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131期 >2021-04-14编印

首批社工“状元”坚守基层18年
“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不容易”
刊发日期:2021-04-1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JPG

李静在垃圾桶站前指导居民如何做好分类。 记者 党维婷/摄

本报记者 田兆玉

在通州区首届社工公开招聘中拔头筹,被人称为首批社工“状元”的李静,扎根基层18年来,用一颗平常心做着不平凡的事。“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不容易。”在李静看来,社区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每次帮居民解决完一件烦心事,她就感觉值得。

1971年出生的李静有着17年党龄。2002年,通州区面向社会进行社工公开招聘。对李静来说,这一年成了她工作、生活的重要转折点。当时正在合资企业上班的她,决定辞职备战迎考社工。经笔试、面试后,她在400多人的考试中拔得头筹,2003年1月正式成为一名社工。18年来,她辗转北苑街道4个社区,管辖户数最多时有3200多户,和很多居民都成了知心朋友。

拆违工作一直是社区工作的重点。李静身材娇小,长着一张娃娃脸,嘴皮子溜,居民接触多了,她也积攒了不少“沟通技巧”。基层工作期间,李静提出用脚步丈量民生,鼓励社工走到群众身边,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畅通群众反映表达诉求的渠道,利用网格化精细管理,确保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及时化解矛盾,解决诉求。她的这一做法,不仅得到了同事的支持和理解,更获得了居民的信任。

今年3月中旬,李静在玉带路社区突然接到两个12345投诉件。她沟通了解后得知,复兴北里8号楼两位居民打电话反映下水道堵塞问题。针对居民诉求,李静多方协调沟通,最终利用党建服务群众经费解决了居民的问题。社区找来一台大型专业疏通车,为整栋楼的主管道进行“清肠”,还拍下视频发给两位居民。居民感动地说:“真没想到社区工作这么麻利,早知道就直接找你们反映了。”

在管理老旧型社区工作中,李静针对无物业管理的小区建立居民议事协商制度,使居民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居民议事厅的作用。仅玉带路社区去年就召开会议96场,解决问题46个,居民议事协商成为一种习惯。“做社工就不要怕苦和累,因为这苦、这累可以换来居民们的笑脸,换来大家更舒适的居住环境,这对我们来说就够了。”李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