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田兆玉)迎春花开报春来。进入三月,通州各运动场所、公园、社区里,打球、健步走、骑行的居民明显增多,大家享受着城市副中心发展带来的体育设施建设“红利”,尽情舒展四肢,感受生机勃勃的初春。
周末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里,家住武夷花园小区的赵德亮带着妻子、女儿,在公园里的健身步道上快步走着,一家三口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绿心开园后,这儿就成了我们的运动场。”在赵德亮看来,绿心公园景观别致,健身设施齐全,最让他欢喜的就是健身步道。“走起来脚感不错,挺舒服。春天来了,我们也来大自然感受下春意。”
几公里外的张家湾镇环湖小区附近,沿湖而建的健身步道,是通州区健身步道中的“颜值担当”。湖边的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步道上不时有人走过,李雪就是其中一位。“湖边风景好。”李女士说,她平时要负责早、晚接送孩子,“旁边就是幼儿园,我送完孩子,都会来这里走上两圈。”
这几年,通州健身步道逐年增多,社区健身设施也越来越丰富。在河畔丽景小区,市民于鸿坤和老邻居一起,在家门口新装的乒乓球案子上,正高兴地挥拍打球。“原来这地方好多器材不是坏了,就是老化了,去年体育局给换了新的,还装上了我特别喜欢的乓乓球案子,这下打球可方便多了。”
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提速,通州区内体育设施更加完善。去年,区体育局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梳理了疏解腾退空间、背街小巷改造留下的“金角银边”,将场地最大盘活。新建19块全民健身专项活动场地,更新80套全民健身路径,满足不同人群对于体育设施的需求。还在全区建设4条健走步道,总长约15公里。“健身步道都挑选在水系附近,或是风景优美的公园里,让市民在健身时还能欣赏城市副中心的生态美景。”区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
城市副中心体育健身设施的日益完善,也吸引着社会力量推动全民健身。
40岁的周震9年前组建了通州长跑营俱乐部。“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带领年轻人跑起来。”起初,俱乐部只有20多人,现在已经接近500人。每个周末,周震都会带着跑友们在大运河森林公园锻炼。“这里是赫赫有名的京杭大运河的源头,景点众多,植被茂密,道路幽静,沿着水系跑步别有一番风味。”周震说。
像长跑营这样参与全民健身事业的社会力量,在通州区还有很多。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家的全民健身意识越来越强,从我们主办到社会力量自发组织、主动参与,体育健身不知不觉中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区体育局还将结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线上+线下的活动方式,创新体育参与模式,鼓励各健身站点、各协会、各社会组织,组织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居民实现“出门就健身、下楼就运动”的生活愿景。