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普门寺侧柏
桧柏
国槐
槐育椿 摄影 党维婷
本报记者 曲经纬
沿着京通、广渠两条快速路从核心区通往城市副中心,都要从朝阳区最东端的高碑店乡穿乡而过。高碑店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扎根这片土地的古树名木历经寒暑变迁,静静矗立,见证着通往城市副中心廊道绿意蔓延,生机勃勃。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廊道两侧还“隐藏”着古菩提、桧柏、槐育椿、侧柏和国槐五种尤为有趣、特殊的古树。它们不仅是当地丰富生态资源的缩影,珍贵的植物文化遗产,更留住了十里乡亲的浓浓乡愁。
一树菩提一树花。初夏时节,通惠河畔园区中一株310多岁的古菩再入盛花期,引来不少市民打卡。远远望去,这株十几米高的菩提古树枝干向天空伸展,枝头上串串乳白色花簇盛放如云,映衬在周围一片仿明清风格古建中,散发幽香阵阵。
老树繁花,颇为不易。为了保护它,养护人员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园区环境部经理李建说,2016年园区就联合古树复壮公司专家为它做了首次全面体检。“之前古树营养有点跟不上,前年还遭遇病虫害。我们重新填补土壤,安装自动排水系统,连续两年做全身消杀、灭虫,围绕树根还开辟四条复壮沟,让它更强壮。树大招风,前年我们又专门做了树冠牵引,一般的大风天气都不怕。”一番精心护理,去年菩提古树主干上长出两条新枝杈。今年,养护又有新动作,李建团队发现菩提树出现腐烂病,修剪伤口难以愈合,立马组织专家团队为它“号脉”抹药,同时更换土壤及地被,涵养水源。如今,眼前这株古树再度容光焕发。
就在菩提广场,东侧一排绿树犹如卫兵夹道欢迎八方来客,甚至比菩提树还高。其中三株因为粗壮的树干脱颖而出,它们也是园区古树——桧柏,已经110岁了。
“这些桧柏比菩提要皮实得多。它们喜光、喜温凉,北方常见。”李建从小生活在这里,自有记忆以来,这三株桧柏便与菩提相伴生长。“当时树下还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小孩都围着这些树嬉戏打闹。”
三十多年过去了,小时候围着古树玩耍的孩童如今成了园区绿化养护人。在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这些“看”着孩子们长大的古树,在人们的关心爱护中,继续扎根守护这方乡土。每年,李建和同事们都格外关注这几位“老邻居”,就像照顾儿时的玩伴。“这三株桧柏很结实,长势喜人,平时注意修枝剪叶,按季打药除虫即可,不费什么劲。”李建说。
向东行,便是通往城市副中心廊道上的名园——通惠·水谷,B区育秀谷中孕育着一株百年奇树“槐育椿”。近百年前,一棵椿树种子恰巧落进一棵槐树的树洞中,自此槐树用宽广的胸怀接纳了小小的椿树种子,椿树种子也用力突围开枝散叶,形成了合生树“槐育椿”。如今,“槐育椿”也成了水谷的图腾和标志。
水谷环境部经理唐续金和团队负责养护这株奇树。“两种树长在一起无论水分、养分、地上和地下空间都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养护时既要保证树势旺盛,又要协调它们之间的强弱状态,尽可能平衡两树长势。”唐续金说。
可惜的是,刺槐主干树皮一半已经死亡,一旦刺槐主干碳化腐朽,必然威胁到椿树的稳定。目前,刺槐裸露出的木质部分已做防腐固化处理,用来支撑整树重量。沿着树干望向树冠,枝繁叶茂掩蔽下的是4处曾经出现腐烂的剪锯口。“这是伤口,如果不管它,雨季就会加深腐烂。所以我们模仿刺槐自身纹理修复剪锯口并防腐固化,美观又防水。”唐续金说。为了给“槐育椿”增加营养,沿着树的四个方向还分别挖了复壮沟。经过一年养护,刺槐已萌发出13条新枝。“椿树也‘胖’了,从它的愈伤组织向外延展生长了一厘米!” 唐续金欣喜地说。
在号称人文谷的水谷E区,“藏”着一座从未对外开放的庙宇——普门寺。普门寺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现存正殿、南北配殿,风格尽显辽代契丹遗风。在其红墙灰瓦之间,矗立着一株侧柏古树,现今也有150年的树龄了。侧柏高约16米,胸径约44厘米,树冠繁盛,荫凉一片。这棵常见于北方的树种,长势一直不错,无需特别呵护,但唐续金也不时过来看看。
夏风拂面,这条通往城市副中心的廊道两侧,绿意融融。其中,如明珠点缀的古树,不仅出现在产业园区、山水名园,也见于普通居民的生活圈。
高碑店北花园社区6号院就有一株树龄187年的国槐。北花园社区书记王洪来是本地人,打小在这儿生活,已经几十年了。他说:“这株国槐见证着全村老少从平房搬上楼房。直到现在,小区里很多老人还是习惯到这棵树下乘凉休息。”
这株国槐相当粗壮,两个成人展开双臂也未必抱得住,树冠丰茂如一团墨绿浓云,但几年前,这棵树一度“病危”。
负责养护的小区物业环境部主管邵民告诉记者,这株古树曾遭受白蚁危害,部分枝干中空,加上一些腐朽树干未及时清除,表面长满真菌,诱发病虫害,当时树况非常糟糕。物业进驻小区后,足足用了3年时间才扭转古树弱势,期间请专家会诊施肥,开展病虫害防治,并拆除了树下的水泥台复壮固根。如今,这株古树又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