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76期 >2021-06-18编印

区住建委党组书记、主任孙奎亮
办好民生实事 让副中心百姓安居宜居
刊发日期:2021-06-1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刘薇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城市副中心建设如火如荼,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的筹集分配等方面都是市民非常关心的热点话题。那么,“十三五”期间通州区住建委系统在民生保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十四五”又将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日前,记者采访了区住建委党组书记、主任孙奎亮。

老旧小区改造是建筑焕新的途径,也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三五”期间,区住建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自下而上、以需定项”的原则,对全区21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共改造146栋楼,75.2万平方米。孙奎亮表示,2021年,全区计划开工35个老旧小区,涉及259栋楼,115万平方米。为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区住建委正在积极探索老旧小区改造的“副中心模式”,从盘活社区闲置资源、扩大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工程总承包模式等方面入手,把老旧小区打造成居住舒适、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整洁有序、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美丽家园。

去年5月,《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一年来,通州区有哪些行动,物业纳入社区治理工作都有哪些进展?孙奎亮说,一年来,通州区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创建和谐宜居社区”,搭体系、解难题、提三率,全面加强《条例》宣传落实,党建引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明显增强。马驹桥镇创新“1+1+N”工作法,打造全市首家业委会(物管会)运行指导中心,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条例》实施后,我区党建引领下的行业自律组织由1个增加到7个,覆盖永顺、中仓、玉桥等街乡,探索互帮互带、资源共享的片区化物业管理模式。后南仓小区实现“多产权单位统一物业管理”模式,已有46%的居民主动缴纳物业费,为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打下了较好基础。与此同时,还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解决物业突出问题。横向上聚焦投诉量大的重点小区,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措施,一小区一方案、联合属地、城管、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专项治理。纵向上聚焦物业类突出问题,研究制定物业类“每月一题”工作方案,针对居民反映集中的房屋滴漏、管道老化难题,拉点位、建台账,挂账督办。

住房保障工作是“安居”工作的重中之重。孙奎亮介绍,“十三五”期间,通州区共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3.9万套,公租房备案家庭保障率位列全市第二,对低保低收入、大病重残等困难家庭保障率位列全市第一,做到了应保尽保。“‘十四五’期间,全区住房保障工作有两大目标:一是增加房源供给,二是增加保障方式、加大保障力度。”孙奎亮说,房源是住房保障工作的基础,区住建委将在筹集房源上做足功夫,通过新建、改建、收购、趸租等多渠道、多方式筹集房源,提高保障房的供给量和供应比例。同时,细化房源类别和保障人群的需求,将备案家庭、疏解人群和引进的人才分类保障,科学谋划、精准分配,进一步实现职住平衡。另外,还将以租为主,租售补结合,提供多种保障方式,满足各类家庭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