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145期 >2021-05-06编印

300余个重点工程节日不停工
5万余“筑城者”坚守城市副中心建设一线
刊发日期:2021-05-0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JPG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被称为“文化粮仓”的城市副中心剧院工程实现混凝土结构全面封顶。    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记者 陈强 赵莹莹 刘薇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副中心,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舍弃了“五一”小长假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上过节。他们就是坚守在300余个重点工程工地上,只争朝夕、保障施工进度的5万余名城市副中心建设者。

新船闸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是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特色。按计划,今年6月,北运河通州段40公里河道将实现全线通航,市民可乘船领略运河风光。为了确保船舶行得稳,目前河上正在新建甘棠、榆林庄两座新船闸。

两座新船闸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正在进行闸门调试和景观绿化等工作。“进入工程收尾阶段,现场共有13个工种在同步作业。”甘棠船闸现场负责人宋国雨说,“五一”小长假期间,工地上有200多名工人坚守,能实现“一天一个节点”。位于甘棠闸下游的榆林庄船闸,施工工艺、运行方式与甘棠船闸类似,目前也已进入工程收尾阶段。不同的是,榆林庄船闸上方,还建有一座横跨船闸的交通桥,预计5月底前可完成桥面吊装,实现通车后,榆林庄闸将形成立体式的交通体系。

与两座新船闸现场繁忙的施工场景不同,东六环入地改造现场却显得有些安静。“节日不停工,为的是争分夺秒调试两台静待始发的大型盾构机。”曾参与武汉地铁8号线下穿长江盾构施工的中铁十四局东六环改造项目盾构副总工程师孙长松说,相比传统地铁隧道使用的6米、8米、12米级别盾构机,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使用的16米级“京华号”“运河号”盾构机对操作手提出了更高要求。“掘进过程的盾构机方向纠偏,小盾构机可能误差达到5厘米后操作手才进行纠偏,但在‘京华号’‘运河号’上,一旦超过3厘米就必须纠偏。盾构机每分钟都是高速运转,留给纠偏处置时间只有不到1分钟,而这只是一个参数,操作手还得同时关注注浆量、注浆压力、掘进速度、地下水压等数十个参数,要求操作手必须高度集中,容不得有半点失误。”

首发建设公司副总经理乔培贞介绍,项目预计2023年底竣工,将通过入地改造措施,弱化目前六环路过境通道功能,把过境货运交通疏导至外围高速公路系统。同时,入地工程完工后,东六环两侧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也将加强,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原有的东六环将改造为慢行交通及绿化公园,进一步美化城市空间。

“文化粮仓”初露芳容

占地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里,春花节系列活动正在进行,游人们拿起相机,随手一拍就是万紫千红。与公园内春意盎然的风光不同,在西北部的市民文化休闲组团,被称为“三大建筑”的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建设现场,却是塔吊林立的壮观场面。

“五一”期间,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被称为“文化粮仓”的城市副中心剧院工程实现混凝土结构全面封顶,将转向钢结构施工。

城市副中心剧院设计理念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建筑外立面,选取帆船为设计元素,形成动感活力的屋顶轮廓线;建筑内部,音乐厅、歌剧院和戏剧院如同三座“文化容器”,让艺术在此生根。观众也可在建筑内部远眺窗外北运河的美丽景致,感受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剧院是城市绿心三大建筑中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北京建工城市副中心剧院项目总工付雅娣说,工程建设融入了数字建造的理念,不仅对观众视线、安全疏散、声场效果等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还对施工各阶段开展了可视化模拟,搭建起一座数字剧院。

“为了实现‘今年上半年主体结构封顶,年底前外立面亮相,明年底实现工程竣工,并交付业主单位筹备、布展’的目标,这个假期,有6000多名建设者坚守一线。”北投集团“三大建筑”项目部副总经理沙钢说。

“三大建筑”项目部里有一座沙盘,清晰地展示着剧院、图书馆和博物馆C字形的布局。三座建筑围出的地面广场,未来有什么用途?沙钢介绍,这是共享配套设施项目,目前一座同台换乘地铁站正在紧张施工,通车后,乘客不用出地面,通过地下的共享空间就能从地下进入剧院、图书馆和博物馆。此外,市民通过这个共享设施,不仅可以逛商业街、看电影、进行各种文化体验,还能探访运河故道、小圣庙遗址公园,走进毗邻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

综合交通枢纽开始主体结构施工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02标段最后一根桩基日前建设完成,标志着该项目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按照计划,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将于2024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可实现15分钟直达首都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

02标段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主体结构施工,即在既有桩基施工的基础上,开始整个铁路站房区的建设。相关负责人宋筱说,铁路站房区占地19万平方米,采用地下三层设计,其中,地下一层为进站厅,地下二层为候车厅,地下三层为站台层。

“由于基坑周边临近大量市政管线、建筑物,需要将常规的地下结构施工方法次序颠倒过来。”宋筱说,项目部使用了“逆作施工”的方法,即先建地下一层、再建地下二层,最后建地下三层,虽然增加了施工难度,但用正式的主体结构代替了传统基坑工程中的临时内支撑结构,不仅减少临时支撑所带来的废弃结构,也提高了工程实施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最佳施工精准度,项目部还采用了全液压垂直插入技术,这是该技术首次在直径达1.6米、重达60吨的“超大体量”钢管柱上应用。施工过程中,使用双机台吊的方式起吊,将钢管柱吊装插入全液压垂直插入机,垂直度要控制在千分之一。

不仅如此,在桩基扩底作业环节,项目部还首次采用全液压可视可控扩底工艺,这项工艺在北京重大施工中是首次使用。施工时,先在电脑上设定参数,在电脑自动管理中心的指挥下进行作业,通过映像监视系统及时监测扩孔情况,确保扩底成孔质量。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地上综合开发139万平方米,按照“站城一体”规划设计,将打造成全国“站城一体化”的典范,引入商业设施后将建成北京东部最大的商业中心。工程项目将于2024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