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61期 >2021-05-27编印

明确72项绿色施工措施 推进重大工程绿色建设
城市副中心打造绿色施工国内样板
刊发日期:2021-05-2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11.jpg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效果图。

本报记者 关一文

昨天,北京城市副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绿色建设、技术创新的成效做法。未来,城市副中心的大型公共建筑都将达到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并在能源使用、碳排放控制、生态示范等方面树立“副中心样板”。

绿色施工指导意见发布72项措施

据了解,城市副中心管委会建管局、城市副中心工程办近日制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共提出了贯穿于工程项目招投标、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移交、保修全过程的72项绿色施工措施,进一步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低碳高质量规划建设。

据城市副中心工程办总工程师陈晓峰介绍,指导意见提出五项基本目标,包括严格执行高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新建政府投资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实施装配式建造方式,降低施工现场垃圾排放量,减少施工现场用工量,提高质量和建造效率;优先采购全寿命期中环境影响小、环境绩效优的绿色建材,鼓励采用预制构件、整体卫浴、模块化内装产品,装配式机电产品等标准化部品部件,实现建造过程绿色化;实施碳排放策划,在工程规划与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碳排放控制,合理确定碳排放水平,制定合理碳排放控制目标,助力副中心率先实现碳中和;优先选用先进、适用、经济的绿色建造技术,打造绿色施工科技示范项目、绿色施工样板工地,为推进绿色建造提供实践依据。

据了解,指导意见对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职业健康要求和生活区节能指标控制等内容都明确提出了严格的量化指标和工作措施。资源节约方面,主要包括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的目标控制和量化指标。如节地提出施工用地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的要求;节能提出使用现场500公里以内的建筑材料采购量占比不低于70%的要求。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场界空气质量指数、施工噪声控制、建筑垃圾减量控制、有毒有害废弃物控制、污废水控制与水资源保护、油烟废气控制、施工现场落实“六个百分百”等七个方面的环保指标控制要求。从业人员职业健康要求方面,严格规范个人安全防护和教育培训,如提出现场个人防护器具配备率和新进场人员安全培训率必须达到100%。施工现场生活区节能指标控制方面,针对临时设施、节电、节水提出指标要求。对生活区临时设施标准化设置、公共节能节水设备和措施都进行了严格规范。

此外,指导意见还将信息技术应用贯穿绿色施工过程。将通过落实指导意见,推动重大项目创建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扬尘治理“绿牌”工地、达标免检工程和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评定、绿色施工科技示范项目评定等,推动副中心工程创建绿色施工国内样板和典范,发挥带头引领作用。

东六环入地改造打造“高线公园”

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隧道段目前正在进行盾构始发掘进的最后准备工作。首发集团、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处负责人何历超介绍,东六环改造工程完工后,将地面原六环打造“高线公园”,预计增加绿化面积约50公顷,新增绿化每年可吸收约23万吨二氧化碳,20年内可吸收约460万吨二氧化碳。

据了解,东六环改造工程利用超大直径盾构解决了高等级交通道路在城市区域引入地下对城市本身和对市民带来的生活、工作环境的诸多影响,对其他高速公路向市内延伸产生示范效应,为解决大城市交通病提供一条有效解决方案。

在空气治理方面,项目利用始发井、中间井和接收井设置3处通风排烟竖井,配备国内最先进的空气净化设施,经过处理保证隧道内空气满足排放标准,实现低碳环保排放;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对隧道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一氧化氮化合物浓度、能见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变化值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软件系统与风机进行联动,实现通风智能控制。

在隧道照明方面,采用智能控制方式,对照明灯具进行逐盏调光控制,按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交通量变化调节隧道入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的亮度水平,按交通量变化调节基本照明的亮度水平,从而使得隧道照明更加科学合理,获得节能效果。

在隧道施工中使用的“京华号”、“运河号”两台超大直径盾构机均为“中国制造”,在世界同行业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在隧道盾构主体结构最大限度采用预制构件,一是现场原始现浇作业极少,不仅减少了施工带来的噪音、垃圾污染,告别传统印象中工地尘土飞扬的场景,而且模具和生产设备皆可重复利用,最大限度节约了资源和成本。隧道施工所用通勤车辆尽可能采用新能源电动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城市副中心站内部实现冬季近零碳排放

京投公司、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公司副总经理李志刚介绍,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采用中深层地热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和市电与光伏发电、电制冷与冰蓄冷等能源供给系统,在保证用能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大量节能,枢纽项目地上地下工程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枢纽内部实现冬季近零碳排放。

在构建绿色环保交通方面,预留城市航站楼,优化枢纽布局和换乘系统,每天可为单向47万人提供安全快捷、舒适智慧的公交出行;多次优化规划设计,枢纽地下建筑由4层改为3层,节约投资近百亿元;构建集约化、智慧化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高质量”。

枢纽在设计建设中还格外关注绿色出行系统。“优先区域内慢行系统,绿色出行比例达90%。副中心枢纽运用大数据、5G等技术智能化微导向系统,并提供城际铁路与轨道交通的‘安检互认’,便利换乘路径。”李志刚表示,按照计划,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将于2024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可实现京津冀都市圈1小时内到达,国际机场和首都核心区半小时抵达,副中心区域10分钟内到达。

据了解,副中心枢纽将2条城际铁路车站、3个地铁车站、公交车站等集成一体,通过下沉广场与共享空间设计,将地下空间地面化、室内空间室外化,打造自然、舒适、宜人的地下阳光枢纽;地面规划三轴三带的空间结构,构建“城在园中”的魅力街区。

地铁直通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

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项目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三大建筑已经全都完成混凝土主体结构。

北投集团重大项目总监、三大建筑项目部总经理陈宏达介绍,项目实现了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共享配套设施及轨道交通预留车站五个单体建筑一体化设计建设的模式创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游客可从地铁换乘站经由三大建筑共享配套设施直接进入三大建筑参观游览。

剧院项目充分运用BIM技术实现参数化设计与数控生产加工,利用BIM可视化、参数化、信息集成优势,将剧院的各阶段建设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实现“所见即所得”。本项目BIM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基于物联网、智能设备应用技术和5G等多项前沿技术,在结构施工、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传统领域得到全方面的应用,实现了绿色建造技术迭代升级,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勾勒出切实可行的路线图,为现代化大剧院智慧运营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运河博物馆对标国际一流博物馆进行设计建设,具有馆藏文物安全保护措施等级高的特点。博物馆结构设计方案按照罕遇地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采用先进的隔振技术,通过满布在结构柱上的242个隔振支座,将博物馆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分离开。通过安装抗震支座,使建筑最大水平位移变形能力达到1.2米,发生地震时能够有效消减74%的地震力,最大程度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室内重要设施和文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