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47期 >2021-05-08编印

中仓社区摄影爱好者赵德林
用镜头记录城市副中心正能量
刊发日期:2021-05-0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陈冬菊

早晨8点刚过,家住中仓街道中仓社区的赵德林就带着他的“老伙伴”——照相机出去“干活”了,一天形影不离。作为一位资深的摄影“发烧友”,赵德林的相机不光定格了许多美景,更成了社区生活的“记录官”,小区环境提升、垃圾分类、党员活动,都在他的相机里“留档”,特别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更是坚持拍摄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抗疫近5个月,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照片。

老赵今年63岁,爱好摄影10多年,拍遍了通州的大街小巷、公园美景。近几年,他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忙碌、志愿者的热情服务、居民齐参与社区环境提升,这些都在他的拍摄“工作”范围内。

特别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看到社区工作者冲锋在前,志愿者勇于无私付出,老赵便决定要把这些“正能量”都记录下来,从去年1月底开始,坚持每天拍摄社区防疫“剪影”,一直持续到了去年6月。

“疫情发生后,我主动向居委会申请做志愿者,利用自身的特长,每天戴着口罩、背着相机,不停地辗转在辖区卡口。”在老赵拍摄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照片中,有分发资料的,有在卡口吃泡面的,有雪天值夜岗的,在帐篷里负责记录的,测体温、查看证件的,也有送物资的,组成了一幅幅全民抗疫的“相册”,至今再次翻看,仍令人感动。

扛着十几斤的设备,对于年过六旬的老赵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他从未抱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跟这些守在一线,每天24小时几班倒的工作人员比起来,我这点辛苦根本算不得什么。”

每天拍摄完后,老赵都会把照片进行整理,挑选好的发在社区居民及党员群中,让更多人理解支持社区防疫工作,自觉筑牢抗疫防线,也为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辛苦付出点赞。

如今,老赵拍摄的题材越来越广泛,他和自己的“老伙伴”已不局限于做社区生活的“记录官”,更要做城市副中心变化发展的“记录官”。出门见绿、起步闻香、野鸟“光临”的城市副中心“生态美”,道路四通八达、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民生改善的城市副中心“生活美”都成了老赵积极去“捕捉”的镜头。“摄影是我的爱好,我也更愿意利用这个特长,发挥余热,拍摄更多的家乡美景和幸福生活。”老赵充满期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