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231期 >2021-09-03编印

大运河畔的红色村落(下)
刊发日期:2021-09-0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333.JPG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大运河畔沿线乡村人民谱写了一部保家卫国的壮丽史诗。

尹家河渡口.jpg尹家河村渡口。(资料图)

4-5.jpg平家疃惨案书写了大运河畔可歌可泣的爱国情。 

平家疃西大堤 (1).jpg平家疃西大堤是进村的必经之路,也曾是地雷战防御的首道关卡。    摄影 党维婷


陈喜波


       正是依托广大乡村地区,中国共产党才与人民建立了鱼水情深的血肉联系,才在人民的帮助下建立起一张牢不可破的、立体的人民战争网络,赶跑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从而建立了新中国。

       在这场伟大的革命斗争当中,很多乡村都涌现了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事迹,值得后人去铭记,去学习。


通县早期革命根据地——尹家河村

       1944年7月,中共三通香联合县成立,在西集地区秘密发展党员36名,并在尹家河建立了西集最早的党支部,支部书记郑桂森。1945年10月,中共三通香共产党代表大会在尹家河村召开。1946年1月,通县在侯各庄宣布单独建县,县委县政府驻尹家河,西集二区政府也在尹家河。1946年4月30日,国民党92军21师所属一个团进犯尹家河,冀东第十四军分区主力53团打阻击战,县委县政府转移。在县委、区委二级政府的领导下,村民在围剿中表现出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经受了战争的考验。村民王连生为了让八路军撤退,大喊“国民党军来了,八路军赶快跑”,国民党军开枪,王连生中弹身亡。国民党在清剿尹家河村时,把老百姓都围在郑贵家的空场内,搜捕共产党员和妇救会员。妇救会主任张秀英、武秀荣,共产党员家属张井同等几位都藏身于村民之中,但村民们没有一个人说出他们的名字,保护这几位同志免遭国民党杀害。还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尹家河村郑会、郑茂庭两位烈士为国捐躯。

       此后,在县委的领导下,尹家河村广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都做出过英勇的贡献。特别是1948年,为解放北平,尹家河群众在村东潮白河上搭建两座浮桥迎接解放军进入北平。在解放北平的各个战役中,尹家河村共产党员还组成担架队,抢救伤员,各个都奋勇向前。


通州北部的红色堡垒——平家疃村

       1940年底,京东根据地扩大至潮白河以东地区。1944年,冀东军区第十三团,决定向河西一带开辟抗日游击区。1944年8月12日,八路军进入河西地区,来到了平家疃。不久,村里成立了抗日地下政权,平家疃成为河东抗日根据地的门户。

       平家疃隶属于通县,但基于革命斗争需要,将其划归三通顺联合县五区领导。为巩固抗日政权,扩充抗日力量,区委在平家疃建立了一支抗日游击队,游击队机动灵活地开展游击斗争,先后奇袭东坝,在前赵村伏击伪军,偷袭通州铁桥炮楼,夺得大量武器弹药。游击队也从几把大刀发展到拥有四十来支枪,由七八个人发展到三四十人,平家疃游击队威名大震。

       1945年5月7日,日寇对平家疃进行突然袭击,包围了平家疃,逐户搜捕八路军,寻找给八路军保存的公粮、捐款等物资,并把全村群众都赶进后街一家大院里,四周架起机枪,用刺刀逼迫群众交出抗日人员。可平家疃群众誓死如归,拒不回答。敌人气急败坏,杀死12名村民,这就是平家疃惨案。平家疃村民们饱含国仇家恨,迅速觉醒起来。惨案发生后,全村一百多名青壮年加入民兵团队。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平家疃是敌我双方拉锯地区,斗争的复杂性、严酷性不同寻常。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平家疃村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中,同侵略势力和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顽强抗争,充分展现了运河儿女的英雄本色。

       为支援八路军和游击队,平家疃村人民群众千方百计为抗日武装筹集物资。穷苦农民听说八路军征军粮,纷纷把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粮食拿出来。妇女们更不辞辛劳,日以继夜地赶做军鞋。一个任务布置下来,很快就能超额完成。敌人对购买胶鞋限制极严,只有县城里才有,平家疃群众为了弄到胶鞋,步行至县城,买到胶鞋后,穿在脚上,等过了封锁线,再脱下来交给八路军。

       平家疃还是河东抗日根据地的门户和物资转运站,河西抗日游击区各村支援抗日的粮食和物资以及我方向敌占区采购的军用物资等通常先集中在平家疃,然后再安全地转运到河东。解放战争时期,平家疃村民兵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破坏铁路交通等行动,简称破交,1947年上半年先后破交15次。1948年下半年,东北解放,大军入关。1948年11月17日,解放军进入平家疃村,平家疃迎来了解放。

       在平家疃村党组织领导下,全村群众广泛开展了支援前线工作。1949年初,北平即将解放,整个平家疃投入了紧张忙碌的支前活动。青壮年组成担架队,紧跟在战斗部队后面,哪里枪声最激烈,就奔向哪里。妇女们则煞费苦心把小米煮得半熟,然后又将半熟的小米和芝麻炒在一起,为部队制做可口的干粮。

       此外,村民们还组织砍树、劈柴,直接运往前线。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解放军形成对敌压倒性优势,北平最后和平解放。

       直至今日,平家疃村还保留着一些红色遗迹,村中的地道还能辨认路线,曾经发生地雷战的西大堤还在,东大堤内则掩埋了不少烈士的忠骨。


多次攻克的通州重镇——西集村

       西集村地处通州和香河之间的交通要道上,向来为通州东南重镇,一直是被敌伪控制的据点。西集南门外有家汇泉号烧锅,人称南烧锅。1940年前后,通县伪警备队在南烧锅内修筑了炮楼,妄图以此遏制西集地区革命活动。1944年9月16日,冀东第十四军分区16团第一次攻打西集南烧锅,成功歼灭敌人。1945年10月,在西集镇召开万人大会,庆祝抗战胜利。

       1946年9月,国民党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我军被迫实行战略撤退,通县全县被国民党占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共县委县政府被迫转移至平谷山区。1947年1月,冀东第十四军分区36团实行战略转移,经过西集镇。驻扎西集南烧锅的国民党警备队与香河县国民党军企图南北夹击。36团发现敌人的诡计后,迅速在西集东南布下天罗地网,将从香河来的国民党军大部消灭。随后,36团向南烧锅发动进攻,敌警备队长抱头鼠窜,敌人纷纷投降,我军第二次夺取了南烧锅据点,西集重新回到人民手中。同月,通县县委县政府重新返回潮白河东,县委县政府设在西集村,领导人民进行土改。2月,在西集南高屯村召开土改工作会议,传达中共中央《五四指示》,在西集地区进行土地改革,各村建立土改工作队,没收地主、富农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贫雇农,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广大穷苦人民从此翻身得解放。

       1947年8月,国民党军队和地主阶级向根据地发动疯狂反扑,乘势占领了侉子店、西集地区。与此同时,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根据冀东党委指示精神,军区司令部决定先拔掉通县城外围据点,然后夺取通县城,为解放北平扫清障碍。1948年1月25日,冀东十四军分区53团和34团开始向西集进发,当天晚上,我军向南烧锅守军发动进攻,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终于全歼南烧锅守敌,这是第三次攻打西集南烧锅。

       从此以后,西集得以解放,成为解放北平的大后方,在党的领导下,西集广大人民积极开展支前工作,为新中国解放做出了积极贡献。

       历史已经证明,近代中国革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依托于人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浴血奋斗,取得了中国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

(作者为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感谢通州区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