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253期 >2021-10-11编印

扑朔迷离的萧太后运粮河
刊发日期:2021-10-1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陈喜波

4-3.jpg

夕阳下的萧太后河与通运桥。(资料图)

明代萧太后河.jpg

明代的萧太后河。

对比.jpg

1955年前(左图)和1955年(右图)张家湾村南凉水河河道变迁。

萧太后运粮河源于北京城的东南护城河,自西北向东南流,流经通州台湖镇北部,在张家湾汇入凉水河。

这条河是不是辽代萧太后开凿用来运粮的呢?萧太后到底是何许人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条河。

萧太后在北京地区民间的影响

自公元936年石敬瑭献幽云十六州于契丹后,今北京地区就成为辽朝版图的一部分,辽朝与宋朝分界线大致在保定白沟至天津一线。

辽朝版图扩大,跨长城而拥有了中原地区的部分土地,《辽史》称其“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长城南北,风土差异很大。《辽史》总结说:“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鉴于这种情况,辽朝统治者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朝实行五京制,以燕京为南京,设南京道,管辖今北京地区和冀东一带。

幽云十六州丢失,中原王朝失去了战略屏障,因此北宋建立后,一直想收回幽云十六州,屡次兴兵北伐,辽宋战争延续了一段时间,直至澶渊之盟宋辽议和。在辽宋战争期间,辽代的统治者辽圣宗和其母萧太后多次来到南京指导战事。

说起萧太后,先讲一下契丹的婚俗。

当年,辽朝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特别仰慕历史上的汉高祖刘邦,于是便将自己的契丹姓氏耶律氏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汉姓——刘,以示景仰。此外,他觉得皇后一族的述律、乙室、拔里等贵族有辅佐之功,可与西汉开国丞相萧何相比,于是遂将后族一律改姓萧。萧氏与耶律氏世代通婚,故萧氏的女子都嫁给耶律氏,耶律氏的女子都嫁给萧氏,所以辽代历朝帝王皇后绝大多数都姓萧,都叫“萧太后”。我们今天所说的“萧太后”,就是其中的一个,因为能力出众,影响力太大,光芒四射,以至于大家都以为辽朝只有一个萧太后。

言归正传,萧太后本名叫萧绰,小名燕燕,其父萧思温是北府宰相。根据《辽史》记载,燕燕从小聪明伶俐,做事稳妥。萧思温有一次看见自己的几个女儿一起扫地,其他几个姐妹漫不经心地扫几下就走了,只有燕燕一人一丝不苟地打扫,将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萧思温非常高兴,认为燕燕将来必定会有出息。

萧思温果然没有看错,萧燕燕长大后成为辽景宗皇后,景宗去世后,燕燕协助其子辽圣宗,击败宋朝,巩固辽朝统治,建立了不朽功业。萧太后小时候清洁房间的事迹再一次证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的正确性。

辽宋战争期间,萧太后曾驻跸南京,并在今通州南部地区进行游猎活动。契丹是渔猎民族,打猎活动对其社会政治制度也有很大影响。契丹贵族实行四时捺钵制度,《辽史·营卫志》记载:“辽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铢”,此乃契丹贵族四时捺钵制度。

所谓捺钵,其实是契丹语言,含义是可汗渔猎时所建之牙帐,或出行时之行宫。“四时捺钵”就是辽朝皇帝一年四季当中在不同的地方去打猎,活动地点有四处:鸭子河(今松花江)、长春河(今洮儿河)、鱼儿泺(长春河附近)和鸳鸯泺(今河北省张北县)。凿冰钩鱼后有“头鱼宴”,捕鹅雁要用一种体小力大凶猛的猎鹰“海东青”,捕鹅后也设庄严隆重的“头鹅宴”,相当于中原皇帝的亲耕大典。

辽朝皇帝的春猎活动主要是凿冰取鱼和纵鹰鹘捕捉鹅雁。时间是正月上旬至四月。辽圣宗和萧太后驻跸南京,春季游猎无法去固定的春捺钵地,只能在南京附近寻找水多的地方打猎。当时,通州南部地区湖泽遍布,水鸟众多,恰是春猎的好地方,因此地与辽东的延芳淀相似,遂将此处命名为延芳淀,定为春捺钵之所。

辽朝帝王游猎活动对通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辽朝为游猎需要在延芳淀设了一个县,叫做漷阴县,就是今天通州漷县镇的由来。于家务乡有神仙村,该地名来源于辽代的神潜宫,神潜宫是辽朝皇帝为来此打猎的后妃们建造的宫殿。漷县村还有个萧太后驻跸井,“驻跸甘泉”是当年的漷县八景之一。

萧太后作为历史上的一代女中英豪,匡扶辽朝江山社稷,在朝野有着巨大的社会威望,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北京地区,民间将很多古迹都附会到萧太后身上。今延庆区古城村为夷舆故城,民间传说萧太后曾在此驻跸,又叫萧太后城。顺义楼台村传说与萧太后梳妆台有关,村南有土坨一座,民间称其为梳妆楼旧址。怀柔的庙城传说与萧太后家庙有关。萧(或肖)字在北京地区属于一个典型的历史敏感词汇,民间多认为与萧太后有关,海淀区的肖家河,民间传说与萧太后有关。平谷区北山中过去有一个村叫肖家院,在革命战争中,为了斗争需要,因萧太后将村名化为太后村,沿用至今,后来连山名也俗称作太后山了。

萧太后的传说不仅局限于北京地区,在作为辽代西京道的大同地区,与萧太后有关的历史遗迹也比较多,如大同城内有梳妆楼,清《大同府志》记载:“相传辽萧后居此”。山阴县西南有萧太后营,灵丘县西南有萧太后城,天镇县有萧后井。

震钧在《天咫偶闻》一书中谈到萧太后运粮河名称的来源时说:“盖土人不知有辽金元,而但知有萧太后,故举归之焉。”震钧的推测有一定道理。

历史朝代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超越了现实生活层面,很少有人弄清楚,仅有代表性的朝代或著名历史人物在民间口碑中流传,讹误颇多。萧太后作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在民间广为人知,将一些来源不清的河流归因于她自然在常理之中。

萧太后河的传说和辽代海运故道

有关萧太后运粮河最早的记载出现于明代。

明代刘侗等撰写的《帝京景物略》关于“白云观”条记载北京城西南有河名叫萧太后运粮河,“(白云观)西南五六里,为萧太后运粮河,泯然漶灭,无问者”。清末,震钧在《天咫偶闻》中也提到萧太后运粮河,“八里庄之西二里,有河名十里河,又名萧太后运粮河。东岸有土城,闉都宛然,土人名萧太后城。考其地,即金代都城之西面门,即灏华门也。金城方七十里,每面相距十八里。而其内城则在今广渠门外,以地度之,正相合。”

《帝京景物略》和《天咫偶闻》两本书中所说的萧太后运粮河,当是指莲花河。

北京城东南流经朝阳和通州的萧太后运粮河最早见于康熙《通州志》,该志书中有“饮羊河”词条,称“与牧羊台相近,在州城南,俗传苏子卿牧羝处,或云即萧太后运粮河”。

京东香河、宝坻均有萧太后运粮河的传说。民国《香河县志》转引康熙志关于萧太后运粮河记载:“萧后运粮河,自城西经城北面,东过白庙、套里、渠口等,跨宝坻入于海,遇河泛涨,即能通舟。又载白庙庄萧后运粮河,在城北五里,水泛则上通本县城河,下由张家小套庄、许家庄、焦家庄、康家庄、马家窝、宣教寺等庄,入于双港河出境,入宝坻云云。”《光绪顺天府志》记载:“窝头河,俗呼漒漒河,又曰箭杆河,又曰绛河……其水无专源,一出牛栏山水,一出新庄河水。新庄河即苍头河上源也。昔为凤河水道,今为窝头河别源,故一统志有苍头河目。刘深香河县志、洪肇楙宝坻县志并云即萧后运粮河。”清代箭杆河自通州东境南流,至香河西北东南折,在香河县北东南流,入宝坻县境,经宝坻县南入鲍丘河,东流入蓟运河,至北塘口入海。《光绪顺天府志》进一步确认了窝头河与康熙《通州志》所说饮羊河之间的关系:“按窝头河即萧后运粮河也,然则饮羊河,亦窝头故道。”

除了萧太后运粮河的传说,京东一带还有海运故道的传说。

明人蒋一葵在其著作《长安客话》中谈到了辽代的海运故道,香河县“境南有大龙湾、小龙湾二水,夏秋始合流,经宝坻界入海,相传辽时海运故道。”此段文字所说大小龙湾在香河县境南部,而清代志书所说萧太后运粮河却在香河县境北部,这或许是因为河流变化所引起,按照明嘉靖《通州志略》记载,牛家务河(即箭杆河)曾在王家摆渡入潞河。嘉靖《通州志略》记载宝坻县有“粮河”,“古海运故道也。元世祖以越海不便,塞之。今河形尚存。”乾隆《宝坻县志》记载粮河位置,“在县南五里,古海运故道也”。

综上可知,在北京、通州、香河、宝坻一带,均有萧太后运粮河的传说,并且传说中不同地方的萧太后运粮河的分布地域与从北京至宝坻一线的海运故道大致重合,似乎佐证辽代曾经开凿过运河以运输海运漕粮。

《辽史》曾记载太平九年,“燕地饥,户部副使王嘉请造船,募习海漕者,移辽东粟饷燕。议者称道险不便而寝。”虽然有海运之议,但最终没有实施。因此,文献上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萧太后运粮河始于辽代或在辽代曾经发挥过作用。

萧太后运粮河是元末金口新河故道

现今萧太后运粮河经考证为元代金口新河故道,《析津志辑佚》载金口新河经行路线:“东南至董村、高丽庄、李二寺运粮河口。”金口新河到了明代称作三里河,“自(护城河)壕口三里至八里始接浑河旧渠,两岸多人家庐舍、坟墓,流向十里迤南全接旧河,流入张家湾白河”。

明宪宗时,曾有开挖三里河通漕的建议,经勘查不具备通航条件而被否定。乾隆《通州志》记载清中期时其河道情形:“按河已久涸,惟地势洼下,犹有河形,遇夏潦则聚水成流。”《北京历史地图集》认为金口新河河道即今萧太后河,其上源取自浑河,引水口在今门头沟区三家店附近左岸,东南行至今石景山区麻峪村处,与金代金口河重合,至金中都城北,大都城丽正门南,向东南方向开挖新河道,出今北京左安门,经今朝阳区八里河村,至十里河村附近接上辽时萧太后运粮河,然后沿萧太后河直达高丽庄入白河。

或许,元代金口新河在民间被讹传为萧太后所挖之河,但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即金口新河在元以前的旧河道基础上疏挖而成。不过,至今为止,在辽金文献中,尚未发现辽代萧太后开凿运河的记载,考古上也没有任何辽代实物证据来支持,因此,萧太后运粮河目前还只能停留在传说层面,其真实来源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