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热点总第133期 >2021-04-16编印

解码档案修复
刊发日期:2021-04-16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jpg“古董”地契经过档案修复师的巧手,重获新生。

4-1揭粘.jpg喷水

4-4展平.jpg吸干

4-2除尘.jpg抚平

4-3选纸.jpg选纸

4-5摘边.jpg摘边

4-6下托纸.jpg上托纸


本报记者 陶涛

阳光明媚、充满纸张香气的工作室里,通州区档案馆首批珍贵档案修复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原本残破的17套纸质文物经过档案修复师的匠心妙手,转危为安,重获新生。

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人们大多对文物修复这个“神秘”工作有了更多好奇。档案修复和文物修复一样吗?档案修复是如何开展的?近日,记者随区档案馆工作人员一起,实地体验和感受文物档案修复如何化腐朽为神奇。


通州区首次启动档案专业修复

通州区档案馆始建于1958年,迄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目前,馆内现有文书档案162757卷、8448件,馆藏资料8360册;馆藏名人手稿、书信,雷锋文献,艺术家书画等共计1.2万件(册)。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是档案馆最大的职责所在。

据了解,作为区级档案馆,除了负责接收和征集本地区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对馆藏档案按规定进行整理、鉴定、销毁和安全保管外,通州区档案馆还负责进行档案资源的开发,编辑出版档案史料,参与本地区编史修志等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广泛开展社会教育工作。

“通州区档案馆的馆藏时间跨度200余年,有大量形成于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文书、古籍、地契、照片等珍贵档案。”通州区档案馆档案管理利用科科长柏国才介绍,由于时间久远和保存条件的限制,有些档案已出现了污渍、折痕、残缺、断裂、皱褶、糟朽、动物损害、微生物损害等病害,写印色料也出现脱落、染色、字迹模糊等现象,亟需进行科学、系统地保护修复处理。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档案,使其能够长久保存下去,去年10月,区档案馆启动了珍贵档案抢救保护修复工作,并编制了专业的保护修复方案。由于技术条件、专业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区档案馆目前无法独立完成这批文物档案的修复工作。此次,委托专业档案文物修复机构北京博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文物档案修复。

柏国才介绍,首批修复的17套纸质文物中,有《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古籍4套共29本,《五一节天安门城楼合影》《1949年渡江欢送合影留念》《抗战胜利纪念珍影》等照片5套共16幅,以及包括毕业证书、地契在内的文书档案7件,手卷1个。

为何选择这批档案作为首批修复对象呢?柏国才告诉记者,这批送修的文物价值珍贵,亟待修缮。“这里面‘年龄’最大、最珍贵的是清代官府刻版印制的《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年轻’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一节天安门城楼合影》和‘刘各庄小学毕业照’,也有60多年的历史了。最有故事的应该是老照片《1949年渡江欢送合影留念》,这是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咱们通州子弟参军赶赴前线参加作战前的合影,是真正的红色文物。”对这些珍贵档案背后的故事,柏国才早就烂熟于心。

修复地点在丰台,从通州赶过去,即使不堵车,路上也得个把小时。几个月来,柏国才和同事们隔三岔五就跑到丰台“看望”正在修复的文物档案,了解进度、检验质量。“生怕出一点儿闪失。”柏国才介绍,这批文物档案预计将在今年6月底全部修复完毕,回到通州区档案馆。“这次的修复也是我馆的一次‘试水’。这批文物的修复质量对接下来的修复计划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古董地契20多处破损一一填补

这批档案文物到底有多难修呢?

记者带着疑问来到工作室。档案修复师冯向梅手头正忙活着《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古籍修复。冯向梅今年51岁,七八年前爱上了这行,曾师从古籍修复专家朱振彬,参与过北京市文物局、广州革命历史博物馆、深圳南山博物馆等单位的纸质文物修复工作。她手稳心细、专业能力强,是此次通州区这批文物档案的主要负责人。每天,冯向梅都要和待修复的文物档案共处八九个小时。

虽然见过不少珍品,但这套古籍还是让她眼前一亮。

“我们通常把1911年前的书籍称为古籍,但古籍不一定是善本,一般来说,清乾隆之前的才被列为善本。这套古籍虽在乾隆之后的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至1908年)刊刻,但书品宽大,刻工精良,白棉纸精印,也属于善本。你看,它颜色很白,说明用的纸张质量好,应该是当年比较贵的一种材质,民间用纸一般都会发黄。另外,它的字体刻得相当规整,而且用的是不常见的朱墨套印,这对工艺水平要求极高……”顺着冯向梅手指方向,记者发现,除了刚才说的这些特点,该古籍不同于普通民间古籍,还有着格外加宽的天头地脚,颇为大气。

对这套古籍,冯向梅选择了将全书拆开,一叶叶修复的方式进行。她解释道,这也是古籍修复中一种常用方式,目的就是全方位地检查古籍破损情况,边检查、边修复。

“这叶虽然没有破损,但角上有个明显的折痕,得挑开弄平。”边说着冯向梅拿起一把针锥,小心翼翼地挑起一角,慢慢展平,又高高举起喷壶,让水雾从远处细洒下来,紧接着用羊毛刷轻轻抚平。“水千万不能近距离正冲着纸喷,得像朝空中喷香水一样,若有若无地让水汽散下来。”接着,这张被抚平的书叶垫上撤潮纸、压书板,又放上两块花岗岩石制成的压书砖,等彻底平整后拿出。“看似简单的工序,也要小心又小心,谨慎又谨慎,不能让修复变成损害。” 冯向梅说。

记者留意到,冯向梅手里的针锥很有意思,是用宣纸卷起大号缝衣针制作成的。“我们修复师的工具很多都是这样,别看简单,但非常趁手,轻巧又尖利,古籍修复可离不开它。”冯向梅笑着告诉记者。桌上另一边,则摆着一个用削薄的竹片制成的小竹刀,行里叫“竹起子”,用它可以轻松地挑开两张粘连在一起的纸。

“这张马连云地契很特别,但破损有点严重。”跟着冯向梅的修复,记者又见到了这批文物中一张距今整整百年的“古董”地契。这张地契其实是由左右两部分粘合在一起。右侧是一张标注时间为中华民国十年(1921年)正月初七的地契,左侧是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对该块土地的重新认证,记载了土地转换过程。这种跨越几十年的“穿越体”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历史信息。

但这张宣纸地契上已经有了20多处破损,多是因年代久远、纸张酸化导致的破洞、折痕、污渍等情况,修复工序较多。冯向梅先把一处缺损部位的边际修整,然后另取一张材质相同的补纸,用毛笔蘸水随破洞画出形状,再手撕成随形的补纸,用毛笔轻轻抹上稀薄糨糊,把补纸润湿后合在破损处,轻轻抹压。填补这处破洞,需要用小宣纸条一层层地粘贴,直到厚度和原纸张齐平。之后,再将此处用水略湿润后,一点点地将破洞旁边多余的部分轻轻刮去。直到填补完,一直屏气凝神的冯向梅才直起腰呼了一口气。她解释说,这非常考验功力,既要一米以外看不出来,又要保证近看时能认定其修复过,要有可识别性。

修复中还有一项,便是“全色”,即补全颜色。据了解,全色技艺在字画修复中比较常见,此次的文物档案《抗战胜利纪念珍影》照片影印件上出现了很多因脱色造成的白点,就用到了全色修复。“我们要选用相近的颜料,调配颜色时还要反复比较。全色时,笔头要干湿得当,由浅入深,不能急于求成。”

据介绍,由于都是纸质档案,这批文物档案修复基本都包含了表面清洁、脱酸处理、修补压平等几个关键步骤。而且,经CLEAN PH30酸碱度测试,几乎所有纸张的pH值都低于脱酸处理的临界点,酸性最强的pH值为4.46。“酸化是造成纸张老化的主要原 因,所以这批纸质文物都得进行专门的脱酸处理。我们采用的是中国书画传统修复中的水洗法脱酸。修复后,文物还会被妥善放进量身定制的无酸囊匣,延缓今后纸张老化的过程。”冯向梅说。


古籍修复“只医病,不美容”

修复是最复杂的工艺。一般来说,一套档案由一位修复师全部负责,情况复杂时会多人配合。冯向梅感叹,正如修复大师们所言,古籍修复大多时候是“只医病,不美容”。她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一张张“濒危”档案经过自己的双手,修旧起废,缀连古今,成就感和满足感无法言喻。

“如果按照程序来说,一张A4纸大小的档案,全部修复完要经过多道工序:揭粘、除尘、编排顺序、去污、除酸、选纸、配纸染色、喷水压平、补破损、装订……单是压平就得个四五天。”冯向梅告诉记者,此次进行的古籍、手卷等都属纸质文物,是文物修复当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类。“字画和古籍文物的修复程序大致相同,但根据毁坏程度的不同,使用的修复手法和步骤略有差异。”

在一般人看来,文物档案修复既神秘又高深,修复技术非比寻常。那到底都有什么神秘方法呢?

说起档案修复技术,区档案馆编研科副科长杨润东笑言:“没有什么神秘的高科技,目前档案馆文物仍以传统手工修复为主。”

但这其中,讲究很多。杨润东说,文物保护修复要遵循四大基本原则:最小干预原则、整旧如旧原则、材料和措施可逆原则、最大限度保存信息原则。

跟修复设备相比,纯手工修复具有可逆性,哪一步做错了,或者有瑕疵,都可以推翻重来。“比如修补纸张时,背后的裱糊,即使多年后有了更好的修复手段,我们也可以把现在修复的这部分完整地揭下来,完全不会破坏档案原样。也就是说,所有为了修复而增加的东西都是可以无损地取掉的。” 杨润东解释说。

而且,因为文物修复要最小化干预,除了文物酸化严重时可往清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脱酸,修复中严禁使用化学试剂,一些修复中的“古法配方”沿用至今。

“比如修复用的浆糊,这可不是外面买的,都是我们自己用小麦淀粉按照特定比例调制的。去了面筋,做了防虫处理。可别因为材料易得就小瞧它,实践证明,不管从粘合力、防腐性能还是后续修复可逆性等方面评估,小麦淀粉可都是目前用于修复古籍的最佳黏合剂材料。”冯向梅解释说。

剪刀、毛笔、排笔、镊子、羊毛刷、喷壶、毛巾、浆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物件,在这儿都是十分考验手上功夫的修复工具。档案修复师们就是用这些小工具,完成了精细的档案修复。

工具虽然“土”,品质可丝毫不含糊。专门定制的纯手工打造剪刀,刀刃比一般剪刀长,可以确保修书时一剪子下来,避免参差不齐;用来刷平纸张的棕刷由老手艺人选择纯天然材料,且严格按照古法制作工序手工制成。自制工具也不在少数,都是好用又买不到的“孤品”,更是日积月累琢磨出的小妙招。


档案征集共筑通州记忆

说起通州区档案馆的馆藏宝贝,柏国才如数家珍。“拿清代档案来说,馆内现存的多为清代地契,形成时间最早的是雍正元年(1723年)的官契,距今已有298年的历史。虽然这些纸张早已泛黄,但表述内容非常清晰,涉及立契人姓名、卖地原因、土地数量、坐落位置、地界四至、价钱、收款情况以及有可能出现纠纷的解决办法等内容。除此之外,档案馆还存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完税凭单,非常珍贵。”他介绍,特藏库内还有清光绪年间的《通州志》手稿,刘少奇视察通县的照片等,这些都堪称镇馆之宝。

馆藏内容更是一部鲜活的通州发展史。据悉,馆内还存有第一任通县县委书记的手写日记,十分生动地再现了通州当年的经济社会生活。此外,馆内还收藏了刘绍棠、面人汤、高占祥、张源、王梓夫等大家的手稿、著作、日记、书画、剪报、照片、面塑作品等,对公众免费开放参观。

为充分彰显运河文化魅力,记录北京城市副中心变迁历程,挖掘地区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档案资料,近年来,通州区档案馆还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档案资料、实物,其中重点征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区内名人、艺术家、老照片等档案资料。

“很多档案都得到了抢救性保护。2017年我们征集到了副中心工地动工前的照片,几大工地全景照片以及大运河沿线和反映通州区发展变化的照片等。2019年,又征集到了大量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所在地东方化工厂地块的棚改影像资料。”区档案馆征集科科长陈民介绍,社会各界参与档案征集工作的热情日益高涨,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个人荣誉证书,到反映运河文化生活方式的老物件、获奖证书和发明专利,送到档案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一帧一纸都饱含着大家对通州的热爱。

随着馆内档案的日益增多,为让更多的市民和珍贵档案“见面”,除常规的馆内开放展览外,区档案馆顺应发展形势,积极借鉴网络传播开展网上展览。目前,已推出了《通州名人展》《档案见证美丽乡村建设》《众志成城 战胜疫情》等主题图片展,还在融汇副中心APP等新媒体平台开通端口,供市民随时参观。陈民介绍,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该馆也正在筹备百年百人展览,分为红色初心、激情岁月、火红年代、逐梦新时代四部分,展示通州区一百位不同时期的党员模范的档案资料。

陈民表示,未来档案馆会继续转变工作方式,主动联系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深入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档案线索提供人家中,让馆内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运河文化、区内名人、艺术家档案等方面的资料更丰富。

档案修复是一项不断延续的工作,旧档案修复好,新档案可能又有破损。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该馆也将对出现破损的馆藏档案分期分批进行修复,以工匠精神让一页页残破的档案重获生命。为确保最大限度地保护文书档案,目前区档案馆的查阅全都使用数字化副本,尽量不动用纸质文物。“我们也会不断优化馆内档案修复环境,储备档案修复人才,相信珍贵的档案未来在馆内就能实现完美修复。”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