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综合总第182期 >2021-06-28编印

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
北大红楼主题展6月29日正式开放
刊发日期:2021-06-2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关一文

       昨天上午,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公布,北大红楼“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专题展将于6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

对重点保护旧址实施“1+9”提升工程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爱军介绍,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主要包括1915年至1923年6月期间,北京地区与中国共产党创建活动有关的重要会议场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党史人物故居以及重要纪念设施等31处。

       2020年3月以来,北京市统筹规划了这31处旧址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并根据旧址实际情况分为“三个类别”进行打造,对重点保护旧址实施“1+9”提升工程。“1”即利用北大红楼举办“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主题展,“9”即在北大二院旧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李大钊故居、李大钊烈士陵园、长辛店二七纪念馆、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陶然亭慈悲庵、京报馆旧址、中法大学旧址举办各具特色的专题展。其中,在中法大学旧址举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基本陈列在国内尚属首次。经过一年多的修缮提升,除北大红楼外的旧址(具备开放条件的)已全部于6月1日向市民开放。

1357件珍贵文物亮相红楼主题展

        张爱军透露,北大红楼“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主题展览将于6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每天以预约方式安排1000人次参观,其中上午下午各500人次,每天开放时间为9时至17时,逢周一闭馆。近期主要以机关单位有组织参观为主,后续将适时对社会单位和个人开放。

        该展览是本市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而筹办的“1+9”展览体系的核心,共有6个部分、19个单元,展出珍贵历史图片958张、珍贵文物史料1357件、艺术品40件、珍贵影像13个,场景再现25组,集中反映北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的主要情况和历史地位。

       展览依托现有的60多个房间进行结构布局,通过“一室一方案、一厅一专题”的个性化设计,聚焦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重点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精选展出了李大钊狱中自述,毛泽东、蔡和森建党通信等重点文物数十件,还展出了全部63期《新青年》杂志、多版本《共产党宣言》、《共产党》月刊等重要文物史料。同时,展览将北大红楼内旧址纳入参观流线,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分别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文科学长室、第二阅览室等6处旧址进行精心复原,让展览与旧址有机融合,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悟先辈的革命足迹。展览还安排两个展厅,以沙盘和图板形式对31处旧址整体情况进行集中展示,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文物修缮坚持“修旧如旧 连片打造”

      文物修缮是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点。张爱军介绍,将全市革命旧址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坚持整体保护、连片打造,尤其坚持修旧如旧,保持和恢复旧址原有风貌,做到“有物可看、有史可寻”,让静态的文物自然述说历史故事,展现历史精神。比如《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恢复了陈独秀在京办刊的工作生活场景,陶然亭慈悲庵复原了“五团体会议”历史场景,丰富了文物修缮和史料陈列的思想内涵。

       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副司长彭跃辉介绍,国家文物局将北大红楼保护修缮项目纳入百年党史文物保护展示工程的重点项目,在修缮方案设计阶段查阅了大量的北大红楼历史照片、图纸和档案,调研了北京周边同时期同类型历史建筑的特点,系统梳理历次修缮工程的重点和措施,细致考证北大红楼的原形制原工艺和历史原貌,并对红楼地基、墙体、木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开展了专项检测,尽可能摸清旧址建筑的保存现状和安全隐患,并推动设计单位和文物专家全程参与、全程指导,确保如期完工和工程质量,让革命旧址焕发时代风采。

 旧址周边200米进行环境整治提升

       这次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作还实施了周边环境整治。结合贯彻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和老城整体保护,推进实施旧址周边200米范围内环境整治提升,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谢国民介绍,在进行革命活动旧址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时,本市将其与街区更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民生工程相结合。对每个点位进行精细化实施,确立了修缮外墙立面、规范牌匾标识、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整治规范架空线等方面的工作内容。

       据统计,31处旧址共整治建筑物外立面2.6万平方米,油饰护栏1500余平方米,规范治理施工围挡70余处,铺设沥青路面5.5万平方米、步道2.2万平方米,种植花草3000余平方米,同时完成了13条道路、5.6公里电力架空线和通信架空线入地,规范梳理线缆8公里。为方便市民寻址问路参观出行,还设置了55块指示引导标识牌。“整治后,旧址周边整体绿化景观多了,空间视野清朗了,区域整体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谢国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