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73期 >2021-06-15编印

粽叶香庆端午 品民俗话安康
刊发日期:2021-06-1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2-1.jpg

活动现场,大家展示包好的粽子。记者 唐建/摄

2-2.jpg

老党员王文亮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红色教育课。记者 党维婷/摄

又是一年端午节,挂香囊、放风筝、包粽子……城市副中心举办了精彩纷呈的节日活动,让市民一起庆端午、品民俗、话安康。

区文旅局:40场线上线下活动亮点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端午小长假期间,“品味端午 爱国情长”诵读活动在通州区24小时智能文化空间车站路站举行,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江宁现场朗诵《离骚》。

通州区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民间有“扒龙船”“吃粽子”“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习俗。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呼吁大家就地过节,通州区文旅局开展了“中医养生——艾草与艾灸”直播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蛋绘制)传承人带大家彩绘鸡蛋等40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丰富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线下活动、视频座谈会三种形式陪伴广大市民朋友们度过一个欢愉的端午假期。

西集镇:文艺演出唱响红色主旋律

日前,“‘粽’情话端午 红色运河情”通州区2021年“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文艺演出在西集镇文化广场举办。

活动中,通州运河朗诵艺术团带来诗歌朗诵《中国共产党颂》,表达对党的赞美和祝福之情,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拼搏奋斗的精神力量。来自通州本土的“老南关乐队”演奏的《红歌联唱》,悠扬的曲调中唱出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南泥湾精神。

活动现场,“粽”友们齐上阵,共同包粽子。有人拿粽叶,有人放米和蜜枣,还有人递马莲草,大家分工合作,动作麻利,不一会儿,一个个饱满的粽子就包好了。

据悉,此次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和工作中,为西集镇生态休闲科创小镇的建设增添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永乐店镇:老党员进校园讲“端午故事”

 日前,“忆屈原 学党史 听爷爷讲故事”活动在永乐店镇中心小学礼堂开讲。

“同学们都知道吗?我们现在过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台上,退休老党员、老教师王文亮抛出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是为了纪念屈原。”王文亮为同学们点赞,他从屈原的历史贡献、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的民俗文化讲起,并与当前的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

据了解,“听爷爷讲故事”是永乐店群众文化宣传品牌活动之一,“主要是通过各种节日,向广大群众宣传民俗知识,今年我们在各场活动中都融入了建党百年的党史知识。”永乐店镇宣传委员刘晓林介绍。

潞城镇:民俗巡回展 村民可“点单”

文化端午、寻美乡村。潞城镇依托“文明银行”平台,在全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端午节传统民俗巡回展行动。由镇级统筹民俗资源,组织开展民俗游园会,并邀请各村党支部书记及村民代表现场“点单”,将民俗资源引入各村,为群众送去民俗体验。

日前,民俗巡回展启动仪式在大甘棠村文化广场举行。第五代非遗糖画嫡系传人李会师、七彩缘编织专业合作社、五彩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岔道村睦邻客厅手工编织队及东刘庄村剪纸班现场展示传统民俗文化,并介绍可提供的服务内容,镇政府为其发放“文明银行”特约讲师聘书。现场,5位特约讲师共同揭开“端午传统民俗服务菜单”,包括糖画、制香囊、趣味剪纸、五彩面点、手工钩织等内容。

村民代表分别来到感兴趣的摊位“点单”。五彩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带来的芽苗菜和五彩面点唤起了大家的农耕情怀;岔道村睦邻客厅手工编织队展示的帽子、背包、围巾等深受妇女朋友的欢迎;东刘庄村剪纸班带来作品集,大家相互翻看点赞,有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垃圾分类主题、端午民俗主题等;七彩缘编织专业合作社展示精美的端午香囊;最受欢迎的是李会师现场制作的糖画,老鼠、马、龙等糖画作品栩栩如生,摊位前围满了观众。

据介绍,“文明银行”是潞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推行文明行为信用管理机制,存储百姓点滴文明行为,兑换符合群众期待的民生服务,并在镇级建设总行,村级建设分行,两级联动整合资源服务群众。

于家务回族乡:村民拼厨艺“为爸妈做道菜”

日前,于家务回族乡第四届家风文化节之“我为爸妈做道菜”清真专场活动在于家务村举办。

一大早,20位村民就带着原材料来到村委会开始忙活起来,大家边做菜边交流,互相学习技巧。油炸糕、豌豆黄、豆面年糕、艾窝窝、糖卷果、糖火烧……为了让大家感受到浓厚的回族文化气息,村里提前准备了10种清真小吃,请大家品尝。

不仅有好吃的,还有节目看。现场,来自北京天弘艺术团的演员们为村民们准备了杂技、魔术、歌曲等节目。

菜齐了,评委老师从“寓意、味感、质感、观感、营养卫生”等方面进行点评打分。村民们也当评委,一起品尝佳肴。村民尚阿姨说:“我最喜欢‘苦尽甘来’这道菜,不仅寓意好,口味也好,从来没想到苦瓜能做得这么好吃,活动结束后要跟选手好好学学这道菜。”

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于家务回族乡已经连续四年举办“我为爸妈做道菜”活动,今年也是第二届清真专场,充分展现了全乡各族群众尊老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

马驹桥镇:“爱心粽子”情暖烈士子女

粽叶飘香,情暖端午。在烈士子女史桂清家,马驹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新海南里社区居委会特地准备好了食材,与老人一起包粽子。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畅谈不同地方的端午习俗和家乡趣事,满堂欢声笑语。

据了解,史桂清的父亲是一名抗美援朝烈士,她的爱人也是一名老党员、退伍军人,两位老人现均已年过七旬。“党和政府一直很照顾我们这些退伍军人和烈士家属,现在的晚年生活很幸福很美满。”史桂清说。

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增进邻里情谊,马驹桥镇各社区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国风美仑社区活动现场,居民们捋粽叶、做漏斗、填糯米、压紧实、封口、扎捆,巧手翻飞,不一会儿功夫,三角形、枕头形等各式各样的漂亮粽子出炉了。大家把包好的粽子送给了社区老党员及物业工作人员。

通运街道:社区抗疫原创话剧端午节首演

端午佳节之际,由通州区委组织部、通运街道办事处联合出品的原创话剧《这些天,我们……》在通州区文化馆首演,为社区居民、一线的社区工作者献上一场文化盛宴。

该剧以通运街道所辖社区的真实故事为原型改编而成,以2020年春节期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以时间为主线串联起通运街道所辖社区下沉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工作人员毅然决然地放弃春节假期,与社区居民“四位一体”凝心聚力把疫情挡在社区外,悉心说服武汉归来的居民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规定居家隔离,巧妙运用全环节多元化方式调解邻里纠纷,帮助生活困难的居民重拾自信、自食其力,耐心劝说对新冠疫苗有误解的居民及时接种疫苗等一个又一个真实感人的小故事。

为在舞台上还原通运街道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的真实生活,剧中人物均由社区工作者、居民扮演。演员们克服重重困难,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从熟悉台词、剧情开始,逐步强化表演,最终将这部原创话剧呈现在观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