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新闻总第213期 >2021-08-10编印

潞城镇集体林场创新管理经营模式
近400人“家门口”有了绿色就业岗
刊发日期:2021-08-1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金耀飞)如何在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带动本地百姓就业呢?潞城镇集体林场给出了答案。近年来,潞城镇探寻新型林场运维模式,通过探索绿色发展新业态成立集体林场,为本地近400名劳动者提供了“家门口”的绿色就业岗。

潞城集体林场自2019年11月开始正式运营,目前共有职工412人,本地劳动力为399人,其中持有中级园林绿化工程师证书2人,高级园林绿化工程师证书1人,作业设备共计324台,养护面积达到1.5万亩。

 据介绍,1.5万亩的平原生态林因土壤类型、水肥条件和树木的种类、树龄、长势各不相同,按建设类型、功能定位和经营目标,被分为生态涵养型、生态廊道型、景观游憩型和综合利用型四类,进行因地制宜,精准养护。同时,注重林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生物多样性,通过疏伐间密,补植适宜的乔灌木,并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促使平原生态林形成乔灌草结合、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的平原森林生态系统。

盛夏时节来到潞城镇集体林场,满眼的翠绿映入眼帘,走进林地,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仿佛进入一个自然氧吧。阳光在繁茂的枝叶间穿过,一旁的养护员正在忙着将新长出的萌蘖芽疏落,另一边的养护员将经过专业配比后的农药喷洒在树上,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技术团队精准“把脉”。“林场成立之初就设有技术部,摸清了家底,包括林地有多大面积、都种了什么树,以及调查土壤质量、树木病害情况以及生物多样性,这样也有利于后期实时跟踪养护情况。”潞城镇集体林场场长岳天敬介绍称。

除了技术团队专业,日常养护人员也愈加专业化。今年,林场养护人员不仅作为北京代表队成员,在首届国家级防治员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团体第一名,还在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三届金剪子大赛中,获得一个个人二等奖、两个个人三等奖。值得关注的是,按照“优先雇佣本地劳动力”的原则,林场护林员大多是“本地人”。

“入职前我一直以打零工为生,收入不稳定,入职集体林场之后,每个月4000多元的工资成为了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林场还会不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大家的专业知识,感谢党和政府让我找到了家门口的好工作。”55岁的林场工人李海林激动地说。

像李海林这样的本地职工有近400人,集体林场自成立以来,联合潞城镇社保所举办多次线上线下招聘会,解决了本地百姓的就业难题。

下一步,潞城镇集体林场还将继续探索新型集体运营模式,在深化林业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发展新路,借助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林下经济,让潞城百姓享受“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