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75期 >2021-06-17编印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 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5919个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河北产生历史性影响
刊发日期:2021-06-1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jpg

夏日的北运河与两岸绿林构成生机盎然的美丽画卷。今年6月底前,北运河廊坊段将与北京同步旅游通航。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李如意

大河之北,燕赵大地,这里是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如今的河北,生机勃勃、前景光明。昨天,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介绍,7年多来,河北始终聚焦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在产业转移、生态建设、交通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一大批企业项目落户河北,全省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5919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248个、投资额1.18万亿元,京津冀协同发展展现广阔前景。他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河北产生了历史性、深层次的重大作用和积极影响,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增进了民生福祉。”

大项目带动疏解人口近10万人

河北省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扎实推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王东峰介绍,河北聚焦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紧紧围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机场群、环渤海港口群,自觉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在打造第三经济增长极中做出河北贡献。坚持功能互补、融合互动,推动产业转移对接,首钢、现代汽车和怀来、张北大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户河北,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北京大红门、动物园等批发市场分别落户河北唐山、沧州等地,4万多商户入驻,带动疏解人口近10万人。

在生态环境领域,坚持联防联控联治,加强大气区域治理、水系上下游流域治理、土壤属地治理,建立京冀、津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去年河北优良天数256天,同比增加30天,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44.8微克,下降10.8%,创历史最好,蓝天白云越来越多,惠及了京津冀广大人民群众。

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坚持围绕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与京津联手打通或拓宽对接路32条段、2005公里,实行公共交通“一卡通”。河北省铁路运营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7870公里、8042公里,均列全国同行的第二,初步形成轨道、空港、海港一体化的大交通格局。

主动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推动“三区一基地”建设,全面落实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围绕打造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坚定不移去产能的同时,抓住新的机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新型工业化基地,“三二一”的产业格局不断优化提升。

围绕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坚决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张家口首都“两区”建设,实施燕山—太行山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用足用好引江水、引黄水,合理利用水库水、汛期水,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强衡水湖、渤海近岸海域等区域生态保护,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王东峰介绍,河北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协同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主动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加快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一体化发展,10条跨界道路建成通车,北运河廊坊段今年6月底前将与北京同步旅游通航。加快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曹妃甸区、渤海新区、正定新区等承接平台建设,示范带动效应不断显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京津实现一批资质认证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京津优质学校在河北省设立分校28所,京津30家医院纳入我省医保定点范围,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明显提升。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着力构建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发展格局,与京津高校、科研单位、重点企业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95家,“十三五”期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900亿元。

北京企业转移雄安新区累计注册3756家

雄安新区建设进展备受关注。王东峰介绍,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形成“1+4+26”规划体系,有力有序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阶段性成果。北京企业转移新区累计注册3756家,新区起步区、启动区和容东片区的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25个,完成投资2300多亿元。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水质发生了历史性新变化。新区森林覆盖率由成立前的11%达到目前的30.5%。雄安高铁站去年年底建成投用,新区外围骨干路网四条高速、三条国省道在5月份已全面通车,总长545公里,初步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区域交通枢纽,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中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坚持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牛鼻子”,推动一批北京企业入驻雄安新区。坚持高端高新并重,以承接存量为主,疏解清单和市场化对接结合,先后出台企业产业准入和发展正负面清单,成功举办央企雄安行活动,稳妥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落户,中央已经明确了一批北京的高校和一批医院将要相继落户雄安。

坚持统筹白洋淀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努力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依法治污、依法保护。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具体意见,省人大出台了白洋淀生态治理保护的条例,一体推进补水、清淤、治污、防洪、排涝,实施治理工程243个,累计补水15.8亿立方米,现在白洋淀的水位保持在7米以上,水质由2017年的劣Ⅴ类到去年的全部Ⅳ类,局部Ⅲ类,水质不断改善,“华北之肾”功能加快恢复。千年秀林建设成效明显,18平方公里的雄安郊野公园即将对外开放,水城一体、蓝绿交织的生态城市正在加快形成。

冬奥会赛会服务保障体系已形成

聚焦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河北省努力构建“两翼”发展新格局。全面落实“四个办奥”理念,坚持“简约、安全、精彩”,张家口赛区76个冬奥项目全部提前完工,冬奥测试活动顺利举办,全省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到2100多万,张家口首都“两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以筹办冬奥会为契机带动张北地区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介绍,冬奥会赛会服务保障体系已经形成。坚持“三个赛区、一个标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预案演练,精益求精做好交通、住宿、餐饮、医疗、志愿者等保障准备工作,努力让运动员和各方宾客享受到周到、细致和温馨的服务。交通方面,京张高铁建成通车,北京和张家口的交通时间缩短到1小时以内,同城化效应非常明显。住宿方面,已经签约了28家冬奥保障酒店。餐饮方面,制定严格标准,优选原材料供应基地,规范食材采购渠道和储运方式,确保饮食安全。医疗方面,确定了19家冬奥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了800余人的医疗保障团队。北医三院全面接管了崇礼区人民医院,新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冬奥提供有力的运动医疗保障。在志愿者方面,累计储备了城市志愿者1.4万余名,赛会志愿者近5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