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丽
“师傅,元气满满的新学期开始啦,好期待与您见面!”3月份刚开学,苗月菊就收到了刘洁热情洋溢的微信。
苗月菊是北京小学通州分校的数学教研组长,来自三河市第四小学的数学教师刘洁是她去年4月新收的“徒弟”。当时,北京小学通州分校与三河市第四小学签署《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学校共同体备忘录》开展合作共建,15位市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与三河市第四小学的30位骨干教师结对成为师徒。
自打拜师,师徒俩的互动日益频繁,从线下一路延伸到线上。虽然疫情期间不能经常见面,但不影响二人随时在线交流,苗老师将自己教学多年来压箱底的“干货”毫无保留地一一传授。
这样的“师徒”结对合作,是通州区教委多措并举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三地教育协同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中,通州与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即三河、大厂、香河通过打造教育协同共同体,“点单”式精准化合作共建,开展教师跟岗研修、学生跨区交流等活动,促进互学提高。
共建教育协同共同体 联盟学校“手拉手”
早在2017年,京津冀三地就召开了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签署《关于开展教育协同发展的合作协议》。通州区教委以43所各级各类优质学校、幼儿园为基础,共建10个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1个中等职业学校联盟和1个幼儿园联盟,成为三地开展活动的重要组织载体。截至目前,各共同体、联盟间开展管理团队互访、课堂教学观摩、艺术展演、校园文化交流等各类活动近百次。其中,通州区与“北三县”也通过签署协同发展协议,组织拉手联盟校,共建通州区与“北三县”的教育协同共同体。
通州区教委主任申键表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优先发展。近年来,优质资源校密集落户通州,这里也成为北京首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为区域教育的迅速提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更为加快与“北三县”教育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11月,通州区教委与三河市教体局签订教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北京小学通州分校与三河市第四小学牵手合作。随后,三河市燕郊七小、六小、冯家府小学、燕郊中学、八中等学校也纷纷和北京多所中小学签订教育合作协议,课程体系与名师资源共建共享,专家名师引领教师群体研修,双方从管理模式、办学特色、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合作,北京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区域越来越大。
进入2021年新学期,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的教育协同发展翻开了新一页。记者从通州区教委获悉,通州区幼儿园、教工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与三河市一幼、燕郊高新区一幼等8所幼儿园确定了拉手联盟校意向,通州区临河里小学、漷县镇中心小学等2所小学与三河市李旗庄小学等4所小学确定了拉手联盟校意向。
“点单”式共建 精准对接需求
除了签约共建,“点单”式合作,让需求对接更加精准。
日前,通州区教委收到了一份来自三河市教育和体育局的新建学校筹备组名单,上面是三河市的燕昌中学、燕南学校、第三实验小学等10所新建学校的筹备人员。三河市教体局明确表示,希望通州区教委能将参与筹备新学校的人才安排到各优质学校中学习。
同样迫切盼着牵手的还有大厂。
“我们学校少,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全加起来才20多所,离通州仅一河之隔,早就盼着能和城市副中心的学校手拉手,一所都不落。“大厂回族自治县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谢武生由衷地说。
新学期伊始,大厂教体局就开始向北京市申请“点单”,包括邀请北京市教育专家团队对县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分学段开展专题系列培训,重点培训新课标解读、核心素养培养、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等,将一系列协同发展教育需求与北京市教委精准对接。
“我们已经筛选出50名优秀干部教师,希望能前往北京的优质校园跟岗研修。”谢武生表示,自2018年至今,北京市教委已派专家为大厂培训1300多人次,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今后,他们将借助京津冀教育协同契机,进一步优化教育理念,夯实校长、教师的专业能力及创新能力,全力加速教育质量提升。
教师跟岗学生交流 探索“京标”教学
“月月有活动,线上分享教学经验,线下频繁互动随时沟通,对方从来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三河市第四小学副校长康秀琪很感慨,该校不仅和北京小学通州分校的30位骨干教师拜师结对,还选派了语数英的12名教师到通州跟岗学习,实地参与学科类研讨。通州分校也派出了优秀教师到三河送教。
“牵手后,我们不断更新理念,探索用‘京标’贯穿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通过互动交流、培训、跟岗,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实现教学相长。我们还创建了特色工作联盟,借助文体活动、技能比赛等载体,搭建学生交流展示平台,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质。效果很明显,师生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也极大提高。”康秀琪说。
香河县教育和体育局今年也安排了教学人才跟岗培训计划。该局副局长吴贺伟告诉记者,新学期他们安排了10名中小学校长、16名骨干教师,分两批到通州区中小学跟岗培训。此外,还将组织100名中小学教师到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中小学参加通州区组织的教研活动。同时,还有600多名教师等着北京的优秀教研员、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到香河培训。
“香河的学校很多,中小学加起来就有80多所,幼儿园将近150所,我们希望能和北京在教育协同发展上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援建更多学校,探索建立通州对口支援香河基础教育发展的有效模式。比如通过名校办分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同研发、联合教研、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一体化等,全速提升香河县教育发展水平。”吴贺伟说。
除了一线的学科教师,京津冀三地也明确建立了三地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轮值主席制度、秘书处工作制度和秘书长协调机制、部门衔接落实制度等四项工作制度,提升学校管理人才综合素质。
申键表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三地教育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今年,将继续深化三地学生的交流互动,特别是在体育、科技、艺术等领域,借助运动会、科技创新大赛、文艺汇演展演等机会,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