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热点总第171期 >2021-06-10编印

千里相聚 共话大运河
刊发日期:2021-06-1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张丽 刘薇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千年来,大运河一直在滋养着两岸人民,哺育着沿线城市,丰厚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和文化图腾。

 昨天,来自运河沿线八省市的媒体首次齐聚运河北首,正式成立广播联盟,担负起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的媒体责任,依托运河文脉,“多声部、齐声唱”,向世界讲好运河故事,擦亮国家文化名片。

 在昨天的论坛上,研究大运河文化的重量级中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大运河的传承与保护、流域的协同发展等深入交流探讨,为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大运河的国际影响力献计出力。

关键词:保护与利用

单霁翔:梳理出16项“文化景观”保护清单

提及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说,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是沿线运河儿女的乡愁。大运河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和驱动国家“一直进取”的文化基因,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华夏儿女责无旁贷。

究竟应该保护大运河什么,单霁翔梳理出16个方面的“文化景观”保护清单,包括保护沿线的自然景观、历史景观、建筑景观、工程景观、运输景观、河道景观、街区景观、园林景观、宗教景观、商业景观、民俗景观、民宿景观、生活景观、生产景观、艺术景观和城镇景观。涉及8个省和直辖市,包括大运河北京段、天津段、河北段、河南段、山东段、江苏段、安徽段、浙江段。

“大运河文化保护已经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我们要留住乡愁,让孩子们能在大运河沿线继续快乐成长,年轻人在这里找到适宜他们的生活,老年人还能过着和老朋友一起交往的日子。沿线喜闻乐见的活动要持续开展,传统工艺要得到传承。这就是我们今天保护丰富多彩大运河文化需要做的事情。”让单霁翔欣喜的是,北京市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以来,大运河保护从城市副中心一直延伸到了什刹海湿地公园、中轴线的万宁桥等地,运河沿岸呈现出的美景令人陶醉。

李长利:深耕运河文化助力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作为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平台企业,北投集团已在城市副中心承担项目超过150个,总投资约3800亿元,完成了副中心规划方案国际征集、棚户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绿心等重大项目建设任务。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台湖演艺小镇、张家湾设计小镇、老城双修、家园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及运营筹划。北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长利分享了传承运河文化,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他以北投集团建设运营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举例说,建造之初,主创团队就从历史文化研究着手,深度提炼运河文化元素,参照清朝《潞河督运图》画轴,通过故道遗址展示、历史情景再现,以及河岸生境重塑等方式,打造2.5公里长运河故道景观带,全方位展示运河文化的内涵。紧邻“绿心”的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也分别引用“古粮仓”“赤印”“船帆”等运河元素和意象,营造天光云影、水天一色的文化意境,体现运河文化基因。

“我们下一步将深耕运河文化,展现城市副中心的运河之韵、运河之美、运河之变,全力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为将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茂松:沿线城市要树立为大运河立传意识

“在古代社会,谁控制了水和粮食,谁就控制了国家命脉。大运河关涉水资源、粮食运输,直接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中科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谢茂松说,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通过大运河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延续发展。用文明史的视野来看大运河,我们就能更深入地理解大运河这一凝结国家治理与中国智慧的伟大工程。谈到传承大运河文化,谢茂松说,大运河沿线城市要有撰写大运河传的意识,给大运河书写沿岸史,把运河与人民紧密联系起来,梳理清晰大运河的历史文脉。

关键词:协同发展

汤一原:共建共享运河城市共同体

北京城市副中心依运河而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如何让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大运河文化,进一步擦亮这张城市金名片?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汤一原表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区域协同发展密不可分,要坚持规划先行,结合时代发展,努力提炼北京城市副中心独特的运河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核,推动大运河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使其与城市战略和现代社会有机融合。

同时,他提出,要加快大运河文化带上地标建设,提升大运河整体形象和区域价值,并不断创新文化发展模式,构建区域文旅品牌矩阵,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转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运河沿线城市之间协同共建、形成合力。衷心希望运河沿线城市携起手来,齐头并进,同向发力,共同谱写保护、传承和弘扬大运河文化的美好华章,共建共享运河城市共同体。”

陈喜波:协同发展必须用大运河引领

提及大运河的协同特质,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通州区大运河研究会理事、教授陈喜波表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离不开运河精神,北京在整个运河文化带上需要有协同示范效应,需要大运河的协同精神来引领。

大运河的流域协同是更大范围的协同,不仅限于京津冀区域,但京津冀地区要起到“协同先锋”的作用。陈喜波说:“大运河能够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地区,大运河更是最具有共通性的文化符号,它连接着都城文化、津门文化、燕赵文化。大运河文化在京津冀地区涉及面最广、凝聚力最强、认同度最高,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要用大运河来引领。”他认为,通州是运河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地区之一,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更要发挥协同发展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大运河博物馆

龙霄飞:让文物“说话”讲述大运河故事

大运河沿线有一批博物馆,各具特色,展示各地的运河文化和历史。首都博物馆党委委员、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龙霄飞透露,目前正在建设的首都博物馆东馆已经开始策展。建成后,将会更多展现大运河文化并增加观众互动空间,面积将占室内建筑面积近60%。

“传播大运河历史知识文化是我们的责任。”龙霄飞表示,今后将立足北京历史文化与首博馆藏,加深加大对大运河历史文化的挖掘,让更多文物“说话”,告诉大家大运河的历史知识。在展览方面,也将把所研究成果、收藏文物等,以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等方式生动立体呈现,让观众能直观了解大运河的历史文化。

孙辰霏:打造文旅融合的新高地

2006年10月1日,坐落于京杭大运河南端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这是中国最早一家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大型博物馆。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杭州)副馆长孙辰霏说,运河文化的未来思考主要体现在一种融合语境里。比如要做好文旅组织的融合,构建运河发展新格局。

“我们博物馆自2006年开馆以来,已经成长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运河博物馆。2020年是我们文旅融合元年,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和杭州市拱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融合,从结构框架上,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到一起做大文章。”她说,博物馆本身就是运河文化和运河旅游相融合的产物,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接下来,可以借助当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非遗保护两大热潮,深入挖掘资源,融入全域旅游,打造文旅融合的新高地。

张鹏:发挥小微博物馆优势 传播运河文化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为社会化运营,虽然建筑面积只有400多平方米,但参观人次却逐年上升,因为我们在运营中打造了一些品牌项目,比如将运河书会与各地出版社建立联系,组织新书发布会与读书会等。”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分享了自己在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他认为,越来越多的创新尝试,正激活更多的小微博物馆焕发活力,希望未来能发挥小微博物馆自身优势,把更多的大运河故事讲给观众。

宋慰祖:通过大运河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

北京市政协常委、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宋慰祖说,目前我国从南到北,已经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博物馆体系,其中包括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河道总督府、江苏漕运都院、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洛阳隋唐博物馆,还有正在建设的沧州运河非遗博物馆,以及今年正式命名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人们通过一个个博物馆,可以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总览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

“大运河南北交融,不仅仅是文化交融,在文化活动和文化形式上也有很多交融,那么如何把这样的文化展示到博物馆当中去?如何把博物馆的文创开发设计创造得更加丰富,让人们走进博物馆,体验运河文化,同时还可以去消费体验文化?如何用好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各种现代科技,建设成一个沉浸式、体验式的博物馆,更有益于传播运河文化?都是我们要好好思考的。”宋慰祖说,希望通过广播联盟,能够把大运河文化,把大运河的精神传播到更多国家,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之伟大。

□外国专家眼中的大运河

托马斯·哈恩: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激活运河遗产”,不仅包括运河本体的物态重生,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复兴与赋能。下好“运河复兴”这盘棋,就必须借鉴世界各国的宝贵经验,促进不同国家之间文明的交流互鉴。此次论坛上,大运河文化也吸引了来自国外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探讨。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历史学家、文化地理学家托马斯·哈恩以《美国运河水路后期生态政策及其对中国运河生态建设的启示》为题进行了发言。他以伊利运河为例,讲述了其在美国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及其如何在七十年代后,逐步由古水道变成如今的生态走廊的过程。他认为,廊道的保护与利用将在历史、文化、教育、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发挥无与伦比的作用,中国运河最符合全线性生态建设,应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做好文物保护、拆迁拆违、河道清淤、垃圾清理、生态修复等方面工作,规划运河河岸与分水岭建设,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大卫·巴拓识:建立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运河文明制度

如何让运河复兴这盘棋,通过国际间交流和共同研究来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大卫·巴拓识认为,运河使人、技术与自然完美结合,运河生态系统支持了沿岸农业与渔业的发展,还对减轻洪水灾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货物运输最安全、快捷的途径,促进着跨地区贸易发展。可以说,千年以来,大运河的历史就是中华文明成长的历史,运河已经成为中华文明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运河沿线还诞生了有地域特色的文明遗产,这些地方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经济资源。作为一个研究文化交流的学者,大卫·巴拓识倡议,建立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运河文明制度,在这个基础上挖掘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运河沿线的文化、贸易、技术、设施建设、新能源与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项目。“我相信人类的运河智慧在将来能聚集在一起,共同形成世界文明的大动脉,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民带来和平与美好的未来。”

Gail Zohar:通过镜头领略运河之美

听了中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来自以色列的北京广播电视台外语广播主持人Gail Zohar通过镜头带大家领略了运河北首的新面貌。

“大运河现在看起来真的很广阔,通州是五大水路的交汇点,我现在就站在这里,河道一路向东可以到达天津港,商人商品来来往往,联通五湖四海和世界各国……”住在通惠河畔的Gail Zohar用流利的中文讲述道。

说到所负责的外语广播,Gail Zohar坦言,对于外国人来说,外语台每出一个作品,都应该先了解好外国人对这个话题到底了解多少,了解什么,再设计媒体产品。她经常带家人或者外国游客去看大运河,还用心创作了一系列关于大运河的视频和节目,就是要让国外的观众和听众了解活生生的大运河,不是只存在历史课本里。“希望通过我们的创作视频,让更多人认识大运河,愿意来北京租一辆自行车,沿着大运河骑行,亲自领略运河之美。同时也希望能和一些国外的媒体机构合作,创作更多有关大运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