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综合总第128期 >2021-04-09编印

市高院通报4起扰乱执行秩序典型案例
刊发日期:2021-04-0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金耀飞)以能从法院内部购买京牌小客车指标为由,先后骗取11名受害人共计64万余元购车款,并向受害人出具伪造的北京司法拍卖成交确认通知书。日前,被告人张某因犯诈骗罪及其他犯罪,被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数罪并罚,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二千元。

当天,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通州法院现场召开新闻通报会,向社会各界通报4起扰乱执行秩序的典型案例并对北京法院打击扰乱执行秩序行为的工作情况进行介绍。

在北京法院执行局局长杨越通报的4起案例中,有的谎称自己能够代办司法网拍业务,不惜伪造法律文书、成交手续,骗取高额代办费;有的未经法院允许,擅自带人进入查封房屋看房,误导意向买受人,赚取中介费;有的违规承租法院已查封的房产,拒绝法院提出的建议,并公然撕毁法院张贴的公告;有的蓄意违反失信、限高规定,通过非法途径订购机票、高铁票,违规出行。

“这些不法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损害司法权威,而且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阻碍推进法治建设。”北京法院副院长蓝向东说。

蓝向东表示,北京法院将主动出击,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扰乱执行秩序行为的调查、打击力度,发现一例惩处一例;进一步推动完善系统中限制消费人员的各类信息,不断升级监管技术,提升监测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司法网拍等工作的宣传力度,持续完善配套机制,帮助社会大众充分认知、理性便捷地参与司法网拍;进一步强化对扰乱执行秩序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彰显司法权威,积极营造守法诚信光荣、违法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使诚信和法治深入人心。

据了解,自“基本解决执行难”收官以来,北京法院紧跟形势要求,始终以执行工作“强制性、规范化、信息化”为着力点,积极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成果,不断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奋力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2020年,北京法院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深入贯彻依法规范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创新发展执行机制,深化执行联动,稳步推进涉黑恶刑事案件“黑财清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等工作,执行质效稳步提升。其中,司法网络拍卖机制的创新发展,失信、限消等惩戒措施的规范适用,对于提升执行质效、兑现百姓胜诉权益、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法院新收执行案件26万8913件,同比上升1.99%,已结26万7846件,同比上升1.56%。执行到位金额1083.2亿元。在司法拍卖方面,全年累计发布网拍案件12615件,涉及财产16277件,成交财产8411件,成交金额252.03亿元,为当事人节约佣金5.42亿元,使10897件案件执结或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失信惩戒方面,截至2021年3月,北京法院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40.72万例,限制消费信息64.41万例,共限制371.53万人次购买飞机票,限制19.69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9.02万人次参加小客车指标摇号,8.76万名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法律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