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120期 >2021-03-29编印

京畿重镇
刊发日期:2021-03-2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马驹桥航拍图 (2).jpg马驹桥新桥横跨凉水河,连接马驹桥镇与亦庄。


4-5.jpg

民俗专家李思强历时三年绘制民国初年马驹桥地区庙会盛况。



任德永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北京段运河的常见印迹以明清两代为主,不过,早在隋朝,运河就通到了北京,那就是永济渠。

       为将江淮流域的军需用品北运,并以涿郡(今北京地区)作为军队和粮草基地巩固边防。公元608年,隋炀帝下令征发河北诸郡百姓100余万开凿永济渠。史料记载:“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城区西南隅)。”《日下旧闻考》记载:“大业七年二月,帝自江都行幸涿郡,御龙舟渡河,入永济渠。夏四月,车驾至涿郡之临朔宫。”

       隋代永济渠在通州地段即为今凉水河流域。凉水河初入通州界,即经马驹桥,该桥乃历史上拱卫京师四大桥之一(其余三桥为京西卢沟桥、京北朝宗桥、京东八里桥)。那时,马驹桥地区是丰盛的草场,放养大量军马。此地放养多是崽马,军民在凉水河南岸建立村落,取名“马驹里”。当时河上搭设一座简易的木桥(浮桥)南北通行,此桥便得名“马驹桥”。至明代,公元1465年马驹桥由木桥改建为九孔石拱桥。明英宗亲赐“宏仁”桥,可老百姓仍习惯称之“马驹桥”。桥出了名,马驹里也随之改叫马驹桥镇。可以说,马驹桥镇是因隋代开凿永济渠而兴起的古镇。


明清时马驹桥镇商贸繁华

       明清之际,马驹桥古镇是从南部进出京城的交通要道和军事重镇,同时也是商贸繁华之地。史料载,这里“凡外郡畿内之人自南而来者,东西二途胥出此渡。车之大而驾者,小而挽者,物类之驮者、人之肩负者、骑者,步者、纷纷络绎,四时不休”。由此可见,当时从这里进京者甚众。著名的凉水河,就沿镇域北部,自西向东湍流而过。百年以前,在马驹桥古镇之西,有一道围墙,里面就是著名的南海子,也叫南苑。那里是麋鹿的故乡,也是皇家的猎苑。

       笔者曾拜访祖居马驹桥镇马一街村的民俗专家李思强先生。他历经三十余年访研、用工长达三年时间创作而成的、整体上反映了马驹桥古镇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前的综述性风物长卷。这卷长达11米的水墨设色图画,以纪实的方式详细地记录了民国初年马驹桥地区庙会的盛况。

       在画中,长有三里的南北中轴线大街之上,明清古建完好无损:一座晋阳会馆、一座天主教堂、五家烧锅、八家斗行、九座庙宇,以及上百家各色店铺林立。在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上,矗立着四座醒目的街门楼,四周围合而成的镇域民宅,更是幢幢叠起。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驹桥古镇尚保存完整。街市繁荣,布局合理。斗行、烧锅、中药铺,教堂、会馆,上百家店铺临街而建,中西式建筑交相辉映,每逢集市和庙会,热闹且有特色。南北狭长的古镇风貌,略向东侧弯曲的中轴线格局,“四眼井”居中。古镇四门楼高耸,南、北二门相对而不相望;东、西二门相近而不相对;西门与南门同向并行。这些都构成了凉水河南岸马驹桥古镇独特的历史地理格局。

       “四眼井”并非有四口水井,而是因吃水的井盘上凿有四个提水口,因此得名。四眼井是古镇南北大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据考,井的始凿年代久远,可追至辽金时期。古镇的中轴线,呈弧形略向东侧弯曲,成一定的弧度。

       南北大街似一把弯弓,向东甩出去大约得有十四五米的样子。就是说从弧顶至轴线距离得有15米左右。所以对于只有5米左右宽的街道而言,站在北门的确看不到南门,同样站在南门也望不到北门,这些都符合城堡军防的功能设置。

       东、西门之间虽然距离短,但也不在一条直线上。东门正对着“四眼井”,即南北门之中轴线与东门的连接线,正好交接成汉字的“丁”字,这是典型的防御型街道。这个交接点,就是闻名四厢八里之“四眼井”的位置。早先全镇上的人,据说都吃这口井里的水。民间还有大年初二“抢财水”一说,指的就是此井之水。


古镇有门无墙

       先立镇,后立门,“有门无墙”是马驹桥古镇的一大特色。作为古代京师南部的一座重镇,为什么马驹桥古镇只立门而不建墙呢?这得从马驹桥古镇倚傍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历史来看。

       繁盛时期的马驹桥古镇,坐落于凉水河之南,仅店铺就有上百家之多,商贾云集,五行八作,大的行当如经营烧锅的酒坊就有五家、粮食斗行的八家。此外,还有中药铺、铁匠局等众多商家店铺。在古镇南北中轴线大街上,还凿有甘甜如蜜的饮水井——“四眼井”,民间有“来马桥(马驹桥的简称),不知有‘四眼井’,等于白来”的说法。

       当年,从古镇南北门方向望去,附近有十四五个村庄拥簇,镇里形成一条长约五里的中轴线,若是赶上四月十五至十八日的“佳节带庙会”(阴历四月十八日是碧霞元君的诞辰日,这一天有香会,也叫庙会),会有十三档花会鱼贯而过,远远地望去犹如一字长蛇阵。这是一条自北而南的大土龙,与凉水河自西而东的大水龙形成鲜明对比。

       历经几个朝代的向前发展与演进后,这里先有(马)驹,再有马(驹桥),然后有(碑)楼,又有(碧霞元君)庙,乃至“四眼井”,以及成百家的店铺与错落的民居,使得马驹桥古镇真正成为富甲一方的千年重镇。加之古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与皇家猎苑为邻等优越的人文环境,使得古镇闻名京南、享誉京城,又因其快速地发展,形成了古镇有街而无门的独特格局。及至民国,军阀混战,京师地位逐渐下降,匪患渐起。为了安全,才首设古镇南门、北门与东门,西门则稍晚。古镇之门,当街而建,不设墙,只立门,这也正是马驹桥古镇的一大特色。

       四座街门,东门曰“警醒万民”,西门曰“太平门”,北门曰“畿南重镇”,南门曰“冀北繁冲”。

      “警醒万民”寓意警示万民、安分守己,始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上楼下券,曾有木匾额写有“警醒万民”。据说民国“废庙兴学”期间,有人将“碧霞元君庙”(俗称天齐庙)钟楼上的一口老铁钟悬于东门楼上,每日敲击有警醒万民之用。东门离中轴线较近,向西正对着“四眼井”,有40米左右距离,至今街巷宽窄如故,只是向东延长了许多。

       西门为“太平门”,寓意出入太和、平安吉顺,始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西门里面的这条街就叫太平街。西门无楼,只建门券。墙体涂大红色,俗称大红门。西门有一特点就是门为南向,因古镇形成于凉水河之南,西邻皇家猎苑南海子的东墙。因此西门不能向西开,只能向南顺着南海子的东墙朝南开。

       南门名为“冀北繁冲”,寓意水陆交汇、繁荣要道,始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上楼下券,砖匾额“冀北繁冲”。从门里、右侧纪家可上得门楼。南门距街中“四眼井”200米左右。

       北门为“畿南重镇”,寓意马驹桥为京畿东南重镇,始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上楼下券,砖匾额“畿南重镇”。北门街道较为宽阔,街门两侧由2米左右的短墙将居民住宅院落与街门整体相连,从门里右侧刘家可上街门楼。北门南距街中“四眼井”300米左右。


建制有别于其他三镇

       北京有很多古桥,其中京东南马驹桥,京东八里桥,京西卢沟桥,京北朝宗桥,历来都是交通要道,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也曾为守卫北京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被称作拱卫京师四大古桥。每座古桥近侧,也相应地建起一座城镇。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马驹桥古镇的设施与发展也就与其他三座古桥旁的古镇有很大的差异。

       京北朝宗桥附近建有巩华城。巩华城是典型的军事城防所在,是京师之北大门,该城东、西、南、北四门齐备。巩华城附近的朝宗桥,就建在东西向的北沙河之上。巩华城南面1里处,还有向东流淌的南沙河。两条河流并行向东汇合一处,形成温榆河的上游。早先,温榆河自西北向东南流,与东北方向而来的白河,在通州古城北门外汇流成为大运河的主脉。

       京西卢沟桥之畔建有宛平城。宛平城也是典型的京师卫星城,为便于防御,宛平城只设东、西二门,力据卢沟桥东端。金代在此段河上始建广利桥,俗称卢沟桥。明代为保障桥上顺畅安全,增强其防御功能,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在紧邻桥之东端处,修建了东西狭长的“宛平城”,原名“拱北城”、“拱极城”,1928年改今名“宛平城”。

      京东八里桥畔建有通州城,通州城是功能完备的漕运古城,京师之东大门、京杭大运河之北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通州古城不仅有东、西、南、北四门,还辟有“新城南门”,十分独特,皆因漕运功能之重要而设置。著名的八里桥,就因东距旧城西门八里而得俗名。

      京东南马驹桥畔所建的当然是马驹桥古镇了,其与其他京畿三城不同,古代京师东部、西部与北部极为重要,而马驹桥古镇处于京东南腹地,所以南部桥边不必设城堡。马驹桥古镇西邻皇家猎苑、北倚凉水河,是兼有防御功能的富裕的京畿东南重镇。

      明清之际,马驹桥古镇所处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南来北往的客商行人在此歇脚、休息、生养,从客观上促进了古镇的商业繁荣,再加上西邻皇家猎苑,皇亲国戚经常巡游至此,并修桥、修庙、建亭,使得这里迅速发展、闻名京城。

    马驹桥古镇的南门直对中原,明时在附近设有“七十二连营”(72座尾字为“营”的村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尹钧科在《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一书中介绍,元末明初,社会动荡使北京地区人口大量减少,地旷人稀。为充实人口,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增强抗御能力,明初便开始有计划地从地少人稠的山西、山东等地向北京地区大量移民,每次动辄万户。移民以故乡之名命名村名,但不叫村,均为“营”。

      对于附近有“七十二连营”的马驹桥古镇来说,这里也相当安全。既不设墙,也不设门,及至民国,才设有四座街门楼。这样,一来不破坏街道格局,二来也不毁坏老百姓家的房屋。城门当街而建,紧连民宅,体现出严谨、安全、便捷、实用又美观的亲民理念。

      街道设置之初,也已考虑到防御的功能。东、西、南、北,四条古镇的大街,处处有“丁字街”存在。“丁字街”有两重功能,最重要的功能是防御。张驭寰的《中国城池史》载称:“丁字路口主要是从军事防御上考虑的。做丁字路口使敌军进入城中后,兵力、车子都不能直通,有利于截击敌军。”介于本身街巷的防御功能,加上南海子猎苑高大之围墙、凉水河湍流之天然屏障,又有南面腹地之所设“七十二连营”屯守,故而富足的马驹桥古镇无需设防。古人的“夜不闭户、富不修墙”之说,在这里得到了有力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