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以大运河闻名天下,千里舳舻风靡全国。那么,有漕运就必然得有仓储,中仓、后南仓等就是当年的粮仓。
其实,通州在金元时期就已经有了十几余处仓储。当年,北京城的粮食来自全国各地,就先储存在通州,因为通州作为当时的交通枢纽非常方便。而到了明代,通州交通枢纽的地位可以说达到了巅峰,明清时期的仓储在新城和老城中都有分布,尤其是明朝朱棣迁都北京后,仓储开始发展。
其中,中仓就是明代迁都后建造的,到现在有600余年历史了。据考证,正统元年(1436年)定通州五卫仓名,规定城中、城内东、城外西者分别为大运中仓、大运东仓和大运西仓,但此时各个仓储徒有其名,漕运粮食多不能存。于是对大运西仓进行扩建,景泰元年(1450年),新城建立后将大运西仓纳入城中。景泰四年(1453年)又扩建大运中仓,天顺四年(1460年)又在西仓南侧增建南仓。
明中期,通州仓储建设达到鼎盛时期,形成大运中仓、大运东仓、大运西仓、大运南仓四大仓储横跨新老通州城的空间分布格局。到雍正期间,大运西、中、南仓的仓廒数达到403座。清中期以后,通州仓储日渐衰落。而现在东仓(1563年并入中仓)和西仓已经消失殆尽,而仅留下名字的还有后南仓和中仓。
中仓街道附近承载了老城区绝大部分回忆。比如,十八个半截胡同、博物馆、西海子公园、三庙一塔景区均在这里,不少将军、文人也都出自这里,可谓是人杰地灵。
后南仓这个名字并不是说这个地方在南仓的后面,而是南仓在大运西仓、中仓、东仓之后建立,按照时间顺序被称为后南仓。
如今经常被摄影师拍照的大光楼,就是专门的验粮楼。当然,最早的大光楼已经被烧毁,现在是在旧址附近重建的。当年,在这上面就能看见漕运盛况,当时亦有按察使在看完运河盛景后挥毫写下对联“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现在还在大光楼上挂着。
(区文旅局发布)(代金光 赵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