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内,参观者认真聆听讲解。
玻璃橱窗内陈列着多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
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
本报记者 关一文
在北京五四大街上,一幢坐北朝南的建筑巍然矗立,红色砖墙、红色窗棂、红色屋顶,阳光下熠熠生辉,人们习惯称它为“北大红楼”。百年前,众多文化精英汇聚于此,各种文化思潮纷至沓来。这里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也是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还是中共北京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留下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批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先驱者的不朽足迹。
立志千秋伟业,百年风华正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修葺一新的北大红楼全新亮相,北大红楼“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主题展于6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黄春锋介绍,展览分为“经历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探索的失败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唤起民族觉醒 构筑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高举爱国旗帜 形成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播撒革命火种 打造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酝酿和筹建中国共产党 铸就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6大部分。展览面积约8000平方米,共分19个单元,展出图片958张、文物1357件、艺术品40件、景观类作品25组、沙盘模型5组、新媒体艺术16组、珍贵影像视频13个。其中,1920年8月社会主义研究社印刷发行的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毛泽东与蔡和森讨论建党的珍贵见证——《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第3集;第一本五四运动的史料集——1919年9月蔡晓舟、杨量工编《五四》等珍贵文物都是首次展出。展览还使用了全息影像技术,带领观众探秘北大红楼,还原五四运动场景,让展览更立体,充满沉浸感。
同时,展览将北大红楼内旧址纳入参观流线,复原展示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等6处旧址,让展览与旧址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红色资源
文物建筑融入主题展
青砖灰瓦的中式院落中,端庄的殿堂,小巧的花园,还有后罩楼……走进北大红楼第五展厅,一座精致的沙盘模型还原了北大红楼最初的模样。
“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建于1898年,是维新变法留在文化领域的一个成果。”讲解员李智健首先详细介绍起了北大红楼的建筑历史。1902年,京师大学堂扩建原有校舍,添建宿舍、操场等新式设施。1904年,在公主府西侧空地建造宿舍,即后来著名的“西斋”。北大红楼于1916年开始修建,最初规划是用做学生宿舍,在建设过程中改为教室和办公用房。1918年8月,北大红楼建成,整体建筑风格朴素,外观坚实、庄重,主体色彩呈红色,因此也得名“红楼”,并成为北大校部、文科和图书馆所在地。一段3分钟北京大学红楼全息影像,可以让观众探秘北大红楼每一层、每一个房间的功能。1919年,北大废门改系,北大红楼被称为“北大一院”。
一幢红楼,百年沧桑。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红色地标,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楼梯上行,木地板大半被皮革包裹,露出边角处。沿走廊向前,一门一窗、一砖一石无不是历史的沉淀。这里曾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第一次走进中国的大学,北京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诞生,中国最早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出现在这里,还有了首个宣传革命理论的图书室。此次展览中,59间展室“一室一方案,一厅一设计”,将1500米长的参观线纳入其中。
“在革命旧址举办展览就是本次展览最大的亮点。”担任此次展览形式总设计、清华美院展示艺术研究所所长洪麦恩表示,北大红楼本身就是文物,红色文物资源丰富,在历经沧桑的建筑文物内做展览,是一种创新尝试,让展览与建筑文物相融合,可以更透彻地展现历史。设计团队更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历史文化,对当时中国的建筑艺术、工业美术、绘画、服饰服装、家具陈设,特别是对当时的平面装潢、书籍、报刊、杂志装帧艺术等进行归纳和吸收。
2020年3月以来,北京市统筹规划了31处旧址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对重点保护旧址实施“1+9”提升工程,“1”即利用北大红楼举办“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主题展。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副司长彭跃辉介绍,国家文物局将北大红楼保护修缮项目纳入百年党史文物保护展示工程的重点项目,从方案设计阶段就通过查阅大量的北大红楼历史照片、图纸和档案,分析并调研北大红楼原建造公司——中法实业公司和义品公司所设计建筑的手法,考察北京周边同时期同类型历史建筑的特点,系统梳理历次修缮工程的重点、措施和做法,特别是对参与过1961-1962年修缮工程的文物专家进行回访,细致考证北大红楼的原形制、原工艺和历史原貌。
为了擦亮红色名片,北京市还将革命活动旧址周边环境整治提升与背街小巷环境整治、街区更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重点民生工程相结合,统筹空间设计和风貌管控,让红色文化自然融入现代空间。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谢国民介绍,北大红楼周边的环境整治中对周边各类设施统筹减量,如原有36根公安交通杆“多杆合一”减少至14根,11台大型箱体“三化”整合为6台,还原建筑肌理,呈现革命历史感。
红色血脉
1357件文物展示光辉党史
1357件文物、958张图片、40件艺术品等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展室,构成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围绕重点内容核心叙事,展览着重凸显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重点人物,突出反映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北京革命活动对中国思想启蒙、民族觉醒和社会革命的里程碑意义,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据黄春锋介绍,本次展览展出的文物来自全国13个省市、50多家博物馆,还有一部分是民间收藏家无偿捐赠。展览在对党的北京早期革命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梳理基础上,广泛征集珍贵文物资料,还原历史真相、重建历史现场,确保展览内容成为信史、正史。
1917年初﹐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从上海移至北京。在展览第7厅,观众可以看到刊有李大钊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新青年》6卷5号马克思研究专号,刊有李大钊著《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新青年》5卷5号。“这两件展品都是原件,是由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民营企业家徐继珂先生无偿捐赠的。”黄春锋说。
同时,展览将反映党的早期历史与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精选珍贵资料,使观众能从中切身感悟革命先辈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践行初心使命。
“我还是第一次同时看到这么多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展厅里,一位参观者禁不住慨叹,在他身旁,几十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陈列在玻璃橱窗内,封面设计不尽相同。这其中就包含新中国成立前的7个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的出版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本《共产党宣言》的封面上,印着马克思半身像和“共党产宣言”五个字。这是我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完整中文译本,由教育家、语言学家陈望道翻译,由社会主义研究社于1920年8月印刷发行。此次展出的是初版,为水红色封面,不过可惜的是,当时被误印成了《共党产宣言》。一个月后,再版,改为蓝色封面,并更正为《共产党宣言》。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正值中国共产党筹建初期,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纷纷成立。这本只有56页的小册子,成为无数人革命信仰的思想起点,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走进第44展厅,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共产党》尤其珍贵。此次共展出了六册《共产党》月刊,泛黄的纸张上书写着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共产党》月刊1920年11月7日创办,1921年7月停刊,共出6期。创刊号刊载了陈独秀提出的要“跟着俄国共产党”,宣布“中国要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阐明了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共产党》月刊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树起“共产党”的大旗,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主张,对统一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党思想,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据统计,党的一大召开时,全国共有58名党员,其中24人或直接在北大入党,或在北大学习工作过,占总数的41.38%。
展览也呈现了大量历史细节,一架台灯、一幅旧照乃至一组数字,均能让观众深沉地体味到历史的厚重感,重温革命先驱的过往奋斗路。比如,在第四部分展陈“播火者李大钊”单元中,就呈现了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前后图书馆书刊数量对比——中文书籍,任前147190册,任后184008册;外文书籍,任前9970册,任后28836册。这些数字让观众直观看到,李大钊将北京大学图书馆由一个封闭式的藏书楼,转变成为中国第一所新型近代图书馆的作为与担当。而全文约2700字的革命文献《狱中自述》,更是李大钊对无产阶级事业无限忠诚的历史见证,是一曲无产阶级的正气歌,让观众近距离感触共产党人的伟大共产主义精神。
红色遗迹
6处旧址复原穿越觉醒年代
楼道里,顶灯散发悠悠的光晕,仿佛将时光拽回到上世纪初,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等名人风华正茂,往来楼内。“此次展览复原了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等6处旧址,使人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辈初心。”黄春锋介绍,旧址复原场景再现了原北京大学的历史风貌,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走进历史现场,感受发生在这里的红色革命故事。目前,这6处旧址俨然成为了红色文化的“打卡地”,让观众仿佛穿越觉醒年代,与革命先驱隔空对话。
方寸天地,浓缩历史。位于一层东南角的图书馆主任室,参观者众多。该展室为内外两间,靠北的一间是会客室,正中摆有六把木椅和一张木桌,窗边的报架上,折叠挂放着泛黄的旧报纸。靠南一间是李大钊的办公室,右侧墙壁上“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的手书十分醒目,两个书柜里摆放着旧书,办公桌上的笔墨纸砚也复原为刚刚使用过的样子。在这里,李大钊接连撰写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等一系列颂扬十月革命的著名文章,并振臂高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办公室主任马海亭介绍,此次旧址复原工作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其中的图书馆主任室,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展过复原工作。当时专家采访了和李大钊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并征集实物。“除了提供图书馆主任室里的陈列物品,哪怕只是知道他的办公桌朝哪个方向放,对复原工作来说都是一个大帮助。”马海亭说,图书馆主任室的场景复原也为专家复原其他旧址提供了参考。
位于红楼一层东北角的“五四游行筹备室”旧址与图书馆主任室遥相呼应,其间旗帜宛然,条桌整齐。白底黑字的标语条幅、桌面上散落的笔纸传单……仿佛又见五四前夕,北大学生在这里准备游行时需要的旗帜、标语,嘈杂人群中,北大学生罗家伦凝神思忖,运气提笔,两百多字的《北京全体学界通告》一气呵成……根据当年参与五四游行筹备学生的回忆文章,白色条幅被打成捆倚墙而立的场景得以呈现。这个房间还是北京大学第一个学生社团——新潮社杂志社的创办之地。
穿过悠长的长廊,毛泽东工作过的地方第二阅览室在一层西北角,场景依据北大老职员回忆一一复原:入门的窗前有一张三屉桌和一把木椅,桌上有笔、墨盒,毛泽东就是在此处登记新到报刊和阅览人的姓名。房子中间有一长排带报架的阅览桌。靠北墙还有一排阅报台。报架上摆放着《京报》《民国日报》《大公报》《北京导报》等中外文报纸,每一张都按照当年报纸原样复制。在这里,毛泽东见到了许多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以及风云一时的学生领袖,毛泽东也认为自己“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那时,毛泽东也经常到登录室,帮着助教张申府整理图书、编目、打印卡等。登录室设在一层东侧,当年,每本图书进入北大图书馆前,都要先在账本上做好登记。复原旧址特意展出了部分当年的记录。其中,《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9月17日第4版“图书馆登录室第一部布告”就记录着:新到馆杂志目录包括New Russia,SovietRussia(新苏联)。《北京大学图书馆西文书登录簿第一册》(1919-1920)中关于《共产党宣言》一书的记录,登录日期为1920年3月19日。
踩着暗红色的木地板,从楼梯走到二层,左手朝南第一间就是文科学长室,这里曾是陈独秀的办公室,面积50平方米,分里外两间。为了与历史中记载的北京大学场景保持一致,此次旧址复原将文科学长室与大教室由原来的一层调整到二层,真正做到“修旧如旧”。
马海亭介绍,1918年红楼投入使用时,一层是北大图书馆,二层主要是校部各办公室,二层西面主要是教学区域。由于教室是北大红楼承担的主要功能,此次也对这一场景进行了复原。
这间位于二楼西南角的大教室,是红楼内面积最大的教室。有78个座位,作为曾经的北大第三十六教室,主要为预科合班使用。1920年,当时在教育部任职的鲁迅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李大钊也曾在此开设唯物史观研究、社会主义史、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走进北大红楼,静下心来细细参观,会深刻感觉到,正是在这觉醒年代,革命先烈为党的光辉伟业书写的红色序章。他们向着光明进发,唤醒沉睡的同胞,冲破黑暗的统治,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崭新道路。虽历经百年,依然让我们感受到那如火般燃烧的革命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