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观察总第130期 >2021-04-13编印

有一种快乐叫“家门口健身”
刊发日期:2021-04-1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田兆玉

春暖花开,舒展筋骨。上周末,北京市首届社区杯八人制足球赛——通州赛区开幕式在运河奥体公园体育场举行,全区近百名足球爱好者逐梦绿茵场。3月底,“百载红船路 全民奥运行”健康走跑活动也在大运河森林公园漕运码头开哨,近千名市民参与了6公里健步走。接下来,通州区还将举办2021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赛事、运河绿道骑游等系列活动。

随着场地设施不断增加,各种赛事接连举办,社会力量纷纷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全民健身事业成效日益显著。公园、小区、运河边,新增设的健走步道、骑行绿道、篮球场等,都成了居民乐享健康生活的好场所。“十三五”期间,北京城市副中心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断推动形成体育氛围浓厚、体育服务丰富便利的良好局面。“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将继续倡导快乐健康生活,多渠道丰富体育设施供给。到“十四五”末,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2.4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


利用家门口“金边银角”增设健身场地

受疫情影响,加华印象小区的刘瑞华去年中断了一段时间的健身计划。“健身房不敢去,我就想去楼下的健身器材区练练。”然而,看着有些生锈的器材,刘瑞华心里有点打鼓:“这‘老胳膊老腿儿’的,能用吗?”

去年10月,他发现小区楼下的健身器材更新了,经常有居民在这里锻炼。考虑到室内健身房不如户外空气流通好,刘瑞华也尝试着加入了小区健身一族。“别看场地不大,器材还真挺全。虽说不如健身房的专业,但也很丰富了。”扭腰器、压腿杠、腰力锻炼器、乒乓球桌等,都是老刘经常能用到的器械。对于家门口这个微型“健身房”,刘瑞华挺满意。

像这样增设健身器材的点位还有不少。

2020年,通州区体育局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梳理了疏解腾退空间、背街小巷改造留下的“金角银边”,将场地最大盘活。去年,共新建19块全民健身专项活动场地,更新80套全民健身路径,新添40张乒乓球台、30张台球桌,充实居民家门口的健身场地。记者从区体育局了解到,一套“健身路径”,就包括14件器材和1块告示牌。

除了城区社区内的健身环境改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区体育局也积极征求各相关属地体育场地建设需求,先后在9个乡镇、15个行政村更新安装健身路径195件,为美丽乡村注入活力。

永乐店镇永三村的室内健身房里,跑步机、台球桌、走步机一应俱全。“这是区体育局帮我们建起来的,天天都有人来玩儿。”村委会工作人员杨如意介绍。永三村不仅有“豪华室内健身房”,还有室外健身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村里填上了垃圾坑,建起了公园、步行长廊,安装了健身器材。”杨如意说,村民现在健身休闲不出村就能实现。

在体育器材多样化配置方面,通州区体育局还根据百姓需求,结合场地不同条件,设计“定制式”方案,“一对一”建设体育场地设施。

“比如室内健身房,有的小区只有约50平方米的小场地,有的地方宽敞则可达200平方米。针对不同情况,我们在器材上也随之多样化配建。”通州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配建过程中,各点位均因地制宜地打造了嵌入式、小型多样、灵活简易的运动场地,尽最大能力丰富健身设施供给。

众人拾柴火焰高。

近几年,区体育局也与区住建委、园林绿化局等部门联手,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公园建设等重点工程,持续增加、改进健身器材,修建健身步道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有更多选择、更多机会迈开腿、动起来,逐步养成低碳出行、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

距离张家湾镇环湖小镇不远,去年沿湖而建的健身步道是通州区健身步道中的“颜值担当”。湖边栽种的芦苇,夏秋茂盛时景色如画,成为居民拍照打卡的好景致。健身步道更是大受欢迎,每天都有来遛弯、健步走的居民。李阿姨就是其中一位。“湖边风景好,健身步道还铺设了一层塑胶垫,即使在冬天路面也有弹性,走起来脚感舒服。每天送完孩子上学,我都要来走两圈。”

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标志之一。边走边赏景,设置在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健身步道正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喜爱。截至2020年底,全区已建设4条健走步道,全长约15公里。“健身步道都挑选了水系附近,或是风景优美的公园里,让市民在健身时还能欣赏城市副中心生态风貌。”该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通州区体育局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群众身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年工作方案(2020—2022年)》,针对各部门体育设施及场地建设需求,实地复核踏勘。目前,已完成80套健身路径、15块多功能球场,以及5公里健走步道的前期定点、定位和落图等工作。


打造京津冀健身爱好者“打卡地”

骑游、徒步、定向越野……去年下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通州区接连举办了多场大型赛事。

在2020“运河杯”定向越野系列赛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中,700名跑友跑进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沿着5.5公里的动感活力环路完成比赛。彩色叶乔木、24节气窗、金色星型景观大道……跑友们沿途经过多个网红打卡点,领略城市副中心自然秀美的生态环境。

在骑友嘉年华暨北京大运河文化节“骑游大运河,寻觅副中心”活动中,500名骑友从漕运码头出发,沿运河上流而行,骑行在运河大堤绿道,感受城市副中心富水多河的历史韵味。

在“行走千年大运河 感受魅力副中心”第七届北京徒友嘉年华暨通州区徒步大会活动中,来自全市各区的1600名徒步爱好者分批次出发,用脚步丈量城市之美,用双眼感受城市副中心变迁。

“十三五”期间,通州区通过举办运河绿道骑游周、运河半程马拉松、万人徒步等大型体育赛事,打造“一区一品”健身品牌项目,扮靓群众体育新风景。群众健身方式也拓宽到骑游、跑步、健步走等多种方式。

退休后,家住中仓小区的刘秀平迷上了骑行。在风景怡人的运河大堤绿道,刘秀平和同伴们徜徉其中。“这里有水有树风景美,我们平时常来骑车。这种专业绿道也适合骑行。”刘秀平感慨,年轻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现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退休后她在朋友的带动下爱上了骑车。一向生活节俭的她,还花万把块钱置办了一套专业的骑行设备。现在,她和同伴经常到运河绿道来“打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除了大型体育赛事,通州区还根据区情特色,在群众受欢迎度、参与率较高的运动项目中,举办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专项赛事。街道乡镇则结合传统,通过综合运动会、特色赛事等补足基层体育赛事短板。“台湖的篮球,西集的拔河,这些传统特色体育赛事都深受百姓喜爱。”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下半年疫情稳定后,通州区基本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体育氛围。

有了场地设施的添砖加瓦,再加上公园建设的锦上添花,城市副中心体育事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桥头堡”效应也显现出来。

去年的一场骑游活动中,来自河北燕郊的文静第一次来到城市副中心,环境优美的绿道给她留下深刻印象,“我们沿着河岸一路而行,水天一色,在这样的美景里骑行真是一种享受。”在定向越野城市副中心站比赛中,来自燕郊的大学生倪佳林,比赛同时也不忘欣赏美景,“绿心公园的园林景观搭配特别有品质。”

“我们今年举办的赛事,不少也选在了城市副中心环境优美的公园,比如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等。”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京津冀区域体育赛事品牌的不断推进,京津冀三地群众越来越多地相互参与进来,三地体育事业深度合作也正翻开新篇章。


社会力量带动大家跑起来

伴随着运动健身理念的普及,通州区各类单项体育协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创建。截至目前,全区体育单项协会和社团共37个,成为助力全民健身的一匹黑马。

“别看协会只是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活动,但他们常年深入群众,经常举办各类赛事活动,在百姓心中认可度很高。”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区舞蹈运动协会为例,成立3年来,已有150多支舞蹈队参加过该协会举办的活动,带动万余名居民爱上健身操舞。中仓街道的李淑华今年70岁,退休后参加了小区的健身操舞队,“跳起舞来感觉年轻了,生活更有朝气了。”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也吸引着社会力量纷纷参与。

40岁的周震9年前组建了北京通州长跑营俱乐部。“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带领年轻人跑起来。”俱乐部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已有近500人。每个周末,周震都会带着跑友们在大运河森林公园锻炼、奔跑,在他眼中,大运河森林公园一点也不逊色于北京的“跑步圣地”奥森。“这里是赫赫有名的京杭大运河起点,景点众多,植被茂密,道路幽静,沿着水系跑步别有一番风味。”周震说。

像长跑营这样参与全民健身事业的社会力量,在通州区还有很多。“大家的全民健身意识越来越强,从我们主办到社会力量自发组织、主动参与,体育健身不知不觉中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扬帆启航。

按照通州区的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形成体育氛围浓厚、体育服务丰富便利的良好局面,倡导快乐健康生活,多渠道丰富体育设施供给。

期间,将推进体育场馆建设,完成体育场升级改造,建成潞城全民健身中心。打造一刻钟健身服务圈,开展组团级及家园级体育设施建设,补齐体育设施短板,打造一批文化体育新地标。同时,创新体育设施建设运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体育场馆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到“十四五”末,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

“十四五”期间,北京城市副中心也将继续推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包括打造特色品牌赛事活动,引进1—2项高水平赛事,举办好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运河绿道骑游周、北京城市副中心徒步大会等活动。组织开展龙舟、赛艇、帆船等水上运动,策划推动运河国际艺术周等文化体育活动。培育重大体育赛事运行机制,提升体育赛事服务保障能力。大力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引导体育产业与旅游、养老、文化、科技、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深挖体育经济发展潜能。


本版摄影 记者 常鸣 唐建 党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