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243期 >2021-09-22编印

张家湾林场故事
刊发日期:2021-09-2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2.jpg百日草盛开的张家湾林场。

2-1.jpg林业工人正操纵挖掘机,建设一座小公园。记者 朱松梅/摄


本报记者 朱松梅

成立集体企业,聘用本地农民,开展生态林的建设、管护和运营,这被称为新型集体林场。2018年至2020年,像这样的林场京郊陆续试点建设42个,以期起到保护森林资源、带动绿岗就业的多重效果。

新型集体林场,究竟“新”在哪儿?初秋时节,记者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张家湾镇——


既要美,也要野

驱车出东六环,沿张采路向南行驶,两侧密林起伏不定。路的尽头是一大片墨绿的草甸子,各色百日草花开正盛,配色宛如莫奈花园,这里就是张家湾镇集体林场的所在地。

场长张红丰招呼记者:“走,咱们直接去林子里看吧!”自打来到林场工作,这位“80后”场长每天要巡林三四次,迷彩服和运动鞋是标配。

眼前的一片柳林是第一轮百万亩造林的成果,如今枝繁叶茂,就连林下野草也齐齐整整,美得像城里的公园。一年多前,这里还树杈凌乱、荒草疯长,身材娇小的女职工走进来,杂草能戳到头发。

去年春天,林子的管护权从社会化养护公司移交到了张家湾镇集体林场,开展精细化养护。如今,林场的管护面积从6000亩增加到了1.3万亩,涉及全镇的28个村子。

精心打理并不意味着把林子变成人工盆景,而要恰当地、科学地保留自然野趣。

林场职工们如数家珍:给林子打药,咱用的是低毒生物制剂,虫子吃了受不住,可鸟儿吃了没事儿。林间土路泥泞,但坚持不铺柏油,减少对动植物的影响。修剪下来的树枝就地堆叠成“本杰士堆”,为小动物们提供藏身之处。

如今的林场,常看到刺猬趴在树下、野鸡拖着尾巴跑过,还有黄鼠狼探头探脑。一片片闪着光的小湖掩藏林间,数不清的白鹭昂着头来回溜达。

“过去,全国通行的做法以招标的方式确定社会化公司来养护。但部分公司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存在转包、压缩用工数量、突击式养护等问题。”市园林绿化局林改处相关负责人说,新型集体林场的首要作用便是严格保护森林资源,最大限度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地农民组班底

记者见到二组组长王佑才时,他和工友们正开着挖掘机,在林间修建一座小公园。不久之后,周边几个村子的村民都可以来这儿遛弯儿了。

从挖掘机里跳下来,王佑才打开了话匣子。“我当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在50多岁的年龄,还能转行当林业工人。”王佑才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张家湾人,从前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一干就是19年。“出租这行您了解不?司机一睁眼就欠公司好几百块钱,一上车最少也得干10个小时,要不然哪儿能挣得到钱!”

年龄渐长,王佑才落下了腰疼的毛病,去年初在家赋闲数月。听说家门口的林场招工,不但工资比开出租高,还给上“六险一金”。他立马儿去报名应聘,并通过了用工培训。

从农民到工人,需要边琢磨、边摸索。王佑才一点儿没打怵,一头扎进森林里头,林木养护、机械维修,样样都学,没几个月就被任命为组长,带着8位同事一起养护1100亩林地。眼下正是他们最忙碌的季节,除草、病虫害防治、打防火道……一天8小时忙个不停。

在张家湾集体林场,林业工人班底遵循“本地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原则,几乎全由本地农民构成。林场总共230多人,其中超80%都是张家湾本地人。

不光是外勤,行政岗位也大多是本地人。挽起长发、穿上迷彩,31岁的苗奇荣一副英姿飒爽的模样。从前,她在城里的企业做行政工作,嫁到张家湾后,她也辞职来林场上班。“我已经报名了,下个月也要去学开挖掘机。”苗奇荣说,家门口的岗位让她感到相当知足。

除了本地农民,林场还聘用了专业人才。在林业站工作多年的小刘来到张家湾, 着手制定了林分结构调整方案,遵循“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的原则,逐步调整树种、适当打开林窗。


不吃“大锅饭”

新型集体林场,“集体”好理解,就是成立集体企业去承担林场的管理职责。“新型”二字指的又是什么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成立过一批传统集体林场,曾起到过保护生态、带动就业的作用。”市园林局林改处相关负责人说,可日子长了,部分工人积极性不高、专业度不够,且存在集体资产流失的现象。渐渐的,那一拨集体林场退出了历史舞台。

新型集体林场,又是否能成功破解这一难题呢?

自建场之初,张家湾集体林场就建立了一整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物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对人进行科学量化考核,不吃“大锅饭”。

林场成立了集体资产保护中心,所有固定资产的购置、入库、验收、到货以及后续报废流程,全程实行电子信息化管理,“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实处。”张红丰形容。

15个外勤工作组,日常工作均有考核、有监督,还要定期开展技能“大比武”。在林场的指挥中枢——大数据信息工作室,记者看到林场每天都会根据巡视情况,为外勤工作组派发任务单,并考核其完成效果。

按照本市相关政策,新型集体林场可因地制宜适度开发利用绿色资源,构建林农复合的经营系统。今年春天,张家湾林场的野花开得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吸引了逐花的养蜂人。林场相关负责人说,今后,他们还计划着搞花木培育产业,带动附近农民增收。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西集镇、潞城镇、马驹桥镇、于家务乡、张家湾镇、宋庄镇等涉农乡镇,都已陆续启动新型集体林场的建设工作。明年,全区所有生态林养护工作,将全部由新型集体林场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