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碧刚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统筹取得新成果,城市框架建成新节点,产业聚集形成新动能,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成为北京深度转型的生动写照。
在生机勃发的良好态势下,北京城市副中心高位开启“十四五”发展新篇章,坚持高质量发展贯彻始终,突出“绿色、协同、开放、数字”四大特色,着力建设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载地,打造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和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将掀起建设新热潮,实现8000亿元投资落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推动城市副中心向全面成型转变的起步之年。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北京解决“大城市病”作出示范,探索构建与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城市治理体系,建设更有温度与厚度的城市副中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加强城市副中心城市治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建城立都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是新时代北京发展的重大机遇,对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无疑,加强副中心城市治理,是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建设城市副中心应有之义;有利于治理“大城市病”、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巩固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作用。特别是作为北京新两翼中的重要一翼,副中心城市治理的有益探索,也是在代表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竞争,体现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将成为向世界展示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窗口。
在通州区的发展定位上,大致经历了北京市远郊区县、卫星城、重点新城、现代化国际新城、城市副中心几个阶段。城市副中心是首都北京这座超大城市的一部分,一方面要探索作为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另一方面还要立足城市副中心规划,探索具有区域特征的基层社会治理思路和途径。
从历史看,通州是一座古城,千年大运河和北齐长城如同“一撇一捺”拱卫京城,燃灯佛舍利塔和路县古城昭示着悠久历史和千年文脉。从当下看,通州又是一座新城,城市副中心正在从有序拉开城市框架迈向全面成型新阶段,有很多拔节生长的痛点、难点需要破解。近年来,通州区立足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副中心质量”,高质量推进城市治理,从治理精细化、法治化和社会化三个层面,大幅提升解决群众诉求、整治城市秩序、保障城市运行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创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与方法,以智慧治理为支撑,建设“城市大脑”,推进“智安小区”、“安居通”、综治信息化平台等智能化应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力和效率。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等改革和“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便民举措,加快网上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2020年6月,通州区正式获批第一期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一座城市的活力,离不开她的温度与厚度。城市的温度就是人本理念,是对城市文明的一种抽象演绎。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会让身处其中的人们不断从内心深处捕捉到这股彼此激发的力量。城市的厚度就是城市的文化涵养。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是城市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推动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必须尊重特定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遵循城市及文化的发展规律,以文化的力量推动城市发展。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建设更有温度与厚度的城市副中心,是“十四五”时期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通过“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重心下移、强化科技赋能”推进城市副中心社会治理现代化。
二、打造“一核多元、融合共治”城市治理创新体系
所谓“一核多元、融合共治”城市治理创新体系,概括起来说就是“1+X”社区治理服务创新模式。“1”是指党的领导,“X”是指社会多元力量。“1+X”突出强调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充分调动街道办事处、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辖区社会单位、社区中介服务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等多方力量,持续参与社区工作,最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凝聚合力、多元共治、跨界联盟”的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社区治理创新体系。
对城市副中心来说,仍然存在一些城市治理难题。比如,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常态化引领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比如,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和组织化程度需进一步提升。社区积极分子、志愿者、楼门长、胡同主事等身份的人群基本相对固定,且以“银发族”为主,在职人员、青年人、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治理不充分,等等。
笔者认为,城市副中心可以通过构建“一核多元、融合共治”城市治理创新体系,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强化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度整合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要义,也是构建与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效途径。在城市副中心强化党建引领具有特殊重要性。随着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发展,会有更多来自中央、市级和属地部门的参与和支持,既有结构多样、资源富集的优势,也有主体多元、诉求不一的现实,对城市副中心而言,不求所有、但为所用、融合整合,尤其需要党建引领;市级机关、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通州区委区政府等各级领导机关,理顺管理模式,发挥整体合力,尤其需要党建引领;通州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在远郊区建设千年之城的“直过式”发展,尤其需要党建引领;城市副中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具有开放性特征和区域发展领头羊地位,统筹本地、本市及京津冀区域资源,尤其需要党建引领;落实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和科技创新四大板块功能定位,同样尤其需要党建引领。
因此,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以体制创新为抓手,以信息化为支撑,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锻造高素质干部和创新城市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有效衔接,打通影响治理效率的痛点堵点,探索形成全域覆盖、上下联动、精准到位、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运行机制,实现服务精准投送、治理精准落地。城市治理重点是服务、共享、融合。城市治理作为多元主体共治行为,需要政府、市民、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等共同参与。只有形成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格局,才能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第二、城市治理重心下移。要实现副中心城市治理现代化,首先要摸清基层治理现状,找准影响基层治理效率的痛点堵点,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一是理顺条块关系,强化街道主体责任,着力推进街道内设机构职能整合和功能优化。二是规范社区工作运行,实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上级支持社区的政策项目、资金资源,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探索建立以居民满意度为主的服务评价体系。三是做实网格党建,促进网格治理,按照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的要求,推动党建工作网格与综整、应急、城管等网格实现“多网合一”。四是搭建治理一线平台,做好网格党组织建设、共驻共建、资源整合等工作,强化网格党支部统筹领导能力。五是以群众需求倒逼流程再造,建立“群众吹哨、街居响应、部门报到”机制,做到快接收、快办理、快落实。六是加大信息支撑,实现党群融合互动,推动“互联网+”“智慧党建”与城市治理大数据深度融合,把党的建设渗透到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各方面。
第三、大数据推动城市治理。构建城市副中心“互联网+社区”建设和服务平台,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区感知网络的设备改造,合理布局服务配套设备,维护好通信网络设施设备,提高系统集成与共享能力。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进行全方位高效率采集,构建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让社区数据活化,在各应用中充分共享,最大程度地避免“信息孤岛”,针对居民需求建立广泛参与的社区网站和论坛,提升系统活力。
此外,要围绕城市与社区治理的需求,形成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考评、多方参与的一体化城市与社区运营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尝试市场化运作,拓宽资金来源;有效整合信息发布、信息交流、社会管理、居民自治和社区管理数据库等功能;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理顺基层人员晋升机制,为基层留住人才。在公共服务管理方面,应形成多元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政府之外的其他部门开展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同时处理好公益服务与商业盈利的矛盾。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不是以牺牲公益管理为代价的,而是用商业运作的有偿管理、增值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政府要发挥对商业运作的严格监管作用,把握好利益尺度,把公益管理放在首位,协调商业便民服务、志愿者服务、政务管理等关系,打造产业链健全、配套服务完善的智慧产业集群。
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城市副中心并非空地建新城,而是建设在原有通州老城基础之上,新老融合、共荣发展,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在城市治理中,不仅要面对“两难”难题,还要破解更多的“多难”难题,治理难度显而易见。
当前副中心城市治理在一定程度上面临三方面问题或者说是三低困境:一是党建引领与城市基层治理融合度偏低;二是社区治理居民参与率偏低;三是信息化治理水平偏低。党建引领与城市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是解决上述困境的有效途径。
结合城市副中心实际,城市治理创新应当突出以下三个重点:一是服务,城市治理应当从“管制型”转为“服务型”,从“网格化管理”转为“网格化服务”,并兼顾市民个性化需求;二是共享,城市治理不但要体现工具化共享和信息化共享,更重要的是突出价值共享;三是融合,要促进城市居民之间的观念、新旧体制和公共治理的融合,这是破解城市碎裂化的出路。
要以城市治理网格化、信息化为抓手,通过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厘清“为谁治、谁来治、和谁治”三个层面的问题,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实现城市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共同分享。
四、“文化治理”建设温暖有爱的城市副中心
我国维系社会稳定与有效治理的机制有多种解释,文化治理是其中之一,即通过充分地运用传统文化资源来获得合法性,并不断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近年来,通州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组织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群众方面的优势,大力培育公共精神,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活力。鼓励“文化+”融合发展,通过开展社区运动会、邻里节、文化节等活动,不断丰富文化内容与形式,满足居民日益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精心制定、履行好传统村规民约,大力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培育淳朴民风,树立正能量典型表率,“好人好事”在城市副中心蔚然成风。
城市治理的基础是城市,核心在“人”。换而言之,基于城市发展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以便民惠民为服务宗旨,建设“温暖有爱”的城市副中心,需要注重发挥文化治理作用。
城市副中心有条件、也有基础实现千年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有机对接,为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力量。文化引领着城市的未来发展,传承让城市和社区看得见过去、望得到未来。未来社区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延续与演绎,是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通州作为城市副中心,处于长安街东延长线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拥有丰厚的运河文化遗产,这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整个城市建设产生着重大影响。
新时代背景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对城市副中心居民自身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居民有序、有效地参与社区建设是社区治理“最后一米”要解决的新时代任务。文化治理在社区层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塑造价值观念、传承传统文化、规范行为方式、教育引导群众、维护社区稳定等方面,有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随着科技的引入,为文化治理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比如,智慧社区通过搭建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使科技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对社区空间、邻里关系、服务内容、居民参与等产生诸多影响,从而引领、形塑新的生活观念与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建设更有温度与厚度的城市副中心,就是要推进副中心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顺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科技、文化等手段,构建权责明确、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治理体制,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副中心城市治理产业发展平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从而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作者系“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城市治理实践与创新系列丛书》编委会主任、北京大学博士后、通州区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