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98期 >2021-07-20编印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400亿立方米
其中向北京供水68亿立方米
刊发日期:2021-07-2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叶晓彦)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截至昨天上午8时,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陶岔渠首累计调水入渠水量达4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增至7900万人,比2015年通水1周年时的3800万受益人口增加1倍多。

       自2014年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成为京津冀豫沿线大中城市主力水源。在400亿立方米入渠水量当中,除了渠中存有的水量和中途耗损之外,已向河南省供水135亿立方米、向河北省供水116亿立方米、向天津供水65亿立方米、向北京供水68亿立方米。

       在向北京提供的68亿立方米水中,除去中途耗损,其中水厂“喝”下44.88亿立方米、水库“存”蓄7.43亿立方米,向水源地等“补”水15.34亿立方米。北京已有1300万市民喝上甘甜的南水,南水占主城区供水量的七成多,同时大兴、门头沟、昌平、通州等部分区域也用上了南水。南水已成为保障首都城区用水需求的主力水源。

在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方面,南水北调也作用显著。截至目前,中线工程累计向北方48条河流生态补水达59亿立方米,其中,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段回补37.89亿立方米。北京永定河、潮白河重现清水灵动、鸟语蛙鸣的自然景观。

       由于南水的持续补充,近年来,北京逐步关停自备井、大幅压采地下水,还利用南水向重点水源地及城市河湖补水,地下水水位显著回升。水务部门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北京地下水水位开始“止降回升”,截至目前,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已累计回升3.72米。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线工程连续安全平稳运行2400多天,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工程优化了水资源配置格局,保障了群众用水安全,复苏了沿线河湖生态环境,受水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为保障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中线工程建立由“1个中心、4个实验室、13个自动监测站、30个固定监测断面”构成的水质监测体系,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水体进行定期“体检”。中线建管局北京分局水质检测员李燕说:“惠南庄水质自动监测站每天开展4次监测,监测12项指标参数。目前中线工程水质稳定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