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69期 >2021-06-08编印

国内首座大型陆上LNG薄膜罐昨天成功升顶
10座储罐将为首都备11亿方应急气
刊发日期:2021-06-0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jpg昨天,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首座LNG储罐成功升顶。  (北京燃气集团供图)


本报记者 王天淇

       昨天,由北京燃气集团承建的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首座LNG储罐成功升顶,这是国内第一个采用薄膜罐技术建造的大型陆上LNG储罐。

       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整体计划建设10座LNG储罐及相关配套设施,投运后应急储备能力将达到11亿立方米以上,有效保障首都供气安全,同时辐射津冀地区,提高供气系统保障度和应急保障能力。

    

200分钟完成储罐升顶

       昨天上午10时30分许,距离北京240公里的天津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内,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现场,四个巨大的圆柱体储罐矗立其中。3号储罐里,4台鼓风机加足马力不停工作着,借助空气浮力逐步将拱顶“吹”至顶部设计高度,最终实现与罐顶承压环的连接。

       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一期工程建设4座储罐,此次成功升顶的储罐就是一期工程中的一座,其余三座也将于六月底前全部完成升顶作业。

       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副经理罗祥平介绍,储罐升顶作业是大型LNG储罐安装施工中难度相对较大、工艺也较为复杂的重要工程节点之一。储罐拱顶重约849吨,拱顶结构跨度长达84.85米,拱顶顶升标高56.227米,前后历时200分钟成功升顶。“这也标志着一阶段土建施工完工,全面转入内罐施工阶段,预计2022年底一期工程将全面完工投入使用。”罗祥平表示。

       将穹顶结构这一与足球场面积相当的“巨无霸”从地面用气压顶到高空,相当于完成一次“乾坤大挪移”,如此高难度的作业是如何实现的?

       罗祥平介绍,作业开始前,项目团队采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LNG储罐罐顶气升顶技术”工法、“大型LNG接收站工程成套施工技术”“储罐罐顶气顶升密封装置”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气压升顶设计与施工动态连接,全面保障气压升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进行升顶作业时,现场各专业人员依靠浮力、提升力将储罐拱顶和铝吊顶顺利提升到安装标高位置。

   

项目一期工程将于2022年投运

       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是国家督办的首要工程,是国家天然气保障体系中重要一环。同时,也是积极响应北京市政府《民生用气保障责任书》中要求“2022年,城市燃气企业要形成不低于其年用气量5%的应急储气能力”的具体举措。“预计到2025年,北京市天然气消费总量将突破200亿立方米,城市燃气企业相应的应急储备能力应不低于10亿立方米,该项目总储备能力完全满足这一要求。”北京燃气集团董事长李雅兰表示。

       记者了解到,作为北京燃气集团历年来承接的最大项目,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接收站、码头及外输管道三个部分。接收站建设10座LNG储罐及相关配套设施,应急储备能力将达到11亿立方米以上,最大气化外输能力为6000万立方米/天;建设1座LNG船舶接卸码头,设计接卸能力为500万吨/年;新建一条外输管道,途经天津、河北两省市,终点为北京市城南末站,线路全长预计215公里。

       该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同期建设、分期投产”原则进行建设,一期将完成1座LNG码头、4座储罐及配套工艺设施、外输管线建设,计划于2022年底投产运行,届时将实现设计应急调峰能力;二期建设4座储罐,力争于2023年底完工投运;三期建设2座储罐,力争于2024年底完工投运。

       截至目前,项目一期工程接收站工程的桩基施工一标段预应力管桩累计完成27.65%,储罐一阶段储罐墙体施工稳步推进,储罐二三阶段已完成6座储罐2406根桩基施工,目前正在开展桩间地坪施工。

    

首都能源供应将更加安全有保障

       据了解,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的一大亮点是首次在国内采用薄膜技术建造大型陆上LNG储罐,创造了国内第一。

       项目的10座储罐中,有8座采用薄膜技术建造。与传统的镍钢储罐相比,薄膜罐内罐施工将节约近90%的钢材,以20万方镍钢储罐为例,同等条件下单罐便节约钢材2400吨,同时在外径不变的情况下,储气容量增加10%。

       该项目投产后对京津冀地区的能源、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天然气在北京市能源结构中占比已达到34%,是城市运行的基础性能源,项目建成后,将更好地满足天然气季节性需求,保障首都能源供应更加安全。”李雅兰表示,此外,项目外输管道途经天津、河北至北京,辐射京津冀地区,是加强提高供气系统保障度和应急保障能力的有效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