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246期 >2021-09-26编印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发布
北京位居全球第四名
刊发日期:2021-09-2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潘福达 赵莹莹)在昨天举办的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上,现场发布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GIHI2021),北京位居全球第四名。

GIHI2021从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创新生态三个维度来综合评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GIHI2021综合排名最靠前的城市(都市圈)依次为旧金山-圣何塞、纽约、伦敦、北京、波士顿、东京、粤港澳大湾区等。

GIHI2021评估报告称,中国城市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兴力量正在崛起。全球新冠疫情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持续向好,涌现一大批优秀创新企业,创新潜能不断释放。北京创新高地的优势依旧突出,在科学中心和创新生态方面进步显著;粤港澳大湾区首秀惊艳,尤其在创新生态和创新高地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中国其他城市如南京、杭州、武汉、合肥、成都,创新经济表现活跃,开始进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视野。

报告称,中国城市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创新创业活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均进入创新企业前十强,杭州上榜的独角兽企业数量超过了东京、巴黎、慕尼黑等城市(都市圈)独角兽企业数量的总和。这表明中国城市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借助新经济的发展势头快速崛起。


本市稳居全球科研城市榜首

本报讯(记者 潘福达 赵莹莹)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于昨天举办,会上发布了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1。测算2020年自然指数的所有科研产出结果显示,全球排名前五的科研城市依次是北京、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旧金山湾区、上海。

纵观自然指数中各城市的整体表现,北京自2016年以来一直稳居榜首。2015年至2020年,上海从第8位上升至第5位,南京从第19位跃升至第8位,而纽约都市圈、巴尔的摩-华盛顿、东京、巴黎、洛杉矶都市圈的排名都下降了一位。中国城市在物理科学和化学领域的表现突出,美国城市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优势明显,不过许多中国城市正在生命科学领域奋起直追。

自然指数追踪了各城市关于17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相关研究情况,并使用2015年至2020年科研产出总量进行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排名,前五名的城市分别为北京、旧金山湾区、纽约都市圈、巴尔的摩-华盛顿、波士顿都市圈。

据了解,自然指数经过长期发展完善已形成自己独有的、成熟的指数评估体系,成为国际公认的衡量机构、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产出与合作情况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