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168期 >2021-06-07编印

潮白河畔六烈士
刊发日期:2021-06-0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JPG

大沙务革命烈士纪念碑园区肃穆整洁。

本报记者 王军志

大运河,远者若近,古者若今。大凡历史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岁月怎样把往昔大运河畔的那种粮船云集、舟船如织、人声鼎沸、桨帆当歌等往昔的繁华和鼎盛,一点一点消磨殆尽,抑或是诸如张家湾古城、路县故城等早已战火洗礼只剩荒台废基,可我们总能在这往事如烟中,寻觅到这座千年古城留存下来的履痕和文化印记。解读通州这座千年古城的风仪,并不只是对诸如燃灯佛舍利塔、漕运码头等古老景物俯仰浏览,实际是在对其文化的不断摄取。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千年通州文化历史中,红色文化也是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环。

今年4月份,市文物局公布了《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包括2111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和158处不可移动文物,通州区就有4处不可移动的文物上榜,分别是通州兵营旧址、平津战役指挥部宋庄旧址、二四九炮校旧址和大沙务革命烈士纪念碑。

这4处革命文物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中共党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中,大沙务革命烈士纪念碑历史意义深远,它见证了革命烈士与国民党反动派的英勇斗争,“潮白河畔六烈士”的故事传颂至今。在大沙务村几代村民的爱护下,革命烈士遗志得以不断传承和传递。近日,记者前往大沙务村实地探访,感受那自烽火岁月传承下来的革命精神。

□初心   

纪念碑守护者一守就是74年

大沙务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通州区西集镇大沙务村东北方向的潮白河南岸。高坡之上,六烈士纪念碑坐落在园区内中间靠北的位置,正对坡前静静流淌的潮白河。

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此处位于三河、香河、通县三边的区域就成为革命斗争前沿,是抗日游击区。北京物资学院教授陈喜波介绍,西集镇大沙务村是通州区远近闻名的“红色村”,村里的“潮白河畔六烈士”纪念碑见证了通州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一直是全区有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座碑是为了纪念在解放战争中牺牲在潮白河畔的六位烈士而修建的。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破坏解放区的土改,向贫雇农进行了残酷的反攻倒算,广大的贫雇农和土改小组的战士们为了保卫胜利的果实,同敌人展开了英勇无畏的斗争。老前辈们不畏艰险,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和过去。”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1969年,大沙务村建水泥质纪念碑,1984年复建。

走进园区,迎面可见两层水泥台,上建圭首水泥质纪念碑,碑上居中纵刻描红隶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区委党史办工作人员史圣洁介绍,近年纪念碑外围又增设围墙、修缮大门,栽植松柏等。修葺一新的大沙务革命烈士纪念碑园区更显肃穆整洁,方便社会各界前来学习吊唁、缅怀先烈。大沙务村村民郭春燕也告诉记者,三年前,民政部门特意在碑两侧分别栽种了六棵松树,以此来纪念六位烈士的英雄事迹。

从清明节开始,来大沙务革命烈士纪念碑吊唁祭奠的各界群众不断。清明节时,一位耄耋老人蹒跚而来,放上一束菊花,默默扫净碑前空地,静静而立。他是西集镇大沙务村现年84岁的孟广岭老人,这是他坚持为烈士扫墓的第74个年头。提起这位老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王兰军感叹不已:“老人默默守护着六烈士纪念碑,这一守就是74年。每年他都坚持来纪念碑前清除杂草,擦拭墓碑,扫除落叶。”

上周,记者在大沙务村见到了孟广岭。84岁的孟老爷子拄着拐杖,行动缓慢。在他慢慢而清晰的讲述中,当年的情景再次展现。

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破坏解放区的土改,开始进行残酷的反攻倒算。土改小组战士白永泉、贾德正、王大宝、刘森、周孟术,还有小杨同志为了保护村民,掩护工作队转移,以一个碾棚为掩体,同国民党政府保安队300余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后六位战士壮烈牺牲。

“那年我刚好10岁,还是儿童团的团员,亲眼目睹几位烈士被残忍杀害,吓得哇哇直哭。”时至今日,孟广岭回忆起当年情景,仍然眼眶泛红,“所以我一直告诉青年人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采访中,孟广岭非要和记者一起再到烈士纪念碑前转转,虽然其家人心疼他年迈腿脚不便,可他还是执意到纪念碑前讲述这里曾发生过的故事。

大沙务村在大堤的东南方向,孟老在大堤上驻足,他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潮白河经常发大水,村子由河滩迁到了现在的位置。“你看现在条件多好啊,家家都有汽车,村里很多人都在城区买了房子搬走了。可是我很喜欢这片土地,哪好不如这里好啊,我这辈子得陪伴着他们。”孟广岭喃喃说着,抬起胳膊缓缓地指向六烈士纪念碑的方向。顺着他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几百米的河滩旁,树木成行、郁郁葱葱,国槐、油松、白皮松等一片绿意葱茏。放眼望去,远处香河县高楼清晰可见,眼前的潮白河就像一条蓝色丝带,镶嵌在这片土地上。夕阳西下,站在大堤四望皆风景,当年硝烟战痕早已消逝不见。但在树林中,仍隐约可见大沙务纪念碑轮廓。

在纪念碑前,孟广岭整理衣衫,认认真真地鞠了个躬:“我又来看望您们了。”

□事迹  

 六战士英勇斗争壮烈牺牲

在孟广岭的讲述和党史部门的记载中,六烈士的英勇事迹让人唏嘘不已。

1947年,中国的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要来临。华北战区冀东区党委,向所属各解放区下达了土地改革复查的指示。通县县委针对本县早期土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分析研究并制定具体复查计划。针对当时潮白河对岸香河境内的国民党军队经常过河骚扰解放区的情况,县委选派了18名精明强悍的武装工作队员,在队长于学义的率领下,秘密进驻大沙务村,把守解放区的这个东南门户,监视河对岸国民党军队的一举一动,保障大沙务一带十几个村庄复查工作顺利进行。

当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凌晨,香河县保安第十九总队纠集一个营约300余人的兵力,偷偷摸进大沙务村,一路沿潮白河西岸向武工队驻地扑去,一路穿过村子中街向东北角包抄。敌人根据告密情报,很快发现了武工队队员居住的房子和院落,武工队驻地被迅速包围。武工队在队长于学义的指挥下立即组织火力突围。

于学义率领队员向西突围,队员白永泉、贾德正、王大宝、刘森、周孟术,还有小杨同志为了掩护其他同志转移,占据碾棚后,用步枪和手榴弹组成猛烈火力阻击敌人。短暂时间里,武工队其他同志安全转移了,而碾棚前却依然在鏖战,很快白永泉、贾德正的子弹打光了。只听身负重伤的小杨喊了声“快撤!”便率先抱枪滚出碾棚,跌到土坡下。贾德正、白永泉想等敌人进来引爆地雷同归于尽,但万没料到,等敌兵冲进来,按动地雷机关时发现这是颗哑雷。二人随即被捕。

跑到潮白河岸边的刘森、王大宝、周孟术将文件挎包沉入河底,向河对岸泅去。但追敌赶到,一片枪声后,鲜血染红了潮白河水,三位战士壮烈牺牲。

敌人返回时,突然一颗子弹从一片草丛中射出,随后敌人也向目标开枪。当枪声平息后,才发现是一名身着灰色军装、浑身是血已经牺牲的武工队战士。他就是年仅20多岁的小杨同志,在最后时刻他把仅剩的子弹打向了自己。

敌人返回大沙务村的当天夜里,凶残地将贾德正、白永泉杀害,两名武工队队员壮烈牺牲。

“村民自发地在六位烈士牺牲的地方,立了一块简易的纪念碑,纪念牺牲的六名武工队员。刘森、王大宝、周孟术三名烈士牺牲后,村民还在河里寻找他们的遗体,但那时候潮白河比现在还宽,水势也很急,最后没有找到。”说到这里时,村民郭永鹏语气里带着遗憾。

□传承  

青年“红色讲解员”追寻铭记革命精神

潮白河水静静流淌,革命精神不断传承。

年轻的郭永鹏在镇里上班,驻村后成为守护“潮白河畔六烈士”纪念碑的一员,并当起了“红色讲解员”。“我生长在大沙务村,从小就听老支书周宝奎和老村长孟广岭讲述大沙务六烈士的事迹。现在,接力棒传到我们年轻一代,我们也要通过讲述,让前来缅怀烈士的人们记住烈士的事迹,让更多的人铭记那段历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郭永鹏说。除了他,村里组织起了一支青年讲解队,几位村里的年轻人都成了“红色讲解人”。郭春燕就是其中一员:“革命先烈的故事讲不厌,能够讲述六烈士的故事,是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我的激励。作为大沙务村的村民,我有义务把发生在我们这里的革命故事讲好,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接力,为党员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几代大沙务人,在这片土地上守护着六烈士,守护那段红色历史,更是守住一个国家和民族血液里那股荡气回肠的信念。孟广岭告诉记者,现在他的子女们也自愿加入了讲解员的队伍,只要有社会各界人士来这里祭扫,他们都可以来当义务讲解员。

年轻人对红色精神的积极追求,是对革命烈士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如今,曾参与并见证过那段历史的当地村民越来越少,但“潮白河畔六烈士”的故事却被传颂得越来越广。

在传承红色精神方面,陈喜波也建议,铭记传承六烈士的英勇事迹和可贵精神,可以通过各种载体传播六烈士的英雄故事,把它当做重要鲜活教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梳理烈士纪念碑相关资料并整理成文本资料,以专栏展板、专题讲座、现场体验、编印教材等形式开展活动。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徐景发表示,目前正在探索英烈精神弘扬新路径,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已与区委党史办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同步推进线上平台推广和线下宣教活动,大力发掘全区革命遗迹和流传下来的英烈的故事。下一步,还要将烈士的事迹整理成音像资料、编辑成书发给学校、驻通部队等人群,在全社会营造尊崇英烈、学习英烈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

记者从通州区委组织部了解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区委组织部联合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区委党史办、区档案馆制作推出了“重走红色记忆、追寻红色回忆、重温红色故事”系列宣传片,每天推陈出新,通过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大力宣传通州区红色遗迹和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激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同时,记者还从区教委了解到,梨园学校、官园小学、临河里小学等也根据通州区革命英烈的事迹,彩排了《大沙务六烈士》《平家疃游击队》等红色儿童话剧,将在6月中下旬,为驻通部队官兵、城市副中心工地建设者、养老院老人等人群公益演出。让孩子们讲好通州自己的红色故事,诠释每名英雄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