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217期 >2021-08-16编印

金融产业正在向支柱产业加速演进
上半年城市副中心银行机构累计投放绿色信贷130亿元
刊发日期:2021-08-1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金耀飞

“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将每年保持千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金融机构纷纷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以“绿色”引擎驱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记者从区金融办获悉,今年上半年,城市副中心银行机构累计投放绿色信贷近130亿元,同比增长13%。

城市副中心金融企业超300家

目前,城市副中心内注册的各类持牌及经监管部门认可的金融企业已超300家,有超过一半的银行机构新设或升格为法人行或一二级分行。上半年,城市副中心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6.6亿元,同比增长17.5%,占GDP比重首次超过10%;与去年同期相比,金融业税收实现翻番增长,规模以上金融业资产总计4295.8亿元,金融产业地位正从区域重点产业向支柱产业加速演进。

“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全市首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首家市属银行理财公司、首家绿色资产交易所、首家‘绿色支行’实现落地展业,上田八木、农银金科、华夏理财、北京绿色交易所等一批优质项目纷至沓来。‘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绿色’已经成为城市副中心最亮丽的底色。”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城市副中心将发挥商务交往新优势,在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举办城市副中心绿色金融成果发布会,择期举办2021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等财富管理、绿色金融国际交往活动,推动提升城市副中心品牌影响力,扩大金融“朋友圈”。

绿色项目获金融支持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北京通州分行瞄准城市副中心的“绿水青山”,向水环境治理、资源循环利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项目精准发力,绿色信贷余额达35.8亿元,较去年末净增7.75亿元,增幅达27.63%。

通州多河富水,水环境综合治理,既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目前,通州水环境治理项目共分为6个片区,共计30个子项目,总投资额超百亿元。工行北京通州分行已实现所有片区PPP水环境治理项目实施主体的金融服务支持,合计审批授信超15亿元,已落地项目主要包含河道清淤、黑臭水体治理、农村雨污收集治理、区域内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以及净化水生态补水等。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活垃圾量也逐年增多,固体废弃物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通州启动了再生能源发电厂一期建设。工行北京通州分行对接该项目实施主体,并审批授信9亿元。

工行北京通州分行信贷部负责人介绍,该行全力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项目,助力城市副中心探索并引领绿色发展新格局。

绿色项目专属审批

自通州区“两区”建设实施方案发布以来,工行北京通州分行“向前站一步”,积极与区政府对接开展“支持通州区绿色金融服务方案”和“自贸区通州片区金融服务方案”等,突出绿色信贷、跨境融资、国际贸易融资等业务服务优势,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方案。

该行梳理通州“两区”建设重点项目,逐步建立城市副中心绿色产业目录,实施绿色金融全流程管理。该负责人表示,城市副中心绿色产业目录已纳入通州“两区”建设相关项目超50个,涉及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绿色服务等六大产业领域。对于目录内项目,该行建立绿色项目专属审批通道,优先资源配置,创新产品服务模式,对满足一定条件的优质绿色项目,适度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全力支持绿色项目建设和产业绿色升级。工行北京通州分行还创新使用“项目贷款+数字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为绿色产业目录内污染治理板块的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审批融资5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