖演艺小镇举办的第四个年头。

10月1日—17日,影偶爱好者迎来一场又一场的观演盛宴。期间,共有150场户外影偶嘉年华滚动式演出,20部中外影偶佳剧线上展播,10位戏剧界嘉宾直播导赏,3部国外影偶经典剧目现场高清放映,3部国内优秀原创剧目剧场展演。此外,还有影偶进社区、国际影偶论坛等精彩活动悉数亮相。线上线下,国内国外,舞出十月最美“偶”遇。

沉浸式路演筑梦影偶嘉年华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北京市曲剧团带来的表演片段——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创作的儿童剧《大运河漂流记》。这位身穿红衣的小女孩叫做小船头,她的父母为修缮大运河常年离家,为了和父母团圆,小船头下定决心独自沿河去往三千多里外的京城。小船头,你愿意带领大家去见证中国辉煌的影偶文化吗?我们一同出发吧!”在主持人淘淘的带领下,观众在秋日的台湖公园随着演出队伍一起挪步,仿佛也成为了影偶剧中的一分子。

此次嘉年华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水平影偶团队纷纷携代表剧目精彩亮相。北京皮影剧团的传统保留剧目《鹤与龟》,陕西中太天恩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中央戏剧学院《希·牛》,上戏木偶专业毛巾偶《成长的烦恼》,科技中心科普剧《圆来那些事》,汕头市澄海区老玉春香木偶艺术工作室《三箭定江山》,韩非子剧社表演《拉大提琴的郭修》、唐山皮影剧团《杀山》、中国木偶剧院演绎《飞吧,丹顶鹤》……大量展演让观众目不暇接。

作为首都打造台湖特色演艺小镇的重要艺术活动之一,本届艺术周在台湖公园以环境帐篷改造为特色进行影偶嘉年华露天展演。五顶帐篷、九个团队、老中青三代力量,别出新意的视觉盛宴让观众大饱眼福。此外,为了弥补疫情期间国外剧团暂不能来华演出的遗憾,艺术周特设“现场放映”单元,精心挑选了德国西波拉剧团演出的《人面兽心》《厄舍古屋崩塌记》,以及奥地利萨尔茨堡木偶剧院演出的《魔笛》,在中间剧场进行高清影像放映。

打造“中国乐高” 在家也能玩影偶

影偶可不只有“大块头”。毛巾、筷子、网球这些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物品也能拿来制作“木偶”。创意十足、轻松温暖的木偶剧《成长的烦恼》,就为家长和孩子在家亲子互动提供了好题材——共同制作手工木偶。

“你看,其实这个偶就是条普通毛巾,把毛巾一折二,头这儿塞个网球,四肢用筷子支起来,非常简单,我们的演出道具一个行李箱就能完全装下。” 上海戏剧学院木偶专业教师秦峰边说边演示起来。

记者看到,整个表演在桌面“舞台”上就能完成,通过人偶同台操纵“毛巾偶”进行表演,观众可以近距离接触木偶表演,一改将人藏到幕后的传统表演方式。

在这个时长35分钟的故事里,首先讲述了两块毛巾从“死”到“生”的过程,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间,展示了两个新生命之间的爱情故事。后来“他们”结婚并有了爱的结晶,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随着儿子的逐渐长大,遇到了每个家庭都可能要面对的教育问题:孩子的一场考试打破了家里温馨和睦的氛围,父亲的强硬、母亲的无奈、儿子的叛逆让整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据了解,该剧曾获得第四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一等奖。“我们已经在全国演出了四五十场,在北京演出还是第一次,看到观众的反响很好,我们也很受鼓舞。”秦峰说,剧团的创作理念就是“打造中国乐高”,希望大朋友小朋友都能通过一条普通的毛巾获得灵感,创作出更多新奇有趣、富有个性的家庭影偶剧。

“中国符号”成影偶戏台上一大特色

可以是雕工繁复、操作复杂的传统木偶,也可以是一块毛巾,甚至只是一双手通过灯光投影的“手影”,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那么到底什么是影偶呢?“影偶”其实是台湖影偶艺术周成立以来才有的概念,简单来说,即皮影和木偶这两个表演形式截然不同的姐妹艺术。“国外只有木偶戏和影子戏,但他们没有皮影,皮影是中国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因此我们把‘影’的概念扩展,让它涵盖了纸影戏、手影戏和皮影戏等多个范畴。”北京(台湖)影偶艺术周策划和制作人韩迟说。

自2018年创办以来,北京(台湖)影偶艺术周便始终致力于整合北京与全国影偶资源,搭建国际影偶艺术交流平台,促使传统影偶艺术在国际与当代的戏剧舞台上再现异彩。

目前,北京(台湖)影偶艺术周活动已经享有一定的世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据了解,本届影偶艺术周从国外20个国家34个团队报送的50部国际作品和来自国内22个团队报送的40部国内作品中,分别遴选出10部影偶佳剧。10月1日—17日,这20部凝合中外国际力量的影偶剧目,以线上视频展播的形式陆续与广大网民见面。

“线下剧场展映展演,将人们作为一个社交群体聚集在一起,共享艺术生活。线上网络展播,则跨越了地域界限,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观众聚集在影偶艺术的平台,共同展望更为美好的明天。”韩迟介绍,此次入选作品形式新颖,题材丰富。形式方面,有传统的皮影,经典的布袋、提线木偶,还有极富创新精神和想象力的人偶、手影。题材方面,既有传统剧目,也有红色题材和外国歌剧、交响童话。无论是艺术形式、表演风格还是故事情节都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影偶艺术的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

“本次艺术周以‘凝’为主题,就是将诸多国内外经典、创新好戏‘凝’聚一堂,‘凝’集一团,‘凝’结成强大的影偶艺术力量。”韩迟说,此次影偶戏台上的“中国符号”成为一大特色。尤其是中国的皮影木偶艺术,凝聚并延续着中国人民丰富多彩的智慧情感,集中展示出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多元文化脉络传承。像《水漫金山》《大名府》《布袋木偶戏——中国成语故事二》三台影偶折子戏以一系列生动的艺术符号,有力论证了经典题材与当代艺术形式的良性互动。

内行看门道。为与观众形成良性的即时互动,引导各行业人士真正走进影偶艺术的大门,线上展播单元还设置了“有戏好好说”环节,特邀10位戏剧领域评论家、导演针对中外20部展播剧目进行直播导赏。

10月17日,北京(台湖)影偶艺术周闭幕式还将举行国际论坛。论坛围绕“名著改编与成人影偶剧创作”主题,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国内外专家及从业者们结合国外成人偶剧的创作演出,为中国影偶剧如何向成人转型谋远景、开新篇。

京津冀影偶齐聚

这次影偶艺术周,既是国内外影偶佳作的积极碰撞,也是京津冀地区影偶艺术的欢聚。记者在艺术周期间看到,北京皮影剧团、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和唐山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皮影剧团等京津冀王牌剧团悉数到场。

作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皮影戏”的保护、传承单位,北京皮影剧团展示了剧团的传统保留剧目《长腿的鸡蛋》。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带来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生动无比,把“小木偶大戏剧”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现场,杖头木偶、桌偶、椅偶、托偶、片偶、布袋木偶等表演和演员的唱段结合,舞台上木偶在演员的操控下表现出人物的各种情绪和行为,栩栩如生,观众们在台下掌声阵阵、笑声连连。

说到京津冀影偶的代表,绝对绕不开皮影戏。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门融绘画、刻纸、说唱、戏曲于一体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唐山皮影戏又叫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2006年5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唐山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皮影剧团堪称业内的“头部院团”。“以前我们去国外演出时,因为皮影在各动作转换时速度极快,被评价为‘闪电式、魔术般的艺术’。”国家一级演员、唐山皮影剧团业务副团长赵卫东告诉记者,因为音乐、唱腔、表演形式跟其他区域的皮影不同,唐山皮影在全国可谓独树一帜。

今年是剧团连续到影偶周演出的第四个年头,在往年带来《三岔口》《鹤与龟》《小羊过桥》《东郭先生和狼》等经典剧目的基础上,今年又带来了《戏说武松打虎》《鱼妈妈的爱》《杀山》三部剧目和大家分享。在赵卫东眼里,创新必须要有,但传统也必须保留。“我们也算影偶周的常客了,这次的三个剧目各有特色。《戏说武松打虎》是我们新排练的剧,这次是在北京首演;《杀山》是传统皮影戏《五锋会》中一折,是历史题材的经典剧;《鱼妈妈的爱》是一出童话剧,能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人物、场景以及语言上的种种内涵和表现力。线上展映我们还推出了《沉香救母》,这让我们的受众范围也更广了。”

说到几年来的变化,赵卫东感慨影偶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喜欢皮影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来到现场、来到幕后,愿意“比划比划”的孩子都排起了队。更深刻的体会是,京津冀的各影偶剧团联系更加紧密。“相信未来在京津冀地区会开展更多的影偶活动,通过大家交流互鉴,中国的皮影戏也会走得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